穴居博物館

穴居博物館

窯洞是穴居的進化。住窯洞,在我國北方特別是黃河流域中上游地區很普遍,住地坑院窯洞就只有董志塬了(在與董志塬相鄰的塬上也可見,但不普遍)。地坑院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居於其中,天地人融為一體,利於健康,益壽延年。今天的董志塬人已享受不上地坑院的自然之美了,但他們很精明,對地坑院這一傳統民居實施保護,供遊人參觀,

董志塬位於甘肅隴東。董志塬屬黃河流域黃土高原腹地,坐在飛機上俯瞰董志塬,就好像有人把一座座山頭削掉了,削出了一片殘缺不全的平原,因其面積小,董志塬人很謙虛地在“原”字前加了一個“土”字,以免什麼“華北平原”、“東北平原”的人們笑話。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實際是:水土是“死”(相對而言)的,人是活的。人適應了當地的環境,繁衍壯大。董志塬民居的獨特之處,是與其獨特的地理、地質環境分不開的。董志塬民居經過幾千年的變遷,達到與當地自然環境高度和諧的致臻致美,其科學性、合理性,讓人嘆為觀止。董志塬是我們先祖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遠古時代,那裡的土地肥沃,氣候宜人,在靠天吃飯的漫長歲月里,那是最適合人類生存的地區。先祖們為了生存,在董志塬種上了莊稼。隨著對自然環境認識的深化,人們的居住形式由穴居演變為地坑院
窯洞是穴居的進化。住窯洞,在我國北方特別是黃河流域中上游地區很普遍,住地坑院窯洞就只有董志塬了(在與董志塬相鄰的塬上也可見,但不普遍)。地坑院平面圖多為矩形,坑院根據土質情況,一般深10到15米,東西長南北窄,北為正(因地形所限,也有其他朝向的)。北面一般為三窯洞的長度,北面的三孔窯洞是一家的正堂,選此方位便於採光,其科學性顯而易見。在南面修一斜坡地道通向地面,算是“走向世界”的通道。有錢人家在地面出口處修一高於地面的門樓,四周修起半人高的土牆,以炫耀自己。修不起門樓的人家門就簡單得多了,把出口的三面加高。在四周修上土埂,以代土牆。牆也好埂也好,其目的有二:一是為防外面的雨水流入,二是為行人安全。
地坑院窯洞分布與用途都是有講究的。一般北面為正,正面的三孔窯洞分別為一家老小的居所,東西所修窯洞多為倉儲而用,如果家丁興旺人口多,也有做居所的,南面背光,不宜住人,三孔窯一孔被用作出口“樓梯”,剩下左右兩孔窯洞,一般用作牲口圈。董志塬乾旱少雨,年降水量約400毫米,多集中於夏天且多暴雨,防暴雨積水襲擊是住地坑院一年一度的大事。為防此災,在漫長歲月中,人們摸索出科學的解決辦法——坑中坑。慶陽市防汛部門將此坑稱之為“防汛坑”。“防汛坑”遇暴雨,將院中雨水收入坑中,暴雨過後坑中積水可以用來飲牲畜、洗衣服等,按今天的話解釋,就是水資源再利用,董志塬人真有遠見。
天下第一座地坑院是怎么修成的,已無據可查。當地人建地坑院很有趣,絕不是集中時間一口氣建成,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座地坑院的形成就是一代人,甚至更長。董志塬缺少樹木,作為民居地坑院是解決居住的最經濟和最可能的事,而置地與修莊院是中國歷代農民所追求的,董志塬人也不例。一個人辛勞半生,孫子出生了,喜慶之餘,做了爺爺的他突然想到,該考慮給孫子修建莊院了,於是在自己的土地上圈一處牲畜圈,將牛羊等養在其中,積肥墊圈,就地取肥種地,日積月累,牲畜圈漸深,一二十年工夫,地坑院雛形形成,請土匠木匠,定方圓、砌牆面、挖窯洞、打土炕、抹牆壁、做門窗,一處地坑院在孕育了一代人之後,在將要娶孫子媳婦時候建成了。過去,董志塬訂親,女家看男方家景,除看眼前光景過得如何,有幾畝土地,養多少牲畜,最重要還要看準備了幾處可修地坑院的宅基。
斗轉星移,今天的董志塬人富了,昂首邁進新世紀,蓋房蓋樓,享受現代文明,鄉鎮以上居民區已很少看到地坑院,就是在遠離鄉鎮的農村,地坑院也在快速萎縮,由鋼筋水泥取而代之,不久的將來,隴東地坑院將成為史學家和民俗學家的研究對象,若有保存完好的地坑院,說不定還會成為遊人觀賞的“亮點”。
地坑院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居於其中,天地人融為一體,利於健康,益壽延年。今天的董志塬人已享受不上地坑院的自然之美了,但他們很精明,對地坑院這一傳統民居實施保護,供遊人參觀,使古老的民居煥發了青春,也為研究人類進步史的學者留下了一個“活標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