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神農架林區還有天麻的一個變型黃天麻。它與天麻的主要區別是,天麻的花黃略帶橙紅色,花莖橙紅色,黃天麻的花為黃綠色,花莖黃色。本地有一種區別野生天麻的說法“鸚鵡嘴,凹肚臍,外有環狀乾薑皮,松香斷面要牢記。”。天麻原名叫“赤箭”,在《本草綱目》里稱為“定風草”。後來人們傳說這是天神賜,就叫作“天麻”了。
天麻,屬蘭科,是多年生腐生直蘭草本植物,全株無綠葉,不含葉綠素。地下有肉質脂厚的塊莖,呈長扁形,大小不一。表面呈黃白色或淡棕黃色,半透明,有節狀環紋
分布範圍
在神農架林區主產於中南部和東南部,生長於海拔1400-2150米的山坡林下或山谷溝邊草叢中,多見在腐爛的樹篼附近。
主要價值
塊莖藥用,有熄風止疼功效,對多種疾病有療效。天麻是腐寄生植物,對研究蘭科植物的系統發育有一定的價值。。它以塊莖入藥,性平,味甘既有祛風鎮痙、止痛提神、益氣養肝、降低血壓的功效,又可醫治昏迷驚風、口眼歪斜、神經衰弱、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等症。若用天麻燉烏雞,乃是著名的藥膳,可以延年益壽。
鎮靜、抗驚厥、減緩心率,改善睡眠,增強免疫功能等功效,對頭痛、眩暈、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癲癇抽搐、破傷風、高血壓、口眼歪斜等有極好療效。可用於腦外傷綜合症,三*神經頭痛,坐骨神經痛,癲痛,高血壓,中風等疾病的治療。日本及國內研究均發現天麻有增智、健腦延緩衰老的作用,對老年性痴呆症有肯定的療效。兩千多年前,人們就把天麻列為治病的神藥,《神農本草經》最早記載天麻的功效為“殺鬼精物,蠱毒惡氣,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即指天麻可治療腦神經疼痛,具有鎮靜安眠等作用。唐代《新修本草》和宋代蘇頌《圖經本草》中亦有天麻神奇功效的記述。明代傑出的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歷代書籍中關於天麻功效的論述做了總結歸納:“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增年、消臃腫、下肢滿,寒疝下血;主治風濕,四肢拘攣,癱瘓不遂,小兒風癇,驚氣,助陽氣,補五癆七傷;風虛眩暈,頭痛,通血脈,開竅,服食無忌”等。所以天麻主要功效可歸結為:“三抗、三鎮、一補”。即抗癲癇、抗驚厥、抗風濕;鎮靜、鎮痙、鎮痛;補虛.
《本草綱目》有" 天麻補腦,三七養心,人參強腎"之說,昭通天麻在初唐時期就是"貢品",清朝則是"御膳"。
天麻素:對其獨特的大腦皮層均衡調節和增加腦血流量、養護大腦的功能,能有效治療頭痛、助睡眠、解決神經衰弱、緩解精神緊張;吸收快,不易在體內蓄積;
營養成份
海粗蛋白11.4%,脂肪5.2%,碳水化合物總量75.9%,纖維素5.8%,灰分7.5%,能量1606.6千焦。
用法
泡酒療法:先將天麻外皮清洗一遍,諒乾後直接放到酒瓶中即可
食譜療法:天麻燉母雞、天麻燉豬排、天麻鱔絲等。乾天麻須先將乾天麻浸泡洗淨、直到能刀切成片或條為止,生天麻直接洗淨,然後再放入鍋中燉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