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城[運城禹王城]

禹王城遺址位於山西夏縣禹王鄉的禹王村、廟後辛莊、郭里村一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夏禹曾在此居住過,故俗稱禹王城。據考證,禹王城即春秋戰國時的魏國國都安邑城,也是秦、漢及晉時的河東郡治所。

禹王城,分布在中國各地的古城。這些古城的得名都與傳說或者神話有關。有些傳因大禹居住過,自然叫禹王城,這種理由人們最容易理解,也最容易接受;有些傳因是楚王女兒的領地,當地方言“女”諧音“禹”,時間久了,“女王城”就念成“禹王城”了;也有傳是逃避追殺的禹氏後裔,選了一東山再起的風水寶地,建立都城,自稱禹王,城便叫做禹王城。還有些神話傳說,更是無從考查,只能仰望歷史的星空遐思冥想了。

運城禹王城

禹王城遺址位於山西省夏縣禹王鄉的禹王村、廟後辛莊、郭里村一帶,西北距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司馬光墓約3公里。因傳說夏禹曾在此居住過,故俗稱禹王城。據考證,禹王城即春秋戰國時的魏國國都安邑城,也是秦、漢及晉時的河東郡治所。

禹王城遺址南面中條山,青龍河、天鹽河、白沙河、姚暹渠流經東南,鳴條崗枕其西北,地勢北高南低。五十年代末曾作過較詳細的調查。九十年代以來,又多次調查、鑽探和發掘,對其時代、性質及內涵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禹王城遺址共分大城、中城、小城和禹王廟四部分。小城在大城的中央,禹王廟在小城的東南角,中城在大城的西南部。

大城形狀如梯形,總面積13平方公里。四面城牆皆板築夯打而成,北牆和西牆保存較好,一般殘存2米,最高達5米,南牆和東牆保存較差,東牆南段已沒有一點痕跡。除北牆外,其餘城牆都不直。東牆長1530米,西牆長約4980米,隨地形起伏而曲折,是四個城牆中彎曲最多的,南牆長3565米,北牆長2100米,外側有護城壕。大城沒有經過發掘,文化堆積一般厚2米左右。城北部有戰國時代的灰坑和灰層。城中部偏東的廟後辛莊以北,調查發現了一處戰國中晚期的手工業作坊,文化遺物有錛、鋤、钁、斧等器具的陶范、平首布陶范及陶罐、陶盆、鐵錛等。據實物和文獻考證,大城即戰國時魏都安邑。 中城方形,總面積6平方公里。其西、南兩城牆分別是大城的西牆和南牆的一部分,北牆長1522米,高1——5米不等,東牆現存長960米。城內遺物豐富,堆積層厚2米左右,有戰國時代遺存,但主要是漢代遺存。

近幾年的考古發掘主要在古運糧河兩岸和太原三門峽公路南、北兩面。發現的遺蹟有灰坑、陶窯、水井、道路及半地下式工作面等。出土東西特別豐富,有許多類型的陶罐、盆、筒瓦、板瓦、瓦當、磚、貨幣、鐵渣、鼓風管殘片、爐渣及各種陶范、陶模等。瓦當有半瓦當和圓瓦當,圓瓦當分捲雲紋和有“長樂未央”、“千秋萬歲”文字的兩種。磚有“海內皆臣歲豐登熟毋飢人”方形文字磚。陶范陶模多為西漢時遺物,有禮器陶范、五銖錢陶范及四銖半兩陶模等。從出土遺物分析,中城稍晚於大城,應為秦漢時河東郡治。 小城總面積75.4平方米,形狀是缺去東南角的長方形。西牆和北牆分別長930、855米,城牆現存1——4米之間。小城高於周圍地面,地勢西高東低,堆積層厚3米左右。1990年秋試掘,出土遺物有大罐、盆、甑、小釜、碗等容器范;印有陰文“東三”的鏟范、鏵范、車車范、六角承范,圓形承范、花紋范等;瓦分板瓦和筒瓦,瓦當多為雲紋圓瓦當,此外還有五銖錢、半兩錢、鐵渣等。小城的使用時間最長,建於東周,沿用至北魏。 禹王廟亦稱禹王台、青台,在小城西南角的方形夯土台上,系近代建築,民國時毀於戰爭。當地傳說青台為夏禹時築,是塗止氏望夫之處,夏桀玩樂之地。

衡陽禹王城

“禹王城”位於衡山廣濟寺的對面,有“禹王城”三字石刻碑,從前就把這裡叫做“禹王城”。相傳這是夏禹治水來南嶽時駐蹕的地方。說到夏禹來南嶽,還有一個神話故事。

傳說夏禹治水七年沒有成功,但他還是再接再厲,艱苦奮鬥。他聽說黃帝曾把一部以金簡為頁、青玉為字的寶書,即金簡玉書,埋藏在南嶽。他知道這部書會對治水有很大的幫助, 但不知道這部書究竟在什麼地方,於是,他來到南嶽, 就殺了一匹白馬,禱告天地,接著便臥倒在山峰上。不久,他夢見一位仙人,自稱蒼水使者,告訴他這部書的所在地。夢醒後,果然找到了這部書。按照書上的指點,他率領廣大勞動人民,鑿山開石,疏通壅塞,把危害人民的洪水引進江河,浩浩蕩蕩地流歸大海。後來,人們就把大禹殺白馬以祭祀的山峰叫做“白馬峰”,把掘出寶書的山峰叫做“金簡峰”,把那塊石碑叫做“禹王碑”。

在大禹之先,傳說五帝中的堯、舜也曾到過南嶽。所謂舜廟、舜溪溝、舜溝,都是安上峰舜的遺蹟。

由於“禹王城”供奉了琵盧遮那佛,因此後人把他稱“毗盧洞”,這個名稱一直沿用到現在。它三面環山,寬深十餘公里,是一塊狹長的山間谷地,形狀象洞,因以洞名。南嶽所產生的雲霧茶,以這裡的質量為最好。它色翠、味濃、香郁,人們交口稱譽。早在唐代就列為貢茶珍品。林業部門充分利用這裡的優越的自然條件,發展雲霧茶生產,建立了南嶽茶場。

黃岡禹王城

禹王城[運城禹王城] 禹王城[運城禹王城]

禹王城遺址位於湖北省黃岡城區禹王街道辦事處,又名邾城,女王城,汝王城,呂陽城等名稱。黃岡城區西北側黃(州)團(風)公路的西面約50米。城址現存面積1.5平方公里,人口2.6萬。1980年文物普查時進行了複查。城址整體呈長方形,城垣大部分保存較好,周長約5.5公里,城垣高5-8米,寬8-15米,在南北城垣各有一寬5-7米的缺口,東部城垣有二個6-7米的缺口,西部城垣毀壞嚴重;城垣的缺口處應為門道。禹王城是黃岡最古老的城址。

禹王城[運城禹王城] 禹王城[運城禹王城]

禹王城非大禹曾居此地而得名。堪稱黃岡最古老城址的禹王城位於黃州城北5千米黃(州)團(風)公路旁。據《黃州府志》載:楚滅邾(今山東鄒縣),徙國君邾子移居於此,曰邾城(現新洲邾城街道)。唐杜佑《通典》雲故邾國在黃州黃岡縣北百二十里。漢置邾縣(今湖北新洲),隋為永安郡治,唐中和元年(885年)遷州、縣治於此(今黃岡市黃州區禹王城)。俗名女王城,傳為楚王女之封地,後諧音為禹王城。晉鹹康四年(338年)毀於戰亂。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禹王城城址東、南、北三面修有土築城牆,西面依託龍王脈山體支撐。現存面積1.5平方千米,整體呈長方形,南北走向,城垣大部分保存較好,周長約5.5千米,南北長1280-1420米,東西寬610-740米。城垣殘高5—8米,寬8—15米,在南北城垣各有一寬5—7米的缺口,東部城垣有二個6—7米的缺口,城垣的缺口處應為城門遺址。原濱長江,西面有2處港口。城垣四角外有面積約150-250平方米、殘高5-8米的夯築賀形台基,其中西南城角外一座稱“望夫墩”,遠近聞名。城外三面的護城河還依稀可辨。城內及城外有大量的春秋、戰國、漢代的墓葬及水井、灰坑等遺存。是目前鄂東地區保存較為完好的東周時期的古城址之一。

禹王城的名字,先後有邾城、女王城、汝王城、呂陽城、永安城等。《水經注.江水》中記載道:“江水又東,逕邾縣故城南,楚宣王滅邾,徙於此。”明弘治《黃州府志》中記載:“城中多土堆,俗稱女王城。”今人稱禹王城可能是明代以後的事了。

禹王城[運城禹王城] 禹王城[運城禹王城]

禹王城的歷史還可能從地下出土文物中印證。據不完全統計,禹王城郊外共清理髮掘墓葬近200座,城內出土東周遺物有銅劍、戈、錛、車馬器及蟻鼻錢,陶片以泥質灰陶為主,夾砂紅陶次之,紋飾有繩紋、弦紋,器形有鬲、豆、罐、缽等;漢代遺物有泥質灰陶和瑳砂灰陶繩子紋筒瓦、板瓦殘片等3000餘件。

大悟禹王城

地理區位

禹王鎮位於鄂東北山區,地處大別山南麓西段山脈,仙居山山脈東南,是大悟縣東部一邊緣山區鎮,西距縣城50餘公里,北近宣化、河南,東依紅安縣,南接河口、黃陂。地形狹長,南北長約13.8公里,東西寬約5.5公里,全鎮總版土面積75.7平方公里。以山地為主,境內東、西部山巒起伏,西部以海拔680米高的“九州十八省,尖不過仙居頂”的仙居頂山脈向南延伸,重巒疊翠,如同綠色屏障;東部山丘迭出,婉若巨蟒爬動,中間狹窄平坦,猶如條條綠緞,河流乃灄水河上源。總之,低山、丘陵、崗地、河畈兼備,屬低山區。

歷史變遷

在遠古的人類社會裡,禹王城就有人類居住。據1958年全省文物普查表明,禹王城遺址含有屈家嶺、龍山、西周、春秋戰國和漢代6個時期的遺物。相傳這裡曾是楚北的重要軍事要地,是楚國與北方諸國的重要貿易集散點。《春秋左傳》上說:“僖公五年,楚人滅弦,弦子奔。”《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上說:“弦,周國名。子爵,春秋時滅於楚。”又說:“春秋僖公五年,楚人滅弦,弦子奔黃。故城在今河南潢川縣西南。”《元和郡縣誌》第九卷上說:“仙居縣,本漢~(左邊一個車右邊一個伏)縣,春秋時弦國,楚滅之。漢以為縣,屬江夏郡。至宋分立樂安縣,唐天寶元年改為仙居縣,因縣西有仙居山而得名。”以上史料說明,弦滅於楚後,漢之~縣、南朝宋之樂安、唐之仙居縣均建於弦之故城。其故城是哪裡呢?《寰宇紀勝》上說:“仙居山,原名樂安山,在河南光山縣西南六十里。” 1989年,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同志回籍視察工作時,為鎮中學題寫校名“禹王中學”,就是沿襲的注證。禹王轄區1933年以前,屬黃安縣(今紅安縣)五區,1933年禮山縣國民政府設立,劃歸禮山縣,始設禹黃區。1941年秋改名禹黃鄉。1948年改建為禹黃區,領導機關均駐禹王城。1956年在禹王黃站建立第七區,1958年10月建立蘇紅人民公社,同年7月改稱禹王人民公社,1961年4月撤社建禹王區,1968年3月成立禹王區革委會,1975年1月,更名禹王公社革委會,1981年1月改稱禹王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1983年12月建立禹王區公所,1987年9月與黃站分開,建立禹王鎮人民政府。

革命老區

禹王既是古鎮,又是革命老區,禹王民眾一直崇尚自由、民主、平等、光明,在砸碎舊枷鎖,推翻封建統治,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的革命運動中,英勇向前,敢拋頭顱,願灑熱血,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犧牲。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境內爆發過農民起義,這裡是土地革命時期的鄂豫皖蘇區根據地腹地。農民自願參加過自衛軍,舉行過聲討蔣介石,汪精衛叛變革命的大會,成立過農民赤衛軍等革命武裝。1927年11月13日,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黃麻地區舉行了“黃麻起義”,禹王部分農民積極參加,組織了武裝隊伍和支前大隊,有擔架隊,運輸隊,青婦隊等,支援和配合攻城的“起義軍”。1928年8月在禹王黃家樓建立了中共仙居區蘇維埃政府,在禹王範圍內相繼成立了五個鄉蘇維埃。同年3月也相續組建了仙居區赤衛軍大隊,何漢清任大隊長(禹王何家沖人),仙居區工會農民協會、中共仙居區委(劉華清任書記)。抗日戰爭時期,禹王又是抗日根據地。1938年初,紅二十五軍與地方武裝統一編為新四軍第四支隊,部分駐禹王,長期從事打洋鬼子的的游擊戰爭。1942年2月,中共禮山縣委復建禹黃區委,同時建立了禹王抗日民主政府。抗日民主政權,帶領禹王人民堅密配合了新四軍,重重地打擊了日軍。解放戰爭時期,禹王成為大別山革命根據地腹地。中原突圍時,張體學率鄂東軍區部隊,進入大別山腹地牽制國軍,旅部駐紮在禹王錢家樓。這一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江漢軍區第三軍分區在禹王城建立支前司令部,司令部設在李氏祠。1947年9月,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區,開闢中原革命根據地,禹王留下了他們的足跡。1949年4月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南下,禹王人民組成了慰問大軍和支前大隊。此時,禮山縣全境解放,禮山縣愛國民主政府,於4月底由宣化店遷往禹王的雷家灣,5月中旬遷往四姑墩。
在歷次革命中,禹王人民前赴後繼,表現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禹王累計有萬餘人參加革命,為民族的解放而犧牲的革命烈士有2000餘名,在這些為國捐軀的革命烈士中,有軍級幹部1人,師級幹部4人,團級幹部13人,營級幹部21人,連級幹部39人,排級幹部68人。在這塊紅色的土地上走出了許多革命將士和黨、政、軍級領導幹部,他們是:劉華清、聶鳳智、何輝燕、黃立青、吳傑、伍瑞卿,黃祖華、張友球、李學秦、李汝奎、聶國先、聶鳳炎、錢運錄、聶慶紅等。解放前授銜的的大悟籍37名將軍中,有6名是禹王人。禹王老區處處留下了革命者的足跡,記載著革命者的壯麗篇章,刻記著禹王的革命功勳。

黃家樓紅色政權:黃家樓紅是紅色組織和革命政權的駐地。1928年在這裡成立了中共仙居區委,領導著周圍的革命鬥爭,1930年,又在此地成立了仙居區蘇維埃政府,這裡成了開展革命鬥爭的搖籃。
錢氏祠指揮部。中原突圍時,為了保存革命勢力,保留革命根據地,張體學率鄂東軍區部隊,在進大別山腹地,來牽制國軍,繼續開展革命鬥爭,其指揮部就設在錢家樓的錢氏祠。部隊分別駐紮在錢家樓、黃家樓、禹王城等處。
馬列主義的傳播:中共仙居區委很注重馬列主義的傳播,進行先進思想的宣傳,加強了民眾的思想武裝,壯大組織根基,擴大紅色政權。1930年在禹王城李氏祠辦起了列寧模範學校,教識字,傳播革命思想。同年在劉家院子的劉氏祠辦起了劉氏祠列寧國小,這裡是原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同志的母校。1937年1月在周家壋設立印刷所,採用木刻活字印刷列寧學校使用的教材及革命宣傳材料。
禹王城協定:中原突圍前夕,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派”第九執行小組來到中原區,1946年1月29日,在禹王城李氏祠會見中原軍區司令員李先念,會談一夜,達成《禹王城協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