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田在官在野,均體恤民困,俗守“清、勤、慎”。管理湖北豐備倉,親自收發,杜絕浮收克減,施賑嚴禁米中羼水。1906年,上書知府戚揚,請弛米禁,取消用護照購米規定,以絕壟斷。宣統年間,先後當選為江蘇咨議局議員、臨時參議會議員,建議裁撤緝私、巡鹽各營;整頓契稅,禁止浮收,清查荒田;舉發滬海道蔡乃煌販地給外國人,侵蝕學戶。民國以後,先後當選為縣議事會議員、參事會參事員、江蘇省議會議員。1914年,上書巡按使請禁米出口,以免有害民食。1917年,出席省議會建議剔除驗契積弊,忙漕征費不加附稅。1921年,力爭前護軍使何豐林歸還強行提去的縣積穀款本息銀14萬餘元。1932年,在浦東同鄉會上執筆呈國民政府行政院反對漕糧加價。1935年,致書前江蘇省主席鈕永建,提出“上海縣稅捐綦重,難負水巡支出,政府輕徭薄賦實為實際之救民,水巡應緩辦。”
對吳地水利、地方史志等學,繼承家學,有深刻研究。著《松江水利說》,主張“黃浦各支港於港口築堤建閘,設水門節水量,使渾潮不入支港淤塞”。1935年,在浦東同鄉會會議上提出整理黃浦水道案,據歷史資料分析黃浦江兩岸坍漲情況,主張應加疏浚,全面整治。曾受聘為吳淤江水利協會太湖流域防災會議事員、江浙水利協會研究員、江南水利局顧問。1920年,與姚文楠纂修《民國江南水利志》10卷,輯《河工志》5卷,助父榮光校勘《晉書》,積研究心得,撰《補<晉書>王侯表》、《補<晉書>異姓封爵表》、《補<晉書>僭國年表》,後均收入開明書店版《二十五史補編》。另有《<晉書>補註》24卷,未刊。1914年,受聘為上海縣修志局分纂,編修《上海縣續志》。又助姚文楠纂民國《上海縣誌)。1923年,受聘為民國《南匯縣續志》總纂,另著有《享帚錄》八卷、《享帚續錄》(由《適庵文稿、吟稿》輯成)等,編《梓鄉叢錄》、《上海掌故錄》。唐文治作傳,謂“先生所著書,志在扶植世道,非苟作也。”1940年3月16日病逝。
相關詞條
-
田錫[宋代官員]
田錫(940年—1003年1月5日 ),初名田繼沖,字表聖。嘉州洪雅(今屬四川眉山市)人,祖籍京兆(今西安),祖上定居四川眉州洪雅(今槽漁灘鎮)。北宋初...
人物生平 史籍記載 詩文鑑賞 -
田
田,象形字。小篆認為象阡陌縱橫或溝澮四通的一塊塊農田。“田”是漢字的一個部首,從“田”的字多與田獵耕種有關。本義:種田,後作“佃”。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
歷史發展 人口分布 傳統文化 姓氏名望 -
秦氏
秦姓,亦稱秦氏。秦姓在百家姓中排第18,人口在當今中國姓氏中排第74位。秦姓分布很廣,以北京、江蘇、山東、山西、陝西、四川、廣西、河北、河南、湖北、湖南...
歷史起源 遷徙分布 姓氏文化 姓氏名望 -
秦姓
秦姓,亦稱秦氏。秦姓在百家姓中排第18,人口在當今中國姓氏中排第74位。秦姓分布很廣,以河南、北京、江蘇、山東、山西、陝西、四川、廣西、河北、湖北、湖南...
歷史起源 得姓始祖伯益 郡望堂號 姓氏文化 姓氏名望 -
秦錫圭
秦錫圭(1864~1924),字鎮谷,號介侯,別署見齋。陳行人,榮光次子。
-
田[姓氏]
田氏出自媯氏,舜帝之後陳國公族媯完(田完)奔齊後遂以田為氏。 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武王封舜嫡裔33世媯滿為陳侯與公爵同等,史稱胡公滿。傳到胡公滿十世孫陳完...
歷史發展 人口分布 傳統文化 姓氏名望 -
秦歌
秦歌是“10音社”原創大學校園音樂散文詩廣播劇,琴瑟靜好原著,小楓導演。秦歌它以歌曲的形式,充分展現了秦人、秦風、秦韻、秦味、秦文化。
“10音社”原創大學校園音樂散文詩廣播劇 《秦歌》此詩 十三狼之秦歌 -
秦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朝代,是由戰國後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 秦國原是周朝的一個諸...
國號 歷史 疆域 政治 軍事 -
秦皇
秦皇即秦始皇(前259~前210年)的簡稱。嬴姓,趙氏,名政(亦作“正”),是中國戰國末期秦國君主及秦朝第一任皇帝,又稱秦始皇帝。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
生平經歷 為政舉措 歷史評價 家族成員 秦始皇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