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賓改革

禮賓改革

禮賓工作一般是指在對外交往中的禮儀、禮節、禮貌方面的工作。禮賓改革是指國家在不同時期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隊禮賓工作所做的必要調整。2010年4月12日,胡錦濤主席乘坐的專機抵達華盛頓安德魯斯空軍基地。停機坪上,美方官員和中國駐美大使等熱情迎候。整個過程僅持續了5分鐘。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機場沒有出現歡迎隊伍和歡迎橫幅。這是我國領導人出訪禮賓改革的新舉措。

古代禮賓

我國古代華夏族很早就建立強大的奴隸制國家.夏朝、商朝、周朝在當時東亞所有民族中處於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領先地位。歷代統治者把所有與之交往的異民族小國稱之為藩屬,附庸,長時期沒有形成過與外國平等交往的概念。一直到乾隆年間,由於英國特使馬戛爾尼堅持拒絕在覲(jin,朝見君主)見清帝時下跪.而代之以屈膝禮,才打破了這種明顯不平等的局而。在《周禮》中有“陣方氏”一職,相當於今天的禮賓司.專門負責接待周朝各邦國的諸侯、使臣與邊遠蠻夷小國的首領、使者等。“懷方氏‘的職責就是接待這恥“遠方之民’,幫助他們辦理向周王朝納貢的事務,並對來賓迎送、發給用於通行的旌節、供給來賓日用物品、安排住宿、飲食等。《周禮》中與懷方氏同職的還有方氏、訓方氏等,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負責“外交’事務的官員。由此可見,中國統治者一開始就是把同外國元首或使者的交往勺同其屬下的邦國諸侯或使臣的來往看成一回事情,並予以十分重視。

據文獻記載,外交禮儀主要程式有,一、郊勞。無論是邦國諸侯、藩國首領或其使臣到達王畿(ji,我國古代稱靠近國都的地方)的邊境時,周王都要派官員前去迎接,互贈禮品(玉帛),表示尊重和友好。

二、賜舍。就是派人將來賓迎入城內的賓館下榻,這時,由一些有關官員出面設宴款待來賓,了解來客的希望和要求。

三,朝覯。先由周王確定接見日期,是日,來賓先乘車至周王室祖廟門外等待,經通報於周王后,周王說:“我很高興,我將接見來賓。”於是來賓進入門右,向周王獻上圭(gui,古代帝王、諸侯在舉行典禮時拿的一種玉器,上圓下方)玉,同時行跪拜拱手低頭禮。

四、享獻。行覲禮後,來賓以玉帛和馬匹獻給周王。

五、請罪。這是在諸侯或藩主覲見時的一個禮節,即諸侯或藩主享獻後,要露出右臂,表示“有罪”,而周王安撫道:“你沒事,回去好好治國吧!”

六、“賜車服等禮品。覲見後,周王派人向來賓贈送車馬、服裝和食品等。另外繼續由官員出面宴請來賓,直至送山境外。後世的藩國朝覯及外藩遣使來聘之禮的程式大體上脫胎於先秦。如宋徽宗政和中定《五禮新儀》中規定:凡藩國主來朝,要遣使迎勞。藩國主以束帛授使者,同時反覆行拜禮,然後由皇帝約定接見日期。朝見時,文武百官立於殿廷,藩國主率隨從官員由有司(禮賓官)引入皇宮。皇帝升御榻後,由官員引藩國王立於殿下。這時傳令官傳令所有官員“再拜”後,藩國主才能入座,通報其姓名(稱“某國藩臣”)。當皇帝與薄國主舉行會見時,藩王不斷地稱“萬歲”,其間並奏“四夷來王之舞”。這一切禮儀用現在的眼光來看好像對待界族國家元首的態度不太平等。其實不然,從當時的歷史來看,外國元首來華,在一般情況下,主要是藉此表示對中同皇帝的臣服之意。

我國真正全面接受國際通行的外交概念和外交禮儀慣例,那還是在鴉片戰爭以後。

中國古代外交總的趨勢是由開放到閉關。

封建社會前期中國實行開明的外交政策,和外國進行經濟文化交流。主要途徑是:

1、官方的和民間的貿易往來;2、通過戰爭;3、通過派遣使節和留學生;4、宗教交流

封建社會後期特別是明朝中後期開始實行閉關政策

當代禮賓改革

改革開放以來,根據國際慣例和國內實際,我國禮賓工作進行了一系列重要改革:

1978年秋天開始,為外賓訪華舉行歡迎儀式的地點由機場改至人民大會堂東門外廣場,不再組織民眾夾道歡迎;

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領導人出訪一般不再舉行答謝宴會或答謝招待會;

1991年開始,我國領導人出訪的離、返京送迎儀式從機場改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2003年開始,我國領導人出訪離、返京不再舉行送迎儀式。

2010年4月12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離京赴美,開始了今年首次出訪之行。由此開始,我國領導人到訪期間,所在國廣大海外華僑華人、留學生等不再舉行迎送儀式。

媒體報導

禮賓改革新舉措 務實作風新體現

——胡錦濤主席出訪簡化國外迎送安排側記

新華網華盛頓4月12日電  記者 劉東凱 嚴鋒 白潔

4月12日,國家主席胡錦濤抵華盛頓。 4月12日,國家主席胡錦濤抵華盛頓。

4月12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離京赴美,開始了今年首次出訪之行。

當地時間12日11時,胡錦濤主席乘坐的專機抵達華盛頓安德魯斯空軍基地。停機坪上,美方官員和中國駐美大使等熱情迎候。11時03分,胡錦濤主席走下舷梯,同美方官員和中國駐美大使等一一握手,隨後乘車離開機場,整個過程僅持續了5分鐘。

人們注意到,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機場沒有出現歡迎隊伍和歡迎橫幅。這是我國領導人出訪禮賓改革的新舉措。

記者就此採訪了陪同出訪的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他告訴記者,根據胡錦濤主席重要指示精神,經中央同意,為進一步推進出訪禮賓改革,今後我國領導人出訪時,將簡化駐外使領館組織迎送活動相關安排。胡錦濤主席這次出訪率先實行新的禮賓安排,在抵達和離開往訪國時,不再組織當地華僑華人、留學生等到機場迎送。崔天凱說,這些年來,每逢我國領導人到訪,廣大海外華僑華人、留學生等都會熱烈迎送,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但是,大家往來奔波也十分辛苦。胡錦濤主席等中央領導同志十分體諒海外同胞的辛苦,決定對出訪國外迎送安排進行簡化改革。這是中央一貫倡導的禮賓改革的繼續,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和求真務實的作風。

改革開放以來,根據國際慣例和國內實際,我國禮賓工作進行了一系列重要改革:1978年秋天開始,為外賓訪華舉行歡迎儀式的地點由機場改至人民大會堂東門外廣場,不再組織民眾夾道歡迎;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領導人出訪一般不再舉行答謝宴會或答謝招待會;1991年開始,我國領導人出訪的離、返京送迎儀式從機場改在人民大會堂舉行;2003年開始,我國領導人出訪離、返京不再舉行送迎儀式。這些改革受到了國內外一致好評。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領事部外交官表示,胡錦濤主席要來美國出席核安全峰會的訊息公布後,許多華僑華人都主動打電話希望到機場迎送。得知迎送安排簡化後,大家在為不能前往機場迎送感到遺憾的同時,紛紛對國家領導人的體貼、務實表示由衷敬佩。

美東華人社團聯合總會執行主席、美國林則徐基金會主席黃克鏘深有感觸地對記者說:“每次國家領導人來美訪問,廣大僑胞都舉行熱烈的歡迎活動,這是中華兒女與生俱來的一種愛國情感。這次胡主席來美,指示對迎送活動進行簡化,這是對我們的體諒,讓我們內心感到非常溫暖。”

美國大華府北京同鄉會會長王捷說,身在海外,能見到祖國親人最令人激動。以往每逢國家領導人來訪,華僑華人都會自發組織起來前往迎送。“胡主席設身處地為我們著想,簡化了迎送安排,充分體現了對我們的體貼和愛護。”

紐約華人社團聯席會主席朱立創說:“海外同胞的愛國之情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表達,我們對祖國的每一點進步和變化都感到鼓舞。”

僑居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怡韜女士,曾多次參與組織歡迎國家領導人的活動。她表示,“祖國在我心中”是海外同胞的共同心聲,雖然不到機場迎送了,但大家的愛國熱情依舊,一定會更加努力地為祖國發展多作貢獻。

美國明日中國教育協會會長王軍說:“胡主席出訪務實高效,儘量減少形式上的環節,從一個側面展現了祖國與時俱進、務實開放的風采。我為此感到自豪!”

媒體評論

禮賓改革新舉措彰顯大國風範

新華網華盛頓4月12日電:《禮賓改革新舉措 務實作風新體現——胡錦濤主席出訪簡化國外迎送安排側記》。4月12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離京赴美,開始了今年首次出訪之行。胡錦濤主席走下舷梯,同美方官員和中國駐美大使等一一握手,隨後乘車離開機場,整個過程僅持續了5分鐘。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機場沒有出現歡迎隊伍和歡迎橫幅。這是我國領導人出訪禮賓改革的新舉措。

對於這次國家出台的禮賓改革新舉措,各方予以了高度評價,以人為本、與時具進、務實作風。筆者對此也深感欣慰。這項禮賓改革新舉措的背後體現了作為一個大國不斷成熟的從容心態,彰顯了大國風範。

以往,每逢我國領導人到訪,廣大海外華僑華人、留學生等都會熱烈迎送,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但是如果這些歡迎歡送的華僑華人、留學生都是被組織起來的,那么其愛國之情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一定的懷疑,雖然我們不願去懷疑他們的愛國熱情。

國家主席等高層領導人出訪,代表的就是國家的尊嚴。其實國家和人一樣,都有個“面子”問題。以前我們國家綜合國力不是很強大,擔心代表國家尊嚴的禮儀方面受到冷落,這是可以理解的。處在弱勢的力量總是希望被重視的,這也是人之常情。當別人不給咱“面子”的時候,自己一定要給自己“面子”,以增加自信心。但今時不同以往,改革開放30多年來,尤其是近幾年來,我國的綜合國力的增強是舉世矚目的,在國際舞台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尊重。人一旦底子硬了,就不會過多的在意外界不必要的看法,就越能以從容的心態面對一切。這次禮賓改革就是這種大度、從容心態的體現。

筆者一貫認為,一切的儀式都是虛的。越是隆重的儀式就越凸顯心裡的脆弱。一個人如果老是死要“面子”就越能體現他的不自信。就拿目前社會上日益受到重視的“成人禮”來說,是不是“成人禮”越隆重越莊嚴就越能代表這個人成年了呢?我看這其中沒有絲毫的必然聯繫。什麼意味著成年?成年在於思考。一個沒有理性思考的人絕不能說自己成年了。沒有獨立的人格就沒有獨立的思考。思考什麼?思考人生、思考社會,以主人翁的心態自立於社會。一個國家同樣如此。對儀式的過分看重就是對儀式內容的懷疑。當然,必要的外交禮儀還是必要的,不過那只是純粹的禮儀問題。所以,我國目前對這一禮儀的淡化,就表明大國心態的日益成熟。

對於那些身在異國他鄉的華人,那份深深的思鄉愛國之情是可以體會的。這項禮賓改革新舉措之後,如果沒人組織了,還是很想去歡迎歡送那該怎么辦呢?我想,不組織並不代表禁止,自願的歡迎歡送仍然是可以的。如果我們看到的是,儘管再沒有人組織了,但是大家的熱情還是很高,我們只會更加的感到欣慰,欣慰的是海外華人的那份不可磨滅的愛國情懷。居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怡韜女士,曾多次參與組織歡迎國家領導人的活動。她表示,“祖國在我心中”是海外同胞的共同心聲,雖然不到機場迎送了,但大家的愛國熱情依舊,一定會更加努力地為祖國發展多作貢獻。是啊,祖國在我心中,還有什麼儀式比這更重要的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