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農林大學植物病毒研究所

福建農林大學植物病毒研究所是福建農林大學國家生物學理科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植保一級學科博士點、植保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福建病毒工程研究中心和植物病毒學重點實驗室

簡介

研究所擁有較為先進和完善的儀器設備和配套研究設施,儀器設備總值約1000萬元人民幣。其所在的植物病理學科被列為國家重點學科、農業部重點學科、福建省重點學科、福建省“211”重點建設學科和閩江學者特聘教授設崗學科,是省、校優先發展學科。

隊伍

擁有一支以中科院院士謝聯輝教授為學科帶頭人的團結、敬業的隊伍。現有教授9人,閩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副教授4人,講師13人,其中博導6人,具有博士學位9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1人。,在學博士生16名,碩士生30名,博士後2名。已培養出20名博士、28名碩士,是我省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之一。

目標

研究所的主要目標是為解決亞熱帶重要植物病毒的診斷、監測和病害控制的理論問題和關鍵技術開展科學研究,並為培養高層次、高素質、高水平科技人才服務。在學科帶頭人的倡導下,本研究所長期堅持理農結合,圍繞一個中心、兩個推動的宗旨,開展基礎和套用基礎研究,形成了植物病毒、動物病毒、天然藥物和植病經濟學四個緊密聯繫、互相依託和互相促進的研究方向。其中植物病毒研究方向以基礎研究為主,著重探討病毒—介體—寄主互作的分子機制;動物病毒研究以套用基礎研究為主,重點在於弄清水產養殖動物重要流行性病毒病的病原和解決病毒的快速檢測問題;天然藥物研究方向以套用研究為主,目的在於挖掘天然活性物質用於防治動植物和人類重要病害問題;植病經濟學是本所首創的新興研究方向,是植物病理學與經濟學的交叉融合,旨在對植病的生態、監測和防治的經濟學和經濟評估開展全新的研究。上述四個方向均已取得重要進展或階段性成果,是我國乃至世界上植物病毒研究最為活躍的群體之一,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在國內也有重要學術地位。

成果

水稻病毒病的研究涉及我國已發生的所有10種病毒,發現了水稻簇矮病毒(RBSV)這一新種和水稻齒矮病毒(RRSV)、水稻東格魯球狀病毒(RTSV)和水稻東格魯桿狀病毒(RTBV)

3箇中國新記錄,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水稻病毒病診斷、監測和防治體系,並保存了世界上種類最為豐富的水稻病毒毒源庫(占世界水稻病毒種類的2/3),這是我們保持研究優勢和特色的重要保證。近年來,我們完成了水稻條紋病毒(RSV)和水稻草狀矮化病毒(RGSV)的基因組全序列測定和部分功能基因的分離和克隆,以及RSV基因變異和分子演化研究,在GenBank上登錄了一批核苷酸序列(其中僅RSV就有14個,占所有序列的61%),培育出抗水稻矮縮病毒(RDV)的轉基因水稻,獲得能穩定遺傳的高抗品系2個(已繁育7代)。這些研究結果已為國內外同行所矚目。

在搞好上述研究的同時,研究所還十分注重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動植物病害的研究,以充分發揮科技主戰場的作用。從1997年開始,實驗室從嚴重製約我國對蝦養殖業發展的對蝦病毒病入手,深入我省主要對蝦養殖區,廣泛採集病蝦,從中分離鑑定出1種DNA病毒,經多次嚴格的室內回歸試驗,證實其為引致福州地區對蝦病毒病的主要元兇,進而建立了該對蝦病毒的分子檢測技術,現正研製開發商品化試劑盒以供生產上套用,以指導對蝦病毒病的防治。

以生物活性物質的開發利用為主的天然藥物研究也取得較大進展。實驗室自行研製出的防治菸草花葉病毒(TMV)的ER系列激抗劑,已在福建菸草主產區推廣50多萬畝,為菸草行業增收產值1億多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近年來,實驗室還從植物和微生物中分離到若干種抗病毒的生物活性物質,完成從菌物和海藻中分離得到的、兼具高抗TMV、胃癌活性和凝集素活性生物活性蛋白的基因克隆、序列測定和蛋白性質分析,具有較大的產業化前景。具有強螢光活性的藻紅蛋白在免疫診斷試劑的開發套用也順利進行中。

此外,研究所還在種苗脫毒工程方面做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在系統鑑定我省香蕉、馬鈴薯、甘薯重要病毒病原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病毒檢測技術和脫毒快繁技術,經田間小區試驗和大田推廣,脫毒苗的產量比對照可提高30% - 40%,其產業化已直接為我省國民經濟建設服務。

這些研究的特色,主要體現在國內外學術書、刊或學術會議上發表的240多篇論文、專著(教材)和12項省部級獲獎成果中,它們已被有關教科書和學術專著所廣泛引用,深得國內外同行的好評。學科帶頭人中科院院士謝聯輝教授,先後多次應邀出席國際學術會議並作特邀報告。實驗室已先後和20幾個國家(地區)及國內外的30幾個院、所(室)開展廣泛的合作交流,使研究所進一步走向世界,進而成為我省對外開放、對台合作與交流的一個重要視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