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麥稈編

秦安麥稈編

秦安麥稈編是流傳於甘肅省秦安縣的一種傳統手工技藝,歷史悠久藝,造型獨特,工藝精美而頗受市場青睞。秦安麥稈編技藝入選第二批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承人郭香蓮個人也被甘肅省文化廳和甘肅省人事廳命名為“副高級麥稈編藝術師”。王尹鄉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麥稈編)之鄉”。

歷史淵源

秦安縣地處甘肅省東南部,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是人文始祖伏羲、女媧的誕生地,素有“羲里媧鄉”之稱。其歷史源遠流長深廣,人文地理文化底蘊積澱深厚。 同時,秦安縣也是傳統的小麥和玉米種植區,有取之不盡的原料來源,因此秦安的草編工藝也源遠流長。 以尹家灣遺址出土的齊家文化土陶柳條壺和柳條杯考古證明,足可見其產它是最早的工藝編織品雛形生和發展時間之久遠,幾乎歷代傳承,代代不乏能工巧匠。

歷史沿革

秦安麥稈編織加工主要流行分布在清水河流域的蓮花鎮、隴城鎮和南小河流域的王尹鄉等地的幾十個村莊,散見於各個鄉鎮的農村住戶人家,涉及面十分廣泛。到了清代,草帽、竹蓆、簍筐、麥稈折做的螞蚱籠、鳥籠等齊集上市,多為新疆、青海、寧夏等地的商賈收購轉銷,這一時期可謂是秦安工藝草編業生產發展的鼎盛時期。其造型的美觀大方,玲瓏剔透的精工編制贏得了外地客商和當地客商們的一致好評,為後來的蓬勃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和寶貴的借鑑。

自20世紀八十年代以後,隨著多元化結構經濟的大發展、大繁榮,單一的草編生產在商品的大潮中受到衝擊,處於低谷發展階段,關鍵的原因有以下幾點:1、製作時費工費時;2、原材料供應不足;3、原有從業人員改行,如2002年縣工藝草編廠由於改企轉換,就停止了草編生產;4、受經濟利益的驅動,鄉鎮農村大多數聯產承包大面積種植利潤高、收效快的果園以及蔬菜大棚的產生,從而使麥稈編的原材料缺少。

但仍然有些鄉下農戶家庭對草編的生產並沒有停止,許多的農家婦女利用農閒時節,茶餘飯後搞草編,給家庭經濟增了效益。由王尹鄉村民郭香蓮主創的麥稈編手工藝品中有了十二生肖、繡球、小提籃、葫蘆、鸚鵡傘等三十多個品種。接著縣草編工藝廠生產的茶墊、 坐墊、 靠背、 提籃、草帽等一投向市場,行情就一路看好,不但在當地和相鄰的各個縣區暢銷,且由國家外貿部門搭橋遠銷到東南亞和歐美各國,這種銷售渠道的遠輻射比過去清代鼎盛期跨越式發展了好幾十倍,取得了相當可觀的經濟效益。

21世紀初,隨著草編工藝品銷售市場的逐漸擴大,秦安縣在原工藝編織廠的基礎上成立了草編工藝品聯營公司,並成立了創新小組。新花樣,新工藝、新編法、新產品不斷湧現,產品暢銷日本、美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東南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年為國家換取外匯40多萬美元,是天水市出口的拳頭商品之一。 到2011年,王尹鄉草編產業已經涉及全鄉14個村、2620戶、3800多人,草編人均年收入達到1500元左右,年總收入570多萬元,是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

製作技藝

秦安麥稈編技藝傳承及作品 秦安麥稈編技藝傳承及作品

秦安草編,講究選料精細,所用麥秸必須色澤清白光亮,粗細均勻挺直,外皮薄而堅韌,草 芯飽滿又富有彈性,拉力大且不易發脆;玉米皮則必須是中間細嫩、清白的軟皮,不許有半點霉點。經過選料、拔莛、分類、浸泡、掐辮、整理、絳制、碾壓、磺熏、漂白和印染等一系列工序,才將原料製成。

特別是王尹鄉的草編因造型獨特,工藝精美而頗受市場青睞。21世紀初,編織技術在原有的平板編織的傳統基礎上進行了改革,借鑑竹編的技法,採用網扣法和纏編法,編織成的成品有立體感。創造了六角提籃、桌墊、椅墊、座墊、茶墊、沙發墊、手提籃、食品盒、果盒、提桶、茶盤、套盒等上千種新產品,既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又是精美的藝術品,深受國內外顧客的喜愛。

非遺保護

2008年,秦安麥稈編技藝入選第二批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1年,傳承人郭香蓮個人也被甘肅省文化廳和甘肅省人事廳命名為“副高級麥稈編藝術師”。

2011年,秦安縣王尹鄉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麥稈編)之鄉”,成為甘肅省7箇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

(秦安麥稈編技藝傳承及作品 )

非遺信息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信息
項目內容
項目名稱 秦安麥稈編技藝
級別批次 第二批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申報單位 天水市秦安縣
類別 傳統手工技藝
項目編號 Ⅷ—17
審批序號 71
批准文號 甘政發[2008]43號
批准時間 二○○八年六月十三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