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神都古城文化休閒度假區位於洛陽市機場以及連霍高速出入口附近,交通區位優勢明顯,距離市區僅5分鐘車程,同時滿足外地遊客、本地市民的旅遊交通配置,完全具備其他項目所不具備的明顯交通優勢。
並通過洛吉快速通道、定鼎路、洛龍大道與國家、國際牡丹園、白馬寺、王城公園、天堂明堂景區、龍門石窟等洛陽主要旅遊景點,形成以本項目為中心的輻射線路。
本項目輻射八大省會城市,依託良好的交通,憑藉本項目的休閒、文化娛樂資源,可以輻射的八大省會城市,分別是:鄭州、西安、太原、北京、濟南、南京、合肥、武漢。
景觀
狄仁傑府、狀元井、女皇露天溫泉沐足池、文博館、海資鎮碼頭、寺廟、道觀(孔子入周問禮台)、教堂(西式婚禮、婚宴、婚房、草坪、花架)、書院(國學童趣館)。
歷史
洛陽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先後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堪稱“帝王之州”,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是隋唐大運河的重要樞紐。自唐代以來,牡丹之盛,莫過於洛陽,以“洛陽牡丹甲天下”的美名流傳於世。牡丹因洛陽而聞名於世,並被定為國花,因此洛陽被譽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洛陽是自古以來的龍脈,風水暗藏玄機,九道河流環繞(黃、伊、洛、瀍、澗、谷、甘、姜、儒),形勢甲於天下,五大都城遺址(夏二里頭、商偃師商城、周王城、漢魏洛陽城、隋唐東都城)東西橫列排開,有十三個王朝在此建都或作為陪都。洛陽城中軸線是風水最好的位置。
神都古城位於洛陽市中軸線孟津縣朝陽鎮(原海資鎮),占地近2800畝,北鄰瀍河,建於唐代海資鎮原址之上,是一處絕佳的風水寶地。
“神都”之名是從“神州”演變來的。“神州”是中國的代稱。“神州”一詞,最早見於戰國陰陽五行家騶衍的《五德終始說》。其中記載:騶衍稱“中國名曰赤縣神州”。“神州”當是指“中央之神”黃帝、后土居住的地方。《文選·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記載:“土則神州中嶽。”劉良註:“神州,洛陽也。”這說明“神州”就是指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
早在東晉、北魏時期,洛陽就被稱為“神京”,自東晉以降,洛陽便被稱為“神京”或“神都”。武則天改洛陽為“神都”,意為“君權神授”。
孟津 自古以來便是風水寶地。邙山屬於崤山支脈,位於洛陽城中軸線以北,處於“龍脈”邙山的腹地,偎黃河之陰,地勢開闊,土壤肥沃,溝壑縱橫,台地遍布,是適宜古代人們狩獵、種植、繁衍生息的地方,也是華夏民族的老家。起自洛陽孟津,終至鞏義河洛交匯處(下),綿延100餘公里。山雖不高,但蜿蜒而綿長,是“中龍”主脈的聚結處。
孟津 是河洛文化的核心地帶,是中華民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洛陽孟津新,中華民族根”,漫長的歷史長河之中,在這裡沉澱了十分豐厚的歷史遺存。如今孟津境內已經發現的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在中華民族文明史上占據著重要的一頁。
在全縣10個鄉鎮之內,發現古文化遺址43處。這些遺址上迄新石器時期的裴里崗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下至商周、秦漢時期。比如,城關鎮的大陽河遺址,會盟台的潘溝遺址,平樂鎮的平樂遺址,送莊鎮的送莊遺址,小浪底鎮的上村、馬屯、赤虎灘、妯娌遺址,白鶴鎮的河清、柿林遺址,朝陽鎮的卦溝 、瀍溝遺址,常袋鎮的鳳梨窯遺址等。
孟津邙山自古以來乃兵家必爭之地 ,邙山是洛陽北部屏障,曾經發生過“八百諸侯會孟津”、“安史之亂”、“唐燕河陽之戰”、“阪泉之戰”、“亡秦之戰”、“邙山大戰”等歷史重大戰役,形成了極其深厚的古代戰爭文化。由於戰事頻仍,故孟津民眾多築寨以自保,如今還保存著不少古寨,在這裡保存著大量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傳統民居,以及獨持的民俗風情,這些都是重要的文化資源。
“生居蘇杭,死葬北邙。”,邙山作為一座聖山,它真正的美在於一種厚重的歷史之美,是三皇五帝的刀劍、夏商周的禮器、漢魏的文章、隋唐的氣魄共同打造的一個古老的精靈。數百座高大巍峨的覆斗形古墓冢,在邙山土嶺上星羅棋布,森然壯觀,堪稱中國的“金字塔”群。“北邙山上列墳塋,萬古千秋對洛城。城中日夕歌鐘起,山上唯聞松柏聲。”,一千多年前,在唐初詩人沈佺期的眼中,孟津這塊位於繁華的洛陽城外,北帶黃河、南望伊闕的風水寶地上,層層疊疊的名人墓葬已足以引發思古幽情。
隋時,煬帝楊廣對洛陽地形仍稱讚有加。他登上了邙山,向南眺望伊闕而感嘆:“此非龍門邪?自古何因不建都於此?”(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除軍事地理的考量外,洛陽也是一個宜居之地。自夏時起洛陽就有人居住,到西漢時已發展為全國性的大都市,隋唐之際更成為“人口百萬,四方納貢,百國來朝,盛極一時”的國際大都市。千年以來,這裡人煙輻輳,文化發達。生而居之者既多,埋骨於此者勢必不少,加上邙山又是經風水理論證實的風水寶地,邙山上集中了如此眾多的帝陵和古墓群也就不難理解了。
邙山是歷史悠久的宗教名山。邙山多名峰,平逢山、谷城山、宜蘇山、紫岩山、黃花山、崢嶸山、碧翠峰、同盟山等,自西向東,一字排開。名山藏古寺,勝地多道觀。邙山那星羅棋布的名觀古剎告訴我們,往日的邙山藏著太多的禪語公案、羽客仙緣,也使邙山成為當之無愧的宗教名山。道教有洞天福地說,洞天福地是道教仙境的一部分,多以名山為主景,或兼有山水。認為此中有神仙主治,乃眾仙所居,道士居此修煉或登山請乞,則可得道成仙。邙山即被道教列為七十二福地之一,位居七十位,被稱為第七十福地。唐道士司馬承禎所編《天地宮府圖》云:“七十二福地,在大地名山之間,上帝命真人治之,其間多得道之所。” 故鄭元隱、羅務光等著名道士都曾在邙山修行。同樣,邙山諸多名寺中,歷代有不少高僧隱修於此,唐代時天竺高僧善無畏、不空在邙山說法念咒的故事更是世代相傳。
邙山是文人墨客的靈感誕生地。是古典文獻中永恆的名詞,留有無數行吟詩人徘徊的身影。據統計,歷代吟頌邙山的詩賦有近萬篇,構成巍巍大觀的邙山文學。其中,白居易《清明日登老君閣望洛城贈韓道士》,張協的《登北邙賦》,張籍的《北邙行》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人口眾多,經濟繁榮。據《唐會要》卷84記載: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七月,戶部尚書高履行奏,計戶三百八十萬。神龍元年(公元705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戶部尚書蘇瑰奏,計戶六百一十五萬六千一百四十一。這50多年間,唐朝籍面戶口從380萬戶增長到615萬戶,增長235萬戶。海資鎮當時近30萬人口,經濟繁榮,來往客商眾多。
瀍河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水經注·瀍水注》曰:“瀍水出河南穀城縣西北,縣北有潛亭,瀍水出其北梓澤中。梓澤,地名,梓澤對原阜,即裴塋所在,碑闕存焉。其水歷東南流,水西有一原,其上平敞,古潛亭之地也。”,明嘉靖《孟津縣誌》曰:“谷城,即谷城山,瀍水之源,成周舊邑。其地又名谷縣,谷城山,在縣西七十里平崗之上,突起重峰,上腴泉甘,灣環如抱,成周舊邑。”
瀍河兩岸,不僅是夕日生長牡丹的絕佳之處,今天仍具有得天獨厚的農業條件:這裡不僅土層深厚,而且土質極佳,瀍河兩岸有澆灌之利自不待言,即使有的山崗地數年不施肥、甚至數年乾旱亦能收穫。
瀍河在唐代為主要的水陸交通要道,運糧通道,是各方資源運輸的主要途徑。它發源於孟津縣橫水鎮東面的寒亮村,途經會瀍溝、馬屯、班溝、九泉、寺河南,由牛步河入瀍溝。進入瀍溝以後,偎著山崖,穿過劉家寨、前李、後李,於上窯進入瀍河回族區,境內長10千米,並由南向北,縱貫全境,至下園入洛河。另有一分支由上窯買家街處匯入中州渠。
“神都古城”是在這塊風水寶地唐代海資鎮原址上復原修建,秉承"建築為形,文化為魂"的開發理念,融合了中國古建築文化元素與人文情懷,再現中國歷史文化輝煌的旅遊古城,是傳承和傳播中國歷史文化的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