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秀峰塔,原名秀峰寺塔,位於鐵嶺市龍首山慈清寺東南側。慈清寺在明時為水潮寺,在明前期名秀峰寺,塔以寺名。後來寺名幾改,而塔名未改,仍名秀峰塔。塔建於明弘治二年(1489),“為此寺狀色”由信士高璟斥資建造。塔為密檐式,九級八角實心,磚石結構,塔高十六點四米。底座高約三米,第一層八面各有座佛一尊,每面各刻一字曰: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各密檐上下分別有七十二個獸頭和七十二個風繹。嘉靖二十二年(1544),由高璟後人出資修繕。
明萬曆十九年(1591),塔已坍塌日甚,在寧遠伯遼東總兵李成梁授意下再次重修。清末民初,塔已嚴重剝蝕,民國初年由民間集資再次修整。“文革”中,塔上佛像及文字全部被砸。以後修繕,基本恢復外觀,可惜修整時塔身表面用水泥敷蓋。塔“高出雲表,朝暈夕陽,氣象萬千。”
秀峰寺塔的北面有陶然亭,南面是滴翠亭,滴翠亭南有魁星樓。秀峰寺塔的東面還有一座小石亭,亭內的石碑上記載著古塔的重修經過。塔內民國時期尚存有文物(見老照片部分),現不知所蹤。1983年,秀峰塔被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慈清寺1988年被列為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介紹
秀峰塔東側懸崖峭壁,在臨崖危峻處於民國初年始建洗心亭,1975年重修。該亭角密檐,彩繪畫梁。洗心亭內的大飯石形似烏龜。相傳,以前石下是泉水,涌流不息,飛瀑直下柴河。亭內還有馱石碑,碑文記述了建築秀峰塔和洗心亭的史實。亭上的橡梁描繪了龍山景區的秀姿。"此地風光原秀美,出水泉水總澄清。"與洗心亭相呼應的是滴翠事。該事位於秀峰塔的西側,6角造型粗護美觀。站在亭內可東觀柴河從群山疊翠中而來,沿岸稻田翻綠浪;西望山郭朝煙,遼河泛波。這一美景正如根聯所兩水環流一市囂塵都洗去,萬山疊起十分爽氣盡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