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
這是一部最有生命力的茅盾文學獎經典作品 ,二十年發行上百萬冊、感動中國幾代讀者,最純潔的夢想、最悽美的愛情、最痛楚的命運。本書自出版以來,不斷重印,暢銷不衰,先後被列入北京市十大暢銷書、全國文教類優秀暢銷書、家庭書架百種常備書目、北京市青少年1994- 1997讀書工程推薦書目、大學生所喜愛的作家及其作品,部分章節選入高中和大學語文教材。據香港《鏡報》月刊1996年7月號報導,在中國青年最喜歡的二十本古今中外文學名著中,《穆斯林的葬禮》名列第五位。《穆斯林的葬禮》創作完成於1987年秋,發表於《長篇小說》季刊總第 17、18期,《中國作家》1987年第6期轉載,1988年由本社出版單行本,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許多作家、評論家、穆斯林學者和廣大讀者給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認為這是我國第一部成功地表現回族人民悠久歷史和現實生活的長篇小說,具有民族史詩的品格和不可替代的文學地位與審美價值。1989年和1992年,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在《小說連播》欄目兩度全文播出本書,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和許多地方電台又曾多次轉播。自1991年以來,中國文學出版社和外文出版社陸續出版了本書的英、法、阿拉伯語、烏爾都等文字的譯本。
榮譽
1991年獲中國作家協會第三屆茅盾文學獎,中國作家協會、國家民委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優秀長篇小說獎, 1990年獲建國四十周年北京市優秀文學獎。 1992年由作者改編為上、下集電影劇本,香港康大影業公司、北京電影製片廠聯合攝製。
作者簡介
霍達,生於1945年11月,回族,女,北京人。中國電影編劇,國家一級作家,全國政協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著有多種體裁的文學作品約500萬字,其中長篇小說《穆斯林的葬禮》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作品《補天裂》獲第七屆全國五個一工程獎長篇小說和電視劇兩個獎項,建國五十周年全國十部優秀長篇小說獎,作品《紅塵》獲第四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與第二屆囡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優秀劇本獎,報告文學《萬家憂樂》獲第四屆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報告文學《國殤》獲首屆巾國潮報告文學獎,電視劇《鵲橋仙》獲首屆傘剛電視劇飛天獎,電影劇本《我不是獵人》獲第二屆全同優秀少年兒童讀物獎,電影劇本《龍駒》獲建罔四十周年個同優秀電影劇本獎。曾任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代表等,其生平及成就載入《中國當代名人錄》和《世界名人錄》。 霍達的家庭是個珠玉世家,她自幼喜愛文學,讀書偏愛太史公的春秋筆法。成年後曾師從史學家馬老 先生探古尋源,尤攻秦史。六十年代曾就讀於解放軍藝術學院北京建築工程學院,1966年大專畢業後,長期從事外文情報翻譯工作,同時堅持業餘寫作,青年時 代開始發表作品。1976年後任北京電視製片廠(現改名為北京電視藝術中心) 編劇,開始從事專業文藝創作,同年為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副會長,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其作品數量較多,選材和樣式也較廣泛。1985年創作的小說《紅 塵》,獲第四屆(1985—1986)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1994年改編為同名電影劇本,由古榕執導,影片受到評論界的好評。1992年創作的長篇小說 《穆斯林的葬禮》受到評論界重視,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北京市建國40周年徵文文學優秀作品獎,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優秀文學獎,1993年改編為電影劇本 《月落玉長河》,由謝鐵驪執導,影片生動地描繪了人物形象,追求雄深博大的氣勢和冷峻深沉的藝術風格。 另外,她創作的電影劇本有《公子扶蘇》、《我為中獵人》等,兒童喜劇《我不是獵人》曾獲全國優 秀少年兒童讀物獎,電視劇劇本《鵲橋仙》由中央電視台和江蘇電視台聯合攝製成電視劇,獲1980年全國優秀電視劇三等獎,她創作的還有話劇劇本《秦皇父 子》,報告文學《國殤》等作品受到廣泛讚揚,現在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