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一個小男孩的愛狗被車撞死後,他十分傷心鬱悶。在學校上課的時候,當老師做用電擊青蛙的方法使其神經抽搐的實驗時,他有了救活他的小狗的靈感。於是晚上,他引了天上的雷電電擊小狗的屍體,使它復活。重生的小狗嚇壞了男孩家的鄰居們,他們視這隻狗為怪物。鄰居們追趕狗時將狗和男孩逼進一間小木屋,失手幾乎燒死他們。但小狗卻將男孩救出,自己死去。鄰居和男孩的父母為之感動,決心再次救活它。他們用汽車發動機製造電能,又一次救活了這隻狗。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配音 |
Edgar | 阿蒂庫斯·沙弗爾 |
Elsa van Helsing | 薇諾娜·瑞德 |
Susan Frankenstien/ Edgar | 凱薩琳·歐·哈拉 |
Gym teacher/ Mrs. Epstien / Weird girl | 凱薩琳·歐·哈拉 |
Mr. Rzykruski | 馬丁·蘭道 |
Bob's Mom | Conchata Ferrell |
Fire chief/ Soldier / Townsfolk | 湯姆·肯尼 |
Victor Frankenstien | 查理·塔汗 |
Bob | 羅伯特·卡普榮 |
Toshiaki | 詹姆斯·池內·里奧 |
Movie Dracula | 克里斯托弗·李 |
Unknown | Billy Burton |
Persephone van Helsing/ Shelly / Were-Rat | Dee Bradley Baker |
Colossus/ Mr. Whiskers / Driver | Dee Bradley Baker |
Giant Sea Monkeys | Jeff Bennett |
Sparky Frankenstein | 弗蘭克·維爾克 |
職員表
製作人 | Allison Abbate |
導演 | 蒂姆·波頓 |
副導演(助理) | George Batchelor |
編劇 | 蒂姆·波頓、Leonard Ripps、約翰·奧古斯特 |
攝影 | Peter Sorg |
剪輯 | 克里斯·萊本森、Jen Rudin |
藝術指導 | 里克·海恩里奇斯 |
美術設計 | Tim Browning |
視覺特效 | Tim Ledbury、Hugh Macdonald |
[演職員表信息來源]
角色介紹
| |
| |
| |
|
[角色介紹信息來源]
幕後花絮
•該片是蒂姆·波頓第一次翻拍自己的作品。影片的原作是1984年的短片《科學怪狗》。
•該片是從《大魚》以來,波頓的第一部沒有約翰尼·德普的影片;是自《斷頭谷》以來,第一部沒有海倫娜·伯翰·卡特的影片。
•該片是薇諾娜·瑞德第三次和蒂姆·波頓合作,他們的上一次合作還是21年前的《剪刀手愛德華》(1990)。
•影片讓波頓、薇諾娜·瑞德和凱薩琳·歐·哈拉重新聚首,這三個人上一次合作還是在1988年的《甲殼蟲汁》之中。
•約翰·奧古斯特2006年就為影片重新撰寫了部分劇本,可是他直到2009年1月才和劇組簽約。
•該片中,著名演員克里斯托弗·李扮演了一個叫做德古拉的角色,這是36年以來,他第一次在銀幕上扮演德古拉。在此之前最近的一次,克里斯托弗·李扮演德古拉,還是在1976年的法國電影《德古拉和兒子》中。而在《德古拉和兒子》之前,克里斯托弗·李幾乎是扮演德古拉的唯一人選。
•影片在拍攝過程中,一共製作了200多個玩偶,每個人物大致有40-45個關節,小狗火花的全身大致有300個部分組成。
獲獎記錄
年份 | 屆數 | 組織 | 獎項 | 獲獎者 | 種類 |
2013 | 第85屆 | 奧斯卡金像獎 | 最佳動畫長片 | 蒂姆·波頓 | 提名 |
2013 | 第70屆 | 美國金球獎 | 電影類-最佳卡通片 | - | 提名 |
2013 | 第66屆 |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 電影獎-最佳卡通片 | 蒂姆·波頓 | 提名 |
2013 | 第3屆 | 北京國際電影節 | 國外展映單元-動畫集萃 | - | 提名 |
2013 | 第40屆 | 安妮獎 | 最佳動畫電影編劇 | 約翰·奧古斯特 | 提名 |
最佳動畫電影 | - | ||||
最佳動畫電影配音 | 阿蒂庫斯·沙弗爾、凱薩琳·歐·哈拉 | ||||
最佳動畫電影藝術指導 | 里克·海恩里奇斯 | ||||
2013 | 第39屆 | 土星獎 | 最佳配樂 | 丹尼·艾夫曼 | 獲獎 |
最佳動畫電影 | - |
[獲獎記錄信息來源]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科學怪狗》是波頓在迪士尼拍攝的第二部3D電影,前一部是《愛麗絲夢遊仙境》。《科學怪狗》是一部翻拍的電影,其原作是波頓的同名真人短片。而在計畫翻拍的討論中,這部電影被波頓定為“黑白的定格動畫”。該片並不是波頓第一次製作定格動畫,2005年的《殭屍新娘》,就是一部定格動畫。影片早早就立項了,2005年,喬思安·麥克吉本就為影片撰寫了初稿的劇本,後來,這個劇本得到了波頓和約翰·奧古斯特的精心打磨。為了找到影片所要呈現出的恐怖片的特色,蒂姆·波頓翻出了很多他小時候看的環球公司的恐怖片,希望從中找到靈感,諸如《弗蘭肯斯坦的房子》、《德萊庫拉的房子》樣的影片給了波頓很多的提示。
拍攝過程
《科學怪狗》2010年在倫敦開拍,劇組為了這部影片建造了巨大的工作間,在這個工作間裡,他們創造了一個家庭閣樓、一片墓地和一所高中校園的內景。在安排好工作項目並分配好人員之後,整個攝影棚被分成了30個獨立的區域,分塊拍攝影片的情節和鏡頭。影片的主角——小狗火花的玩偶被製作得相當“巨大”——和影片中的人物玩偶的大小相比,火花的體積是非常駭人的。在製作人物的時候,波頓使用的是和拍攝《殭屍新娘》時一樣的方法,先用不鏽鋼做骨架,然後再在骨架外面用矽膠製作身體,最後再用布料和毛髮覆蓋。拍攝出來的靜態圖片被導入電腦之後,再用CG的方式進行處理,才能得到一幀圖像。因為很多人物的關節非常細小,所以市面上沒有現成的螺栓和螺母可以購買,劇組專門請來了一位瑞士的鐘表師,讓他用自己的工具和技術手工製作螺栓和螺母。
和波頓合作多年的藝術指導里克·海恩里奇斯全程參與了設計場景、製作玩偶和後期製作的全部過程,他表示影片中的很多場景,比如說小鎮、街道,都是極其複雜的場景。既要表現出真實感,又要在片中展示出一種波頓式的黑暗感來,非常複雜。在製作玩偶上,劇組除了放大了小狗火花的比例外,其他的一切都是嚴格按照人物的比例來製作的。小鎮的設計靈感,來自波頓所長大的地方,確切地說是戰後西南美國的常見小鎮。有些超現實的設施和物件的設計,來自於《剪刀手愛德華》。
發行信息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美國USA | 2012年10月5日 | 中國台灣Taiwan | 2012年10月26日 |
中國香港Hong Kong | 2012年10月18日 | 日本Japan | 2012年12月15日 |
加拿大Canada | 2012年10月5日 | 新加坡Singapore | 2012年11月15日 |
俄羅斯Russia | 2012年10月11日 | 紐西蘭New Zealand | 2012年10月18日 |
澳大利亞Australia | 2012年10月25日 | 韓國South Korea | 2012年10月11日 |
義大利Italy | 2013年1月17日 | 法國France | 2012年10月31日 |
[上映日期信息來源]
電影票房
影史首部IMAX 3D黑白定格動畫《科學怪狗》表現令人失望,周五首日( 2012年10月5日)票房僅僅斬獲320萬美元。 影片美國本土票房最終報收35,291,068美元,全球票房累計81,491,068美元。
影片評價
雖然《科學怪狗》中角色的獨特形象深入人心,但由於故事本身缺乏想像力,令影片遜色不少;不知是否由於脫胎自 29 分鐘的短片,影片顯得冗長繁複,蒂姆·波頓沒能掌控好敘事的節奏。也有人把《科學怪狗》和同樣在今年上映的 3D 動畫電影《通靈男孩諾曼》相比較,指出後者在題材上更銳意創新,體現了後現代主義的嬉戲。而《科學怪狗》的情感宣洩過於直接,各種角色的分量無法達到平衡。( 《好萊塢報導》評)
它是老少鹹宜的家庭式喜劇,也是 2012 年度最別出心裁的影片,可愛且栩栩如生的動物形象是它最大的特色;影片中勇敢的“火星”和不諳世事的維克多之間純潔的友誼彰顯無遺,男孩與狗的愛的故事是整部電影真正的核心,而愛狗不合時宜地死去,使得少年的世界在一瞬間崩塌,也很具催淚效果。在《芝加哥太陽時報》資深影評人 Roger Ebert 看來,蒂姆·波頓總能在經典恐怖電影中尋找到靈感,相比他以往的作品,《科學怪狗》多了一抹輕鬆的色彩;雖然它不是蒂姆·波頓最好的作品,卻是他最適合孩子觀看的作品。( 《時代》周刊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