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品介紹
秦陵彩繪銅馬車一組兩乘,1980年出土於秦陵封土西側20米處車馬坑中,現陳列於秦俑博物館文物陳列廳內。秦陵一號銅馬車為“立車”,是古代單轅雙輪車並按照秦代真人車馬1/2的比例製作。銅馬車整體用青銅鑄造,大量使用的金銀飾件重量超過14千克,零部件達3000餘個,採用了鑄造、鑲嵌、焊接、子母扣連線、活鉸連線等多種工藝組裝而成,是我國考古史上截至目前出土的體型最大、結構最複雜、系駕關係最完整古代車馬,被譽為“青銅之冠”。銅車馬通體施以彩繪,有雲紋、幾何紋、夔龍紋等圖案,紅、綠、紫、藍等色彩艷麗豐富,生動描繪了秦代皇家屬車的華貴富麗。秦陵彩繪銅車馬是秦代宮廷輿服制度的真實寫照,對研究古代車制更是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
發現過程
1980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帝陵封土西側20米、距現地表7.8米深的地下發掘出了兩乘大型彩繪銅車馬。兩乘銅車馬一前一後放置在一個木槨內,因木槨腐朽,上部的填土塌陷,銅車馬出土時均已被壓碎,但由於未被盜擾,原位沒有大的變動,車馬的構件基本齊全。這是我國考古史上發現最早、體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銅車馬,對研究我國秦代冶煉與青銅製造技術、車輛結構等具有極重要的價值。
主要介紹
銅車馬是秦始皇的陪葬品之一,象徵著秦始皇鑾駕的一部分。銅車馬的形制是模仿實實在在真車的形狀。以前考古發現的車都是木質的,出土時已腐朽,銅車馬的出土使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到古代御用車駕的真實面貌。銅車馬是按秦始皇御用車隊中屬車二分之一的比例縮小製成的,車蓋以及車輿內外彩繪著精美的紋樣;兩乘銅車馬上的金銀飾品重達14公斤,顯示了銅車馬高貴的等級。
這組銅車馬按出土時的前後順序編為一號車和二號車。這兩乘車均為單轅、雙輪、四馬系駕。中間兩匹馬稱為服馬,主要用來駕轅;旁邊兩匹馬協助服馬拉車,稱為驂馬。為了使四匹馬各處其位,齊力拉車,銅車馬上還裝有防止驂馬內靠及外逸的專用部件——脅驅和韁繩,脅驅的作用就是防止驂馬內靠;為了防止驂馬外逸,在驂馬的頸上還套有一根韁繩,韁繩的另一端系在衡、軛的交接處,防止驂馬過分遠離。通過這些裝置,驂馬與服馬始終會保持一定的距離,既不會太遠,也不會太近,可以始終並駕齊驅。
一號銅馬車
一號車車前駕四匹銅馬,車輿平面呈橫長方形,前邊兩角呈弧形,輿寬74厘米,進深48.5厘米。車輢(車箱兩旁人可以倚靠的木板)較低,四面敞露,車輿內豎立著一個高槓銅傘,傘下有一立姿御官俑,車上配有銅弩、銅盾、銅箭鏃等兵器。《後漢書·輿服志》劉昭注引徐廣曰:“立乘日高車,坐乘日安車。”可見一號車應該是秦始皇乘輿中的立車,又名高車。一號車雖然有傘但四周敞露,又配有兵器,實質上應該是兵車。蔡邕在《獨斷》中記述秦始皇法駕鹵簿的車馬儀仗時曾說:“又有戎立車以征伐”,說明了立車在皇帝車隊中用以開道、警衛和征伐的作用。
數字博物館
2013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與百度百科強強聯手,共同打造了數位化、立體化的權威知識普及平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之百科數字博物館。該數字館通過秦兵馬俑一號坑、秦兵馬俑二號坑、K9801陪葬坑等分館,全方位展示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眾多珍貴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