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立儲之制

再於世宗死後由顧命王大臣等開匣啟封,宣布由皇四子弘曆即皇帝位,是為清高宗。 七月,清仁宗死於熱河,當由在京御前王大臣等開匣啟封,宣布朱筆所立皇次子旻寧即皇帝之位,是為清宣宗。 正月清宣宗臨終宣召王大臣入宮,出示朱筆,由皇四子奕即皇帝位,是為清文宗。

皇位繼承制度。即不是公開冊立皇太子為儲君,而是由皇帝暗中考察,秘密指定,直到皇帝臨死或已死之後才正式宣布其繼位者的制度。雍正元年(1723) 由清世宗胤禛所創立,並且作為祖宗家法成為此後之定製。我國古代歷朝帝位繼承之制,大都按立嫡立長的原則,採取在皇帝生前預立皇太子並詔告天下的公開建儲制度。清代雍正朝以前,在皇位繼承方面,曾經多次發生紛爭,尤其是在康熙朝,兩次廢立皇太子,出現了諸多皇子爭奪儲位的激烈鬥爭,清世宗在這場殘酷的鬥爭中最終獲勝。他繼位之後,汲取了歷史的教訓,即於雍正元年八月召集諸王、大臣、九卿等,宣布實行秘密立儲之制。其具體辦法是由皇帝經過對皇子們暗中考察而下定立儲決心後,即將該皇子名字親寫密封,緘置錦匣,藏於大內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之後。待日後皇帝病危或死後,由御前王大臣及軍機大臣等共同開匣啟封,宣布其中朱筆所書之皇子為皇太子,詔告天下即皇帝之位。按此制度,雍正十三年八月,清世宗病危,召莊親王允祿等及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等入受顧命。再於世宗死後由顧命王大臣等開匣啟封,宣布由皇四子弘曆即皇帝位,是為清高宗。乾隆六十年十二月初一日(1796年1月10日),清高宗宣布禪位,由其第十五子顒琰於明年(嘉慶元年) 即皇帝位,是為清仁宗。清高宗為太上皇帝。因是生前禪位,不必經過公開開匣啟封之手續。嘉慶二十五年(1820) 七月,清仁宗死於熱河,當由在京御前王大臣等開匣啟封,宣布朱筆所立皇次子旻寧即皇帝之位,是為清宣宗。道光三十年(1850) 正月清宣宗臨終宣召王大臣入宮,出示朱筆,由皇四子奕即皇帝位,是為清文宗。文宗只有一個皇子載淳,沒有選擇之餘地,故他於鹹豐十一年(1861) 在熱河行宮臨終前,召集御前王大臣宣布由載淳繼位,是為清穆宗。穆宗年輕病亡,沒有子嗣,故於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四日(1875年1 月11 日),由慈安、慈禧兩宮皇太后召集親貴王大臣及軍機大臣等定議,傳懿旨由穆宗堂弟載湉繼皇帝位,是為清德宗。德宗也無子嗣,故他在光緒三十四年(1908) 十月臨終前,奉慈禧皇太后懿旨立其侄溥儀為嗣皇帝。因此,清代自雍正朝至道光朝,除乾隆朝清高宗是生前禪位於清仁宗外,均是按秘密立儲之制進行了帝位的繼承。自鹹豐至光緒朝,雖因情況特殊,無法嚴格實行秘密立儲之制,但也未公開預立儲君,基本上仍可算是遵循了秘密立儲的原則。其中在光緒二十五年十二月,慈禧太后雖曾有立溥儁為“大阿哥” 之舉,但未及兩年即被迫撤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