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簡介
右圖是現藏彭山縣江口漢崖墓博物館內的“秘戲圖”複製品。
發現過程
1941年起,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央博物院、中國營造學社聯合組成的川康古蹟考察團來到彭山縣進行漢代崖墓的清理髮掘。6月14日,發掘組在位於江口鎮梅花村(現已改名叫石龍村)一組的一座漢代崖墓內發現了這座浮雕,第一個發現這幅浮雕的是史語所的一位叫高去尋的年輕人。
這幅浮雕被發現時是在在一處崖墓洞穴的第三層門楣上,高約50厘米,寬約40厘米,一對男女全身赤裸,擁抱著席地而坐。男子頭戴圓頂頭巾,右手搭著女子的右肩,並握著她的右乳,左手伸到女子裙下;女子左手搭在男子的左肩上,右手握住男子的左手;兩人側面相擁而吻,態度親密,栩栩如生。
這座赫然出現的浮雕上,讓所有人感到驚世駭俗。1941年11月26日,考察團團長吳金鼎寫信給在重慶的被稱為中國現代考古學之父的李濟說:“自今午出現以後,好奇來觀者大有其人。其踐損洞下麥苗以致地主厭煩,青年男女以此畫為調笑資料。由此二事可以推測:將來此處石刻不毀於地主之手,即遭道學先生敲碎。似不妨站在衛護彭山風化的立場上,將其移運嘉定存藏中博院倉庫,地方人士當能諒解,甚或欽佩吾人之衛道精神,而同時亦不違反保護古物之旨。其惟一困難即石質不佳,石匠能否鑿下而不致碎,極有問題。”
依吳金鼎信中所言,“秘戲圖”引發的關注已經帶來了極大的隱患,從文物保護的角度來看,受到的關注越高,表明受到破壞的可能性就越大。而當時的封建保守勢力絕不會容此圖於世上,當地鄉紳已經有了要破壞這一文物的思想苗頭。把“秘戲圖”保護起來,已成為考察團迫在眉睫的大事。
為了更為妥善地保護,“秘戲圖”被考察團成員從崖墓門楣上完好地切割下來,進行了暫時的封存。考察團繼續在江口進行考古發掘。右圖是1941年川康古蹟考察團從李莊出發到彭山江口考查發掘崖墓的主要人員合影,左起:吳金鼎(團長)、王介忱、高去尋、馮漢冀、曾昭燏(yù)、李濟、夏鼐、陳明達。
輾轉保存
1942年12月9日,隨著嚴寒的冬天的到來,考察團結束在彭山的考古發掘工作,並將出土的各類隨葬品、所採集的石質建築實物標本等,分裝三條大船從江口鎮起程,順著岷江浩浩蕩蕩駛往宜賓李莊鎮碼頭。“秘戲圖”浮雕也跟隨考察團成員作別家鄉彭山江口鎮。
離開彭山江口後,“秘戲圖”後來又輾轉到了南京博物館,現被珍藏於北京國家博物館。據彭山縣文管所駐江口漢崖墓博物館工作人員趙尚春介紹,1984年,彭山縣相關部門曾組織人員去南京博物院,參觀了藏有彭山出土文物的庫房,回來後驚嘆不已。大家認為,雖然“秘戲圖”離開了家鄉讓人遺憾,但能夠得到妥善保存,還是讓人感到欣慰。
研究價值
有學者認為,“秘戲圖”浮雕石刻畫面動感強烈,人體形色的刻畫,動作造型的準確,感情瞬間的表露無不說明作者具有熟練的技術和把握感情的能力,如此畫面在今人看來也屬大膽,卻出自漢代藝術家之手筆,令後人驚嘆。其在人類藝術史上的價值是不言而喻的,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與歷史正統觀念相悖的題材,值得重新審視。
“秘戲圖”究竟是何意?是表現當時生活的寫實反映,還是用於辟邪的巫術,至今仍有爭論。這種被現代人斥之為黃色淫穢的“流氓行為”,為什麼卻在古代流行,而且還把它作為吉祥、如意、美好、神聖的象徵畫在墓磚上呢?
有一種說法認為,有一種原始性風俗允許這樣做。也有人曾指出“秘戲圖”中的兩人恩愛隱秘不宣,卻抑制不住萬千歡喜。“發乎情,止乎禮”,是人們對性與道德的正統觀念,或許在那個年代的人們只是尊重內心感受,並不受禮教的束縛。
當年川康古蹟考察團成員高去尋在考證此圖時,卻把秘戲圖功能歸結於辟邪厭勝,並寫出了《崖墓中所見漢代的一種巫術》一文。他認為:“漢墓之有這類圖像乃為保護葬或死者之屍體及靈魂的一種巫術之用也”。
既然在古代有這種野合的風俗,那么在一些繪畫和雕刻藝術中反映出來,也就不足為奇了。有人認為,在古墓中有這種秘戲圖形,可能是起著一種“厭勝”作用,可備一說,但可以肯定地說,那時的古人並不對性交、野合視如多么淫穢、不潔,反而認為是吉祥、美好、子孫繁昌,這和今天是不可同日而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