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學前沿

一、異種移植的非免疫反應 二、異種移植的免疫學反應 二、異種移植免疫耐受

基本信息

出版社: 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第1版 (2002年1月1日)
精裝: 481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535228887
條形碼: 9787535228888
商品尺寸: 29.4 x 21.2 x 3 cm
商品重量: 1.4 Kg
品牌: 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ASIN: B0011AYGMQ

內容簡介

《移植學前沿》從浩瀚的文獻中經過提取和精選出近年來器官移植學的進展和前沿,較全面地介紹了器官移植的新理論、新概念、新技術和新方法以及交叉學科發展的新動向。

目錄


前言
器官移植研究的熱點與爭議問題
一、免疫耐受的誘導
二、HLA抗原的配型與錯配
三、排斥反應的監測和診斷
四、影響慢性移植物失功的多種因素
五、異種移植
基因差異加危險因子重新詮釋免疫識別奧秘
一、“有害一無害”論
二、“自我一非自我”歧視論
三、“感染的非自我”與“非感染的自我”論
四、“危險信號”論
五、基因差異加始動因子論
六、基本理論進展與HLA配型的必要性
七、影響排斥反應慢性移植物失功的多種因素
八、結論
移植免疫耐受的理論出發點
凋亡細胞誘導免疫耐受的機制及意義
一、臨床輸血給我們的啟示
二、肝臟免疫特殊現象與凋亡細胞的關係
三、自身免疫性疾病與凋亡細胞吞噬
四、凋亡細胞對T細胞抑制作用
五、凋亡細胞調節免疫的其他證據
六、凋亡細胞調節免疫作用機制
七、凋亡細胞調節免疫意義與,臨床套用
八、結論和今後研究策略
樹突狀細胞與移植免疫耐受
一、DC與移植免疫反應
二、DC相關的免疫耐受機理
三、抑制性DC在移植中的套用
混合性嵌合誘導移植免疫耐受
一、混合性嵌合與中樞性刪除
二、混合性嵌合的誘導
三、混合性嵌合與協同刺激通路阻斷
四、混合性嵌合誘導異種耐受
五、混合性嵌合:從動物實驗到,臨床套用
HLA—G的生物學功能與免疫耐受
一、HLA—G的生物學特點和對免疫細胞的作用
二、HLA—G1與母胎耐受
三、HLA—G與移植耐受
四、HLA—G與腫瘤逃逸
T細胞亞群、細胞因子和免疫耐受
一、T細胞亞群與免疫耐受
二、細胞因子與免疫耐受
阻斷協同刺激通路誘導免疫耐受
一、CD28家族
二、腫瘤壞死因子/腫瘤壞死因子受體家族(TNF/TNFR家族)
三、I-FA-1和CD2分子介導協同刺激通路
四、阻斷協同刺激通路與混合嵌合方法誘導耐受
五、總結
幾乎耐受——邁向臨床移植免疫耐受的一步
器官移植中的accommodation
一、誘導accommoodation的方法
二、誘導accomomodation機理
三、小結
趨化因子與移植免疫
一、趨化因子家族及趨化因子受體
二、趨化因子的免疫學特性
三、趨化因子與移植物缺血一再灌注損傷
四、趨化因子與移植排斥反應
調節性T淋巴細胞的研究進展
一、天然調節性T細胞研究簡史
二、天然調節性T細胞表面標誌
三、天然調節性T細胞的來源和死亡
四、天然調節性T細胞的特性
五、天然調節性T細胞的作用機制
六、天然調節性T細胞的套用
異種移植急性血管性排斥反應的研究進展
一、急性血管性排斥反應的定義
二、急性血管性排斥反應的機理及研究進展
三、適應
四、結語
異種移植和免疫耐受
一、異種移植的非免疫反應
二、異種移植的免疫學反應
三、免疫耐受機制
四、誘導異種移植免疫耐受形成的方法
五、B細胞免疫耐受的形成
六、總結
利用胸腺移植誘導異種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
一、異種移植免疫反應
二、異種移植免疫耐受
三、異種胚胎胸腺到裸鼠的移植研究
四、並種胚胎胸腺到正常有胸腺的小鼠的研究
五、大動物異種胸腺移植的研究
六、異種胸腺移植誘導血管化器官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