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山丹人飲酒,頗講究禮法。不僅座次有別,而且所行的"穗子拳"、所飲的"穗子酒"法度獨具特色,每每令外地客人繭縛手腳,難以適從。所謂"穗子酒",概言之,便是輸酒帶利,即酒量加倍。至於加幾倍,行拳前由雙方約定,但也有杯酒杯穗的慣例,意即輸一杯酒要連帶一杯"穗子酒"。至於哪些酒可以帶"穗子",有兩個是"公約",不可違拗,否則便會嚴重犯規而領受罰酒。
人文歷史
一是"壽星酒"。位低年小(若為親戚、族人要論輩份行次)者向位尊年長者行拳時將"一"呼為"壽星",以表敬意;與此相反,尊長者對卑幼者行拳時將"十"呼作"大運",以示祝願。"壽星酒"、"大運酒"分別由在座的年齡最長者和最幼者來飲。倘若不勝酒力,消受不了所有的"穗子酒",也有解的辦法:第一次飲時將"穗子酒"加一倍,然後"宣布"誰輸誰飲或按年齡序列依次而推,謂之"拔根"。
二是"倆好酒"。無論"哥倆好"、"爺倆好"、"師生好"等都帶"穗子"。一般初次行拳時不管誰輸,雙方各飲一杯,以顯友好,之後誰輸誰飲。"穗子酒"也因人而定。生意人往往定"四季發財"帶"穗子",年輕從政者每以"六六高升"為"穗子酒",如此等等。
喝"穗子酒",行拳時必先出大拇指,以"倆好"開始,稱為"戴帽"。通常只帶一"帽",也有戴兩"帽"或三"帽"的。一拳劃完,復如法開始。
"穗子酒"使行拳的形式變得豐富多彩。在和諧的氣氛中,行拳雙方就如防備棉團中的利爪,要有把握時機的功夫,圖穩則無利,冒險又有反被抓住的可能。它的妙處在於既讓你敢作敢為,勇奪高利,又讓你時刻牢記依禮行事,以酒盡禮,而不是一味逞強鬥勇,甚至因酒亂性。山丹人長期習此拳法,久之得心應手,即使失之東隅,也會收之桑榆,而外人則顧此失彼,防不勝防。然而,"穗子酒"終歸不是對付客人的"秘密武器",其初衷在於"勸君更進一杯酒",實在是友好而且是增進友好的"一杯酒"。當然,山丹"穗子酒"作為"酒文化"中的一種"酒令"形式,具有其歷史階段性特徵,還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相信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其表現形式或得以改進,或逐步消失,都能以一種文化現象積澱在山丹民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