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記載
歐陽修《集古錄跋尾》記述漢楊震碑首為:“故太尉楊公神道碑銘”,則神道碑之名,漢已有之。神道碑文原較簡單,一般只稱“某帝或某官神道之碑”。後來紀事漸趨詳細,成為人物傳紀的一種變體,並多收入作者的文集。
出土文物
陝西涇陽
80年代,陝西涇陽縣雲陽鎮的小戶楊村出土了唐楊良瑤神道碑,一千多字的碑文主要記載了楊氏家族的起源,侍奉皇帝、內平禍亂、外撫異邦等史實。最重要的是記載了楊良瑤作為唐中晚期唐德宗的外交使節,航海下西洋,抵達遠在中東地區的黑衣大食,也就是如今的伊拉克等國家和地區。
河北樂亭
河北省樂亭縣城“古灤河生態公園”建設工地出土一塊大型石碑。該石碑高195厘米,寬88厘米,厚86厘米,碑座殘缺,碑上用楷體書有“明太子少保戶部尚書西塘王公神道”字樣。經縣文管所組織專家鑑定,確認該碑系明代樂亭籍進士
、戶部尚書王好問的神道碑。山西晉城
明代兵部尚書侯璡神道碑高349厘米,厚28厘米,寬127厘米。
侯璡生於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8年),卒於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字廷玉,明澤州(晉城)人。少年慷慨有大志,永樂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鄉試第一名,宣德二年(1427)中進士,闢為行人,以多謀善斷和善辭令而讓人稱道。正因如此,四川、雲南、廣西諸地發生土地糾紛時,朝廷便派侯璡前去調解,侯璡在明朝歷史上是一個舉足輕重的大臣,在平定雲南麓川土司、貴州少數民族叛亂中功勳卓著。歷任兵部郎中、兵部侍郎、貴州總督和兵部尚書,最終在平定貴州諸苗叛亂中因染瘴癘病逝,年僅53歲,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祖國的西南邊陲。
考古價值
六百多年前,鄭和作為明朝外交使節七次下西洋,加強了與亞非各國政治經濟文化的聯繫。2015年陝西文物保護工作者和地方志工作人員在對涇陽縣的一座神道碑研究時發現,早在唐代就有外交使節楊良瑤航海下西洋,比鄭和整整早了620年。
這座唐楊良瑤神道碑,80年代出土於涇陽縣雲陽鎮的小戶楊村。一千多字的碑文主要記載了楊氏家族的起源,侍奉皇帝、內平禍亂、外撫異邦等史實。最重要的是記載了楊良瑤作為唐中晚期唐德宗的外交使節,航海下西洋,抵達遠在中東地區的黑衣大食,也就是今天的伊拉克等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