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艽湯[聖濟總錄]

秦艽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聖濟總錄》卷十一。主治歷節風,骨節疼痛,日夜不可忍。

組成

秦艽(去苗土)、防風(去叉)各二兩,黃耆(銼)三兩,附子(炮裂,去皮臍)一兩,麻黃(去根節,煎,掠去沫,焙)四兩,當歸(切,焙)一兩。

用法用量

上銼散。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生薑三片,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空心並二服,臨臥並二服。厚覆,微出汗,慎外風。

主治

歷節風,骨節疼痛,日夜不可忍。

附方

名稱:桑枝秦艽湯

組成:鮮桑枝尖每歲一寸,秦艽三錢,明天麻一錢五分,廣皮一錢,當歸三錢,川芎一錢,羌活節三節,小桂枝二錢,桔梗二錢,甘草一錢,皂刺二錢

用法:水煎服

主治:肩臂肘痛

出處:《青囊全集》卷上

名稱:秦艽湯

組成:秦艽、馬鞭草、炙甘草、柴胡各30克,川芎、芍藥、肉桂各60克,荊芥穗90克,姜、半夏15克,白芷22.5克

用法:上為散。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烏梅1枚,生薑3片,同煎.至100毫升,去渣溫服。1日2次

主治:治療婦人虛勞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一

功用:養血祛風,清熱除蒸

名稱:秦艽湯

組成:人參、白芷、羌活、獨活、防風、白朮、生地、當歸、白芍、川芎、茯苓、細辛、黃芩、甘草

用法:置遇天陰,加生薑七片;痞,加枳實

主治:婦人中風,汗出不止,大便秘結

出處:《鄭氏女科萬金方》卷五

名稱:秦艽湯

組成:秦艽(去苗土)、連翹、青橘皮(去白,焙)、檳榔(煨)各半兩,犀角(鎊)三分

用法: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加木通少許,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主治:風毒久不愈,搏於筋脈,因成瘰癧結核生項腋

出處:《普濟方》卷二九二

名稱:秦艽湯

組成:秦艽、知母、黃芩、防風、僵蠶、尖生、當歸、元紅、蘇荷、甘草

主治:手足不能運掉,舌大不語,口開手撒,頭搖目合,鼻乾吐沫

出處:《麻症集成》卷四

重要文獻摘要

《中醫大辭典》:“心痹,病名。由脈痹發展而成。亦有稱為脈痹者。《素問·痹論》:‘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嗌乾善噫,厥氣上則恐。’”

《諸病源候論》:“思慮煩多,則損心,心虛故邪乘之,邪積而不去,則時害飲食,心裡惱幅,如滿.蘊蘊而痛,是謂之心痹。《聖濟總錄·心痹》:脈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心,是為心痹。《症因脈治·心痹》:心痹之症,即脈痹也。脈閉不通,心下鼓暴,嗌乾善噫,厥氣上則恐,心下痛,夜臥不安。治宜茯神湯、赤茯苓湯、秦艽湯、紫石英散,犀角散、導赤各半湯、硃砂安神丸、天王補心丹等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