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笈錄存

秘笈錄存

天津市歷史博物館編寫的《秘笈錄存(近代史資料專刊)》由徐世昌任北京政府大總統時期秘書廳歸檔後的電報編纂而成,輯錄了有關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的大部分重要檔案。《秘笈錄存(近代史資料專刊)》本次再版重印之時,《近代史資料》編譯室又對該史料集重新進行了加工整理,儘可能地訂正了1984年初版時遺留的部分訛誤。

內容簡介

《秘笈錄存》由徐世昌主編,於2013年由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

天津市歷史博物館編寫的《秘笈錄存(近代史資料專刊)》作為《近代史資料專刊》的一種,初版於1984年,主要輯錄了民國北京政府總統府秘書廳所存,1919~1921年巴黎和會及華盛頓會議期間,北京政府與中國出席和會代表及駐外使館間的往來文電等檔案文獻史料。

圖書目錄

巴黎會議
第一章 和議之動機
第一節 德軍敗退及奧匈求和
第二節 各國對德奧議和論調及德擬與比單獨媾和
第三節 德國媾和意見暨美總統之主張
第二章 停戰之經過
第四節 布加利【亞】求和及籤押停戰
第五節 德內閣之變更及和議
第六節 德奧請和之正式通牒及協約國之輿論
第七節 美總統復德求和之提議暨德奧政府之承認
第八節 美總統再復德奧之聲明及德奧內部之不寧
第九節 法比恢復侵地暨德國承認美總統二次復文
第十節 美總統對德復文之慎重及德奧皇室引退
第十一節 德奧對美復文之屈服及和議之接洽進行
第十二節 奧匈革命及奧土簽字停戰條件
第十三節 聯軍國公派法統帥接見德代表,限期答覆停戰條件
第十四節 德皇退位改建國體
第十五節 德國簽字停戰及條件
第三章 和會開始
第十六節 和會決定在法開議,中國加人之經過暨山東問題未來之困難
第十七節 陸專使過日患病暨施顧兩使赴巴黎
第十八節 會議前之全權人數,國際聯合會暨日本加入四國會議
第十九節 陸專使抵巴黎及中國全權人數之限制
第四章 正式開會後之趨勢
第二十節 正式開會分股人數之限制及中國當選股員
第二十一節 續加全權人數之不平
第二十二節 會議青島問題顧全權之宣言
第二十三節 中日發表條約檔案之交涉
第二十四節 陸專使辭職及全權次序問題
第二十五節 國際聯合會憲法通過二讀及日本提出種族平等問題
第二十六節 中國關於山東問題提出大會之檔案
第二十七節 交通股分股研究及另組財政經濟兩股股員之限定
第二十八節 中國向德奧提出損失賠償及和約應列條件
第二十九節 派陸專使為全權委員長並派胡汪顏王各使及伍朝樞參預和會事宜
第三十節 國際聯合會憲法草案之議竣
第三十一節 五國會議之改組及另組外交總長會議
第三十二節 放棄要求賠償軍事費用暨經濟交通勞動等股議決各項
第三十三節 國際聯盟憲法案修正議決及孟羅主義種族平等問題
第三十四節 和約草案未發表前山東問題交涉之經過
第三十五節 義代表為飛烏滿問題離會及返會
第三十六節 定期宣布德約大綱暨中國對德和約條文之修正
第三十七節 經濟股議決敵國債務付款、銷賬局、處置敵產、戰前契約、混合裁判所各案
第三十八節 陸專使等引咎辭職
第三十九節 交德和約內膠州問題完全由德讓與日本,中國代表之抗議及宣言
第四十節 希望條件及中日二十一條修正案
第五章 德約簽字前之經過
第四十一節 交德和約草案及籌商德約保留與應否簽字
第四十二節 三國會議錄底稿之交涉及某員談話
第四十三節 日本內田外部關於還附山東問題半公式之聲明
第四十四節 德約簽字保留之研究及接洽
第四十五節 德國對於和約之駁辯及承認簽字
第六章 中國拒簽德約及簽定奧約
第四十六節 中國代表交涉保留之無效及拒簽德約
第四十七節 宣告對德戰事終了
第四十八節 不簽約後之輿論及美上議院對於山東案之抨擊
第四十九節 議簽奧土各約及陸專使定期回國
第五十節 義全權要求接租天津奧租界案
第五十一節 交奧和約條款限期答覆
第五十二節 美外部提出調停山東問題辦法
第五十三節 日本內田外部還附山東之公式聲明與美總統之答覆及決定仍不補簽德約
第五十四節 奧國和約答辯書關係中國五條決定維持原案
第五十五節 奧約簽字暨列強附簽各約
第七章 各國續行訂定各項暨批准德奧約
第五十六節 赤哈接洽通好條款及停議
第五十七節 解散委員團派施、顧專使簽定土、布、匈各約並王專使留歐
第五十八節 德義英法各國批准和約
第五十九節 和會通知中立國對俄政策,又各國簽定國際航空專約
第六十節 國際聯合會之保工公會
第六十一節 布約簽字又補簽奧約修正附屬檔案及塞而維亞補簽奧約
第六十二節 協約十四國與德代表行和約批准書交換禮
第六十三節 高等會議提交對匈條約
第八章 會議後之山東問題與聯合會
第六十四節 法議院論山東問題暨天津英商會之建議
第六十五節 美上議院外交股對於德約及山東問題之修正
第六十六節 美總統威爾遜患病及美上議院否決德約修正保留批准各案
第六十七節 美總統對於德約之態度及美上議院重行通過保留案
第六十八節 日本請求直接交涉山東問題及答覆
第六十九節 英議院注意山東問題提出聯合會
第七十節 山東問題提出聯合會之考慮
第九章 各項條約
華盛頓會議
第一章 會議之前因及提議
第一節 美國組織國際新會之預擬
第二節 英日續盟問題與太平洋會議之提議
第三節 英人對於續盟改訂之意見
第四節 英政府關於太平洋會議與中日美之接洽及對議院宣言
第二章 美國召集會議
第五節 美國決在華盛頓召集會議及中國不列入限制軍備會議
第六節 日本贊成會議之周折
第七節 倫敦預備會議之作罷
第八節 美國正式召集會議及加入各國
第三章 會議前之討論
第九節 駐外各使對會之意見及建議
第十節 各國報紙論調之一般
第四章 開會前之山東問題
第十一節 日本願會前解決魯案
第十二節 日美於會前開議雅普島問題
第十三節 日使向外交部提出山東善後處置案
第十四節 英美日各報對於日提魯案及中國之論調
第十五節 英美對於日提魯案之看法及日本方針
第五章 議題與代表
第十六節 美提會議事程o
第十七節 修正議題之研究
第十八節 各國遣派代表之報告
第十九節 中國代表團統一問題
第六章 會議前各國之論調及主張
第二十節 日本對會之主張
第二十一節 顧使與各方關於會議之重要談話
第二十二節 歐美各國對於【中】日美之論調
第二十三節 芝加哥借款爽約之影響及訛傳
第七章 魯案拒絕直接交涉之往復通牒
第二十四節 許斯對於答覆日本魯案之意見
第二十五節 歐美對於魯案答覆之輿論
第二十六節 日本對於魯案答覆之失望及二次通牒
第二十七節 會外調停魯案之趨勢
第二十八節 魯案二次復日節 略
第八章 中國代表團抵美及應付方針
第二十九節 中國代表團抵美視事
第三十節 頒給訓條並公報股聲明遵守宗旨與政策
第三十一節 籌備應付各重要風說
第三十二節 許斯不贊成修改日程及其談話
第九章 會議開幕及通過各原則
第三十三節 大會宣布開會宗旨,提議裁減軍備辦法暨第二三次大會
第三十四節 遠東太平洋股經常委員會開會暨中國提出原則十條
第三十五節 提出原則十條後各方之反響
第三十六節 通過羅脫起草案暨日本宣言
第十章 會外交涉魯案之決定
第三十七節 英美介紹在會外交涉魯案
第三十八節 議長在大會宣布魯案開始交涉
第三十九節 魯案交涉各要點
第十一章 會議中決定各案
第四十節 討論中國所提【第五項】之具體案件及關稅之大體討論
第四十一節 分會討論稅則案及暫行寢議
第四十二節 治外法權、取銷客郵議決案,並擬撤退外國軍警及電氣交通各案
第四十三節 無線電台、撤退外兵議決案,又租借地案未決議及中立權原則上之承認
第四十四節 議決不私訂妨害中國主權條約
第四十五節 大會通過各議案暨議長表示可望導成與會各國一相當協約,並宣布四國協約
第四十六節 日本允認定期撤郵,法國提議無線電委員會,又中國提議利益範圍案
第四十七節 撤退外兵議決案改為提議案
第四十八節 議決關稅問題各案
第四十九節 通過關稅協定並聲明保留關稅自主問題,又通過勸告中國裁兵節 用案
第五十節 鐵路問題、成約問題及勢力範圍各議決案
第五十一節 日美西伯利亞委任統治各島兩問題之解決,又英代表撤回禁運軍火案及通過銀行存款問題
第五十二節 開放門戶議決案
第五十三節 議結無線電台案之兩聲明書
第五十四節 中東鐵路問題議決案
第十二章 會外交涉魯案及提出二十一條
第五十五節 會議開始及先議膠關官產、公產、開埠各事
第五十六節 二十一條之提出
第五十七節 會議魯路之爭執
第五十八節 日本堅持魯路借款之波折
第五十九節 英美提出調停魯路辦法
第六十節 證明北京談判魯路之不確
第六十一節 續議決定魯案各問題
第六十二節 魯路最後之議決
第十三章 會議之成功
第六十三節 魯案簽字並報告大會
第六十四節 中日美關於二十一條及開發富源、膠路、開埠各宣言
第六十五節 大會通過各案及閉會
第六十六節 英日等國對會之感想及美議院通過各條約
第六十七節 閉會後之尾聲
附錄

文摘

第一章 和議之動機
第一節 德軍敗退及奧匈求和
駐丹顏公使電 七年九月四日
德軍於四月間,以呂白雷至聖剛旦戰線為集點,四次烈戰,節節進行。七月中達馬辜河,忽遇英、法反擊,後備雄厚,司令統一,德軍不克抵禦,且戰且退。月余所失土地、俘虜,已逾前得之半。現英、法繼續猛攻。惟德人稱戰線既縮短,易於抵禦,不久局體當變,德軍無傾覆之虞云云。惠。四日。
駐丹顏公使電 七年九月十六日
奧匈政府十四日直接間接照會各交戰國,請派員早日在中立國開誠磋議和局。駐京和使想已將照會全文轉達。據柏林各大報言論,謂奧匈發起議和,德未預聞。此項舉動,適足示弱,甚至反召[招]危險,和局難望有成等語。丹報議論大致相同,亦以奧國此項舉動,難望收效為言。特聞。惠。十六日。
駐法胡公使電 七年九月十六日
各報載,維也納通信社公布奧國政府正式宣言,擬請各交戰國派赴中立國研究和議問題。法國報章仍持冷淡態度。德。十六日。第二節各國對德奧議和論調及德擬與比單獨媾和
駐英施公使電 七年九月十六日
據本日路透電稱,中央同盟國現切實施行媾和手續三種:其一、奧國業已致書各交戰國、中立國暨教皇,擬開媾和會議,無須提議休戰,而以兩方不生效力之方法於秘密中討論媾和條件。其二、德國擬與比國單獨媾和。其三、德國在海爾新福斯(Mt.Helsing—f0 rs)之代表提議不攻東部喀來利亞(K.drelia),惟須協約由摹南沿海一帶(Munnan coast)退兵,方允照辦云云。查關於此項訊息,目下只有第一次所刊電文而已。據報館論調謂以上所擬各節,實德國參謀部一時權宜之計,以圖稽延時日,俾得及時重整軍旅,並為種種守御之設備耳。德奧兩國政府預料此等手續必為協約國所拒絕,惟正欲利用協約國之拒絕,以屈服其國人,謂協約國立意將彼等征滅乃已;如是,則必須死力抵拒,以為背城借一之計。現英政府並未接到奧國正式通告,將來亦必不允將此等手續置議也。肇基。十六日。
駐和唐公使電 七年九月十七日
德在西方受挫,軍心將搖。現由奧提議媾和,意在緩兵;且欲國人知敵愾方深,以間接振其士氣,決非誠意願和。此系同盟方面看法。和人感情稍異,惟亦以奧提議為難有效。謹聞。復。十七日。
駐法胡公使電 七年九月十八日
奧國提倡討論和議。昨法上議院開會,法總理宣言:法犧牲太甚,既為德所逼,只能以武力解決。美外部奉總統命宣言:和約問題屢經公布,現無可討論。英外相亦不允可。再,德國公爵比後妹婿承德政府意旨,八月二十三日致書比政府,欲與比單獨媾和。開列五條,所謂如大和議前比能確守中立,當擔保歸還比國全土,但比應贊助歸還斐洲德屬地。比政府以此事告聯軍國。昨日,各報宣布法國輿論,均謂德此舉系欲阻聯軍由比進兵,欺比太甚雲。德。十八日。
第三節 德國媾和意見暨美總統之主張
駐法胡公使電 七年九月二十五日
報載,二十四日德首相在國會委員會討論美總統上年十一月十一日公布和議十四款,本可作為研究基礎,但須視各國能誠心就商,保障人民自由公正與否。同日,德國電,社會黨多數提議改組政府,社會黨加入閣員。屆時擬請新政府宣布:上年七月十九日發表和議意見,一律實行,應聲明德國加入各國聯合大會,以和平手續解除紛爭,並廢除軍政主義。又歸還比國全土,討論賠償其損失。又恢復塞爾維亞、黑山國自由。至阿爾薩斯、羅倫兩省,可許為自治等語。德。二十五日。附錄 美總統威爾遜和平十四條件
一、公開之和平條約,以公開之方法決定之。此後無論何事,不得私結國際之盟約。凡外交事項,均須開誠布公執行之,不得秘密從事。
二、領海以外,無論和平或戰時,須保絕對的航海自由。但於執行國際條約時,得以國際之公意,封鎖一部分或全部分之公海。
三、除卻各種關於經濟之障礙物,使利益普及於愛和平及保障和平之各國。
四、立正確之保障,縮小武裝至最低額,而足以保護國內治安為度。
五、對於殖民地之處置,須推心置腹,以絕對的公道為判斷。殖民地人民之公意,當與政府之正當要求,共適權衡。此種主義,各國須絕對尊重,不得絲毫假借。
六、凡已被占據之俄國領土,須一律退還。凡關於俄國種種問題,須協助其自由發達為前提,俾其自定政策,建設相當政府,入於自由國民團體之下,並供給其一切需要。P3-5

序言

《秘笈錄存》作為《近代史資料專刊》的一種,初版於1984年,主要輯錄了民國北京政府總統府秘書廳所存,1919~1921年巴黎和會及華盛頓會議期間,北京政府與中國出席和會代表及駐外使館間的往來文電等檔案文獻史料。
巴黎和會及華盛頓會議不僅是世界近代史的重要大事件,在中國近代史上更具有重要、獨特的地位。但是,以往的歷史敘述中,它更多地是作為中國“外交失敗”的典型事例,而成為“偉大的五四愛國運動”的北京和導火索。會議本身的具體過程,特別是中國外交家們的努力與掙扎,卻往往被忽略不計或有意迴避了;即使不得不提及之時,也大多僅是從“可以看到北京政府的昏聵和賣國,以及帝國主義者侵犯我國領土主權,干涉我國內政等等侵略罪行”的角度,為愛國運動的合理性提供具體歷史細節的支撐。然而,歷史本身的曲折與複雜,常常遠遠超過史學家的描述,乃至文學家的想像。《秘笈錄存》保留的“兩會”檔案文獻,或許可以為我們揭開歷史衣襟的另一端邊角:某種意義上說,近代中國外交的轉折是從兩會開始的。
對於《秘笈錄存》整理工作,略需說明之處有三:
第一,該資料集最初是在原大總統徐世昌主持下,由曾任北京政府印鑄局局長、總統府秘書長的吳世緗(笈孫)負責整理編輯的。該書初稿完成於1927年,但當時並未刊印。後在《近代史資料》編輯部主持下,由當時天津歷史博物館董效舒、張樹勇、張黎輝共同編輯整理,於1984年作為《近代史資料專刊》公開出版。
據初稿編者《凡例》所言,當年編輯該書的目的,是“在使後人知我國在會經過困難真狀”,所錄檔案“專以在(總統)府秘書廳經閱錄存者為限”,而“非正式報告及各方私人通電無關重要者,概不登錄”。事實上,當時北京政府與在會各使來往通電還有很多,但編者認為“不便登錄者”,及“未及檢存者”,均付闕如。從資料內容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書中所錄多為各使來電,北京政府致各使的去電極少。編者為北京政府當局者辯白、回護的目的,在資料的選擇上表現得極為明顯。
其次,原編者在《發刊時應注意之件》和《凡例》中,也明確表示,“原電中有傷及友邦情感及揭明某國某人似有不便者……多所刪易”,“其不便直錄而又萬難從刪者,或隱其名,或刪數語,或以正式文電改列附錄,或易為編者口吻列按語”。這無疑給讀者和整理者都帶來極大的困難,也請使用時注意。
第三,正如初版編者所言,因原稿是未定稿,所以舛誤之處較多。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原稿編者解釋為:“隔洲通電,錯落自多,洋文譯漢,文義一字輕重,關係頗巨,故錯落處如不克糾正者,即存其舊,不再附會補正。”因此原稿中子不少地方有空格,有的人名、地只有中文譯音,有的只有外文原文,甚至還有脫漏的電報本文。初版刊印之時,整理者盡力作了補充和訂正,對同一人名地名在不同電文中的不同譯音一律保持原貌,不予更動,並增附了《中外人名表》、《中外譯名對照表》和《譯音表》,方便讀者查對。
本次再版重印之時,《近代史資料》編譯室又對該史料集重新進行了加工整理,儘可能地訂正了1984年初版時遺留的部分訛誤。由於水平有限,不當之處請讀者指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