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宿州秦萬塔
宿州市墉橋區夾溝鎮秦灣村,有座古塔,人稱“秦萬塔”,或“秦灣塔”、“秦王塔”。
宿州市夾溝東五里許,有個秦灣村,是個美麗古老的村莊,村西頭山坡上,屹立著一座古塔。古塔為四角密檐式磚塔,高約25米,總計十一層。塔身外輪廓,自下而上逐漸收斂,行成優美的拋物線造形。塔內設塔心室和環轉梯道,外型有唐塔風采,內部結構又與宋塔雷同,設計匠心獨運,別有風格,實為宿州市一大古文化遺蹟。當年遊人絡繹不絕,南來北往頻頻登臨。民國年間,地方有一個吃齋入迷的人,一天獨自登塔,達到塔頂,欲駕雲上天,赴王母娘娘的蟠桃大會。結果破門後摔地而死。從此,再無人敢登。
相傳秦萬塔為秦始皇東巡時所建,名為“秦萬塔”,以應秦王朝萬世,又名“秦灣塔”,名因村而起。秦灣塔歷史上多次被毀,又多次重建,最後一次修整是在宋朝,底層用青石鑲嵌,用以加固。
另一種傳說,秦王塔是為秦王趙廷美而建。趙廷美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同胞兄弟,宋太祖兄弟五人,老大趙匡濟和老五趙匡贊夭折,剩下兄弟三人,宋太祖為兄。宋太祖薨後,按其母的囑咐,將其位傳給二弟趙匡義,就是宋太宗,宋太宗後,再傳給三弟趙廷美,叫做“三傳約”。宋太宗即位後,封趙廷美為秦王,並表明沿用太祖時皇弟尹京舊制,基本上奠定了廷美皇儲地位。這樣以來趙廷美成了趙匡義的一塊心病。
宋太宗即位不久,宋太祖的兩個兒子不明真相的雙雙死去。為此,趙廷美心裡很不是滋味,便憤憤指責宋太宗“有負兄恩”。此言傳入宋太宗耳中後,太宗大怒,加上奸人從中挑撥,致使兄弟二人猜忌日益加深。於是,太宗找茬罷免了廷美的一切職務,後貶為涪陵縣令,放房州安置。當時的房州非常偏僻荒涼,太宗仍派人看守廷美。廷美在失去人身自由後,憂悸成疾而死,時年三十八歲。
太宗為掩人耳目,差樞密使曹彬代皇上餞行。曹彬為安慰趙廷美後人,申請朝廷撥款,為秦王建塔,因此人稱“秦王塔”。
一九六六年,“文革”初期,以“四舊”被炸毀。在拆除過程中,發現塔底層室心下,有一長方形石棺,石棺用一般青石料做成,經過鑿洗磨平,長約0.9米,寬約0.4米,高約0.35米。開棺時底部積水約有幾厘米,石棺蓋上,用楷書刻有“秦萬村”三個字,無小款。塔被毀後,磚石被當地居民運走,用於建設當地的橋樑、機井、房屋等,碎磚石用於鋪路。遺址上雜草重生,荒蕪一片,能夠勾起回憶的只有斷垣殘壁了。
塔雖沒有了,但它畢竟是存在當地兩千多年的古塔,它在當地人民心目中的印象是永遠抹殺不掉的,這也從另個方面說明:一件好的東西或事情,無論它消失還是存在,人們都不會輕易忘掉它,也如做人一樣,好人雖死猶存,這是人們愛美向善的本能。
秦灣村“元故駙馬都尉牛勝”墓碑考證
摘要:安徽宿州秦灣牛姓世代傳說是元朝駙馬都尉牛勝後裔,嘉慶19年曾為本村“駙馬墳”再立新碑。2002年嘉慶“駙馬碑”的重新發現引起了秦灣籍牛姓以及皖北牛氏歷史文化研究會的廣泛關注。本文通過從歷史與傳說兩個角度來解讀“駙馬碑”,試圖對元駙馬牛勝的真實身份進行論證與詮釋。 關鍵字:嘉慶“駙馬碑”、牛 勝 、牛城
一、“駙馬碑”歷史
安徽宿州夾溝鎮秦灣村,是一個美麗而古老的村莊。村西山坡原來屹立一座“秦萬塔”,相傳為秦始皇東巡時所建,可惜在“文革”初期被毀。秦灣村民以牛姓居多,到2014年全村人口大約5000多人,僅牛姓就有3000多。該村牛姓據說明朝中後期自山東遷來,世代口傳為駙馬牛勝(勝)後裔。當初牛姓先祖定居此地後,在村西乾山腳下“石頭園”特為駙馬建造“衣冠冢”,埋下來時攜帶的一隻駙馬靴子,並立碑奉祀,名曰“駙馬墳”。大清嘉慶19年,傳因原立墓碑較小等緣故,秦灣籍駙馬後裔故重刻一通“駙馬碑”,立在墳塋原址。解放後因“農業學大寨”、“破四舊”等政治運動影響,“駙馬墳”被毀,嘉慶“駙馬碑”也一度被挪作它用,下落不明。 2001年秋,在本村台胞牛清海的倡導下,秦灣村牛姓成立修譜委員會,開始大規模的尋碑修譜行動。族人經多方努力查尋,終於在一口廢棄水井上發現了嘉慶“駙馬碑”。劫後餘生的“駙馬碑”除碑身背部遭到損毀外,碑文也有漫漶不清之處,族人遂又鐫刻加深,重新立在舊址。 嘉慶“駙馬碑”通體高180厘米,寬90厘米,厚25厘米。墓碑上圓下方,分為碑額、碑身、碑基三部分,四周飾以邊線裝飾,造型簡單大方。 1、碑額 碑額為半圓形,正中豎刻“碑記”兩個篆體大字。碑額兩側刻圓日、彎月兩圖形,日圖居右,月圖居左。日、月圖底飾不同形狀雲紋,兩圖內部還分別刻有日、月文字。 2、碑身 碑身與碑額之間右起橫刻“牛氏先塋”四個碑題大字,以直線框飾。 碑文分為左、中、右三部分內容: 右側落款“嘉慶拾玖年拾月初壹重立”一行文字。 中刻“元故駙馬都尉牛大公諱勝之墓”13個大字。 左側碑文又分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豎刻“後裔”兩個大字,下部豎刻“奉祀”兩個大字。“後裔”、“奉祀”之間用七行小字型依次豎刻63個奉祀後裔的名諱,行之間部分名諱注以功名。 第一行:廷爵、(得玉)廷允、萬永、萬魁、萬善、萬翔、萬童、萬秋、(監生)廷仲、(監生)廷生、科甲、俊甲、廷法、萬立 第二行:夔太、錫太、天心、有元、有盛、有賢、有經、有度、正太、炎太、(監生)有照、(監生)□□、□□、□□ 第三行:有志、有輝、有讓、天魁、天然、天禮、天林、榮太、永平、乾太、有源 第四行:(監生)長發、長樂、(生員)承純、(生員)承露、承祥、承桂、承佑、承榮、承得、汝仁、克仁、荷仁 第五行:□芬、□學、得仁、承恩、克智、承烈、作舟 第六行:義和、義富、德昆、鳳山 第七行:文魁 3、碑基 墓碑底部刻花草紋樣,中間為綻開蓮花紋,兩側各有兩片葉子。 2002年墓碑重立時,碑身右下側又加刻 “二○○二年農曆十月初九移立,十八世孫清廣、十九世孫守坤頓首,守亞銑”諸紀念文字。 自清朝以來,秦灣籍牛姓不斷繁衍發展,許多子孫外遷。“駙馬碑”奉祀後裔除俊甲、科甲、永平、克智不知居何地外,天禮、天林、天然、天魁居渦陽曹市集,承桂、承烈疑似淮北人,作舟、德昆為宿東人,其餘皆為秦灣村人。秦灣籍牛姓“字輩譜”原世次用字為“居、士、廣、天、下,可、一、世、加、汝,萬、有、仁、山、文,玉、洪、清、守、正”,在“駙馬碑”上奉祀後裔即有“萬、有、人、山、文”五輩人,充分說明了秦灣牛姓的枝繁葉茂狀況。 在宿州早期地方志記載上,嘉靖《宿縣誌》沒有牛勝墓以及其名諱身份任何提及,但道光《宿縣誌》載:“牛勝,元駙馬,入明自晦,墓在乾山之陰。”光緒乙丑年重修《宿縣誌》也載:“元駙馬牛勝墓,在乾山之陰。”由此來看,道光年《宿縣誌》是牛勝墓的最早提及,但對於牛勝身份沿自當地傳說,對其真實身份並沒有進行充分調研論證。由此開始,元駙馬牛勝說法在史籍上也流傳開來,而後人也更多的開始沿用次說。
嘉慶“駙馬碑”發現之後,引起秦灣籍牛姓的高度關注,不少宗親展開了各種形式的“駙馬碑”調查研究。2009年召開的“皖北牛氏歷史文化研究第六次會議”提出,當前皖北牛氏歷史文化研究會的首要工作就是“繼續廣泛深入蒐集整理先祖牛勝的有關史料,進一步研究牛勝與牛川以及安徽牛氏宗親的關係。”(參見《牛氏文化》2009年第二.三期,18頁)
二、駙馬身份 嘉慶“駙馬碑”是秦灣籍牛姓為元駙馬都尉牛勝立的墓碑,那么,元朝歷史上是否有駙馬都尉牛勝其人?牛勝的身世究竟如何? 經查閱許多資料及調查研究,筆者發現牛勝不可能是元駙馬都尉,這是由元朝的根本政治制度決定的。 《元史》(卷一百○九.表第四.諸公主表)載:“昔者史臣有言,婦人內夫家,雖天姬之貴,史氏猶外而弗詳。然元室之制,非勛臣世族及封國之君,則莫得尚主,是以世聯戚畹者,親視諸王,其藩翰屏垣之寄,蓋亦重矣。則其世次,顧可以弗之著耶?且秦漢以來,惟帝姬得號公主,而元則諸王之女亦概稱焉,是又不可不知也。惜乎記載弗備,所可見者,僅此而已。作諸公主表。” 在《元史》諸公主表中,駙馬未有牛勝之名。 從《元史》諸公主表可知,元代公主有嚴格的婚配製度,“非勛臣世族及封國之君,則莫得尚主”。從元諸公主實際婚嫁情況來看,都是嚴格遵守此制。元代人口分蒙古、色目、漢人、南人四個等級,蒙古人和色目人地位崇高,是駙馬的首要人選,而漢人、南人身份由於地位低下,基本不在駙馬人選。翻遍《元史》未見牛勝姓名,說明牛勝只會是普通漢人一員,非“勛臣世族及封國之君”,所以牛勝絕對不可能為元駙馬都尉,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既然牛勝不是元代駙馬,牛勝還會是哪個朝代的駙馬?或者說哪個朝代還有牛姓駙馬呢? 從秦灣籍牛姓遷徙定居的歷史來看,既然牛勝不是元朝駙馬,《宋史.卷二百四十八.列傳第七.公主》亦明確記載宋朝未有牛姓駙馬,那么牛勝最有可能是明朝駙馬。 筆者在查閱相關資料發現,歷史上也只有明朝有一個牛姓駙馬,但不是牛勝,而是牛城。 《明史》(卷一百二十一.列傳第九.公主)載:“明制,皇姑曰大長公主,皇姊妹曰長公主,皇女曰公主,俱授金冊,祿二千石,壻曰駙馬都尉。親王女曰郡主,郡王女曰縣主,孫女曰郡君,曾孫女曰縣君,玄孫女曰鄉君,壻皆儀賓。郡主祿八百石,餘遞減有差。郡主以下,恩禮既殺,無足書者。今依前史例,作公主傳,而駙馬都尉附焉。”“太祖十六女……崇寧公主,洪武十七年下嫁牛城,未幾薨。”(光緒癸卯年石印版《欽定明史》、中華書局1974年標點校勘本《明史》此卷內容一致。)
名人
秦萬村文化底蘊深厚,書法源遠流長,崇文弄墨人才代代輩出,卓有成就者歷歷可數:有清末文人牛敬臣、牛清平、牛清問;民國學者“北大”學生牛仿德,民間很多碑文、匾額大都出自他們之手,解放後較有影響的書法家和書法能手:牛含章、牛洪開、牛正方、牛洪影、牛守坤等,他們廣臨顏、柳、歐、趙,筆力遒勁,古樸大方,大膽創新,享譽四方。戲曲的創作方面:牛守近結合地方戲曲的多劇種,創作一個個新農村特設的戲曲劇本。改革開放以來,我村莘莘學子就讀於北大、科大、交大、哈工大、同濟、南航等著名學府的人才不斷,湧現現有百餘名大學生工作在不同的崗位上,為祖國的繁榮添磚加瓦。
地處位置
秦灣村是一個文明、古老、美麗的山村,地處夾溝鎮東南四公里,夾蒿公路穿鏡而過,西依乾山,東臨緣原,南村北店,溝渠成網,阡陌縱橫,大秦溝蜿蜒數十里匯入東歐河,澆灌著數千畝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