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科隆主教座堂(K氀渀攀爀 Dom,全名Hohe Domkirche St. Peter und Maria),是位於德國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它是科隆市毫無爭議的標誌性建築物。157米高的鐘樓使得它成為德國第二(僅次於烏爾姆市的烏爾姆主教座堂)、世界第三高的教堂,另外也是世界上第三大的哥德式教堂(前兩位是塞維亞主教座堂和米蘭主教座堂)。它從13世紀中起建,工程時斷時續,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時超過600年,直到今日仍然修繕工程不斷。藝術史專家認為它完美地結合了所有中世紀哥德式建築和裝飾元素,因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6年將其列為世界文化遺產(2004年科隆主教座堂被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2006年脫離該名錄)。
1880年至1888年間科隆主教座堂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它至今仍是德國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2001年有5百萬遊客參觀了這座教堂,2004年達到了6百萬。
科隆主教座堂隸屬於天主教科隆總教區,是科隆總主教的主教座堂,主保聖人為聖母瑪利亞及聖伯多祿。
規模
塔高:157.3米(相當於現代建築的45層樓高〔若以3.5米為1層樓來計算〕,在1880年代乃是全世界最高之建築物,目前名列世界第3高之教堂)
大廳高度:42米
縱長:144.58米
橫寬:86.25米
面積:7914平方米
地基:羅馬式十字架型
形式:哥德式教堂
歷史
前身根據考古發現,教堂原址在羅馬帝國占領時期是普通民居。從公元4世紀末或5世紀初起,在這個位置上開始建起了小規模的教堂。之後教堂不斷擴建和改建,直到873年9月27日老教堂正式落成——今日科隆主教座堂的前身。這座教堂在1248年4月30日的一場火災中幾乎毀壞殆盡。
建造1164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將原存放於米蘭主教教堂的“三王聖龕”(存放東方三博士的遺骨)贈給科隆大主教Rainald von Dassel。由此,各地來科隆朝聖的信徒驟增,原先的老教堂難以承受。1225年開始,建造新教堂的計畫提上日程。
1248年8月15日,新教堂在科隆大主教Konrad von Hochstaden的主持下開土動工。建築為哥德式,由建築師Gerhard von Rile以法國亞眠的主教座堂為藍本設計。之後建造工程時斷時續,1560年因為資金原因完全停工。於是,未完工的主教座堂統治了科隆的城市輪廓線300多年。直到19世紀初,隨著德意志民族意識的覺醒,作為德國統一象徵的科隆主教座堂獲得了越來越重要的意義。另外,當時盛行德國的浪漫主義風氣使得人們對中世紀重新感興趣,教堂的最終完工也再次獲得機遇。1842年9月2日,教堂在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的支持下重新開工。1880年,教堂在開工600多年之後終於按照最初的設計完工。157米高的雙塔使得它成為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建築。德國皇帝威廉一世於1880年10月15日在科隆主持了盛大的落成慶典,然而慶典儀式由於具有新教背景的德國王室和天主教會之間的矛盾衝突而蒙上了不快的陰影。
科隆主教座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受到相當程度的損壞,被炮彈擊中共約70次。尤其是北塔塔基,在戰後的幾十年里都依靠臨時的磚結構加固才逃脫倒塌的命運。1948年在尚未完全修復的教堂里舉行了慶祝開工700周年的儀式。1956年重新對信徒開放。
教堂內部
有104個座位,具中世紀晚期風格的唱詩台是德國最大的,它的特別之處在於各有一個預留給教皇和皇帝的座位。祭壇里鍍金的三王聖龕裝飾精美,由於內部存放了被認為是屬於東方三博士的遺骨,這個祭壇因為被認為是西方最重要的祭壇。教堂內的彩繪玻璃也遠近聞名。
教堂頂上一共安置了12口鐘。最早的是3.4噸重的三王鍾(Dreik渀椀最攀渀最氀漀挀欀攀),鑄造於1418年,安裝於1437年(後來三次重新鑄造,最近一次於1880年)。之後是重達10噸的"Pretiosa"(當時西方最大的鐘)和4.3噸重的"Speciosa",分別於1448年和1449年安裝。而教堂內目前最大的鐘是聖彼得鍾,重達24噸,直徑3.22米,安裝於19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