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症性心理問題

神經症性心理問題

神經症性心理問題又被稱為可疑神經症,是一種心理不健康狀態,已接近神經衰弱或神經症,或者它本身就是神經衰弱或神經症的早期階段。有時也把有嚴重心理問題但沒有嚴重的人格缺點者(如均衡性較差的人格)列入這一類。神經症性心理問題引起的心理衝突與現實處境沒有明顯關係,涉及生活中不太重要的事情,且不帶有明顯的道德色彩。

簡介

神經症類心理問題對當事人影響深遠,在人群中存在廣泛,但是因為其外在表現具有很大的隱藏性,目前對此類問題的研究也多集中在醫學心理治療領域,心理諮詢師對此的接觸和研究相對較少,所以較難識別。

神經症類心理問題具有隱藏性,因為此類症候人群會刻意地保持低調,應對世界和他人的方式被動消極,霍妮所倡導的人生而具有建設性力量的主張在他們身上似乎得不到體現,因為他們的全部精力都在關注自己的內心體驗,努力去獲取安全感,而非應對周圍環境,進而提升自己的應對能力。自幼安全感的缺失讓他們成年後在生活中疲於應付,主要表現為順從型、逆反型和獨立型3種形態,但他們具有共性特徵: 常常像“影子人”一樣存在,不輕易發表觀點,對事情沒有傾向性選擇,對他人缺乏客觀認識,每天在經歷著事情卻缺乏必要的對生活經驗的積累,以至於別人經常忽略他們的存在,也不能理解他們頻犯不改的低級錯誤,因為他們獲取安全感的努力集中在自己的內心世界,他們的生活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周圍發生的一切似乎與他們無關。

這類人群常常目不斜視或者對熟人“視而不見”,對時事很淡漠,生活圈子和人際交往圈子非常狹小,像一個生活的旁觀者,跟身邊的人也是若即若離,因為缺乏安全感的他們需要“安全距離”,其實,他們非常渴望得到他人的關注和認同,希望被重視,希望所有人的世界都圍繞自己轉,所以敏感多疑,容易受挫,反應僵化。概括地說,他們對人對己要求完美,想法豐富但行動力弱,這類人與自己的關係很糟糕,所以無暇他顧,看似每天沒做什麼事,卻會感覺很累,注意力渙散,神經衰弱,具有一定的強迫性思維,痛苦不堪,無力改變。他們經常被視為性格內向,但是與內向的正常人相比,他們內心焦慮,人格衝突,缺乏自我認同。

綜上所述,有神經症心理問題的這類人較少惹人注目,常常被忽略,症狀反應具有隱蔽性,所以識別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他們並不清楚自己內心衝突的由來,預約諮詢大部分是因其他問題,他們在生活中向別人訴說內心痛苦時,常被視為“無病呻吟”,因為所述說的多為瑣碎小事和內心體驗,心理健康的常人無法理解他們的想法和內心痛苦,所以他們往往主動向心理中心求助,高校諮詢師要了解神經症的核心,善於識別此類問題,也可在諮詢過程中藉助MMPI等性格測量工具和SCL-90症狀自評量表以及焦慮自評量表SAS等測評手段幫助識別,但應注意對測試結果的合理解釋和運用。

案例

1.一般資料

1.1 人口學資料

陳橋:男,37歲,漢族,國中文化,河南省蘭考縣人,2008年3月20日因故意傷害被捕,後被判刑6年,現河北省某監獄服刑,捕前職業邯鄲市某大休閒會管廚師長。

1.2 個人成長史

該求助者在家鄉國中畢業後外出打工,後當上廚師。父母、妻子都是農民,家族內無精神病史。在因故意傷害罪被捕後,以為在審訊和判刑過程中應該少說話,否則言多必失就會多判刑。在被判刑以後,認為之所以被判6年就是因為在審訊中和法庭上說的話還是多了,否則可能只判4年,因此與別人說話越來越少。被送到監獄服刑後,很少和同犯交流,偶爾交流只是點頭、擺手。但管教和談話時,能說話,只是問什麼說什麼。到2009年3月份就不能說話了,包括和管教談話。

1.3 精神狀態

就診前對病情無焦急表現,看起來精神不振。

1.4 身體狀況

經醫院檢查語言器官無器質性病變,無思維障礙,有乏力、易煩躁、睡眠差等症狀。

1.5 社會功能

不能用語言,只能用肢體語言和書寫交流,不主動與人交流。能參加勞動改造,基本能完成生產任務。

1.6 心理測驗

症狀自評量表測試結果:scl- 90,軀體化4.0,抑鬱症狀2.2,焦慮症狀2.5,人際關係敏感度2.1,總分170.

抑鬱自評量表測試結果:SDS標準分59,焦慮自評量表測試結果:SAS標準分65。

2.主訴和個人陳述

2.1 主訴

願意接受治療,能夠認識到自己的病態,了解自己的性格內向。(通過書寫和肢體語言)

2.2 一般陳述

自小心靈手巧,學東西總比一般孩子快,在學校是老師的好學生,在家是父母的好孩子,但從不不受氣。上國中二年級時不忍受同學侮辱和同學打了一架,把對方頭部打破,他父親知道後回家批評他時,極力辯解,遭到暴打和罰跪的懲罰,事後就變的不愛說話。長大後做事情有思路、有心計,但不愛與人聊天,即使是最要好的朋友也不多言,就是和妻子也很少有話,只是正常交流,十分內向。判刑入獄後積極參加勞動,按時完成任務,但是說話越來越少,從不張口主動說話,就是吃飯、睡覺、勞動。近3個多月來晚上睡覺困難,白天有時無精打采,食欲不振,且不能發音說話。

3.觀察和他人反映

觀察到的:見到求助者時他面色蒼白,問他話時想張口回答,沒能發出音來,看著很尷尬。只好用書寫和肢體來交流。

求助者的管教反映:他改造積極,能按時完成生產任務,能與他犯和睦相處。只是很少說話,說話聲音很小,不知什麼原因近來又不能張口發音了。

求助者的同犯反映:他一來就不好說話,現在不能說了。

4.評估與診斷

4.1 診斷

(1) 根據郭念鋒判斷病與非病的三原則,此求助者主客觀世界的同一性,心理活動的內在一致性,人格的相對穩定性都未遭到損害,屬正常。根據求助者對症狀的“自知”和接受治療的“意願”可以排除精神病。(2) 根據許又新教授的“神經症臨床評定標準”,求助者不能張口說話三個多月,病程得2分;症狀個人和他人的協助都不能解決,精神狀況得3分;能參加勞動改造,完成生產任務,社會功能得1分。總分6分,因此診斷為神經症。(3) 根據scl- 90總分為170,軀體化為4.0,又無器質性病變,結合收集的其他資料診斷該求助者是軀體障礙形式的神經症。

4.2 鑑別診斷

4.2.1與嚴重心理問題相鑑別

嚴重心理問題受過叫強烈的現實刺激,產生痛苦在兩個月以上,身心及社會功能出現一定泛化。而該求助者已經達到失語的程度,身體功能損害程度已經超過了嚴重心理問題,因此可排除嚴重心理問題。

4.2.2與焦慮症相鑑別

焦慮症以廣泛性焦慮和發作性恐懼狀態為症狀的神經症,常常內心緊張不安、頭痛、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出汗等現象。而該求助者只表現為睡覺困難、食欲不振,不能說話,因此可排除焦慮症。

4.2.3與抑鬱症相鑑別

抑鬱症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下降等症狀,而該求助者只是時有無精打采,且也是因不能說話引起的,因此可排除抑鬱症。

4.3 病因分析

自小聽話,沒受過大的挫折,上初二時與同學打架接受批評時辯解遭到父親的暴打和罰跪,對他心理打擊太大,從而在心理上形成了多言無益的錯誤認識,這種心理沒有隨著個人的成熟而改變,再加上因故意傷害被捕、判刑、入獄這一系列付性事件的強烈刺激,形成了這種症狀。

5.諮詢目標

近期目標:幫助求助者能開口說簡單的字詞,能說話。

中期目標:幫助他能和人正常交流說話。

遠期目標:幫助他能主動和人交流說話,逐漸改變過余內向的性格。

6.諮詢方案

6.1 諮詢方法與使用原理

諮詢方法:對該求助者採用認識領悟療法、暗示療法。

使用原理:(1) 暗示療法:所謂暗示是指人或環境已不明顯的方式向個體發出信息,個體無意中受到信息的影響並做出相應行動的心理想像,這種想像往往是無意中產生的,是潛移默化的。暗示療法是指利用語言或非語言的手段,引導求助者的順從、被動的接受諮詢師的意見,從而達到某種治療目的。(2) 認識領悟療法:又稱鍾式療法,實際上是利用求助者的認識能力,引導求助者認識自己在個體發育某一階段上發生的某種停滯,並認識到這類發育停滯造成的心理和行為特點,進而引導求助者認識這些滯留的心理和行為與現在的年齡階段是何等的不相容、不合理,最後通過領悟自身心理與行為的不合理性,達到自覺矯治的目標。是把無意識的心理活動變成有意識的,使求助者真正認識到症狀的意義,以得到意領悟,症狀即可消失。

6.2 雙方的權利、義務和責任 (略)

6.3 諮詢的時間費用

每星期一次,每次50分鐘,免費。

7.諮詢過程

諮詢分三個階段:

(1) 諮詢評估與諮詢關係建立階段:本階段主要是心理診斷和確定諮詢目標。首先建立良好的諮詢關係、收集資料,根據收集的有關資料,進行心理診斷。然後幫助求助者確定諮詢目標,制定諮詢方案。

(2) 心理幫助與治療階段;這一階段是整個諮詢的核心,主要任務是:首先,利用暗示療法幫助能開口說話。開始治療時請一名中醫,對求助者的口腔、喉部等發聲器官進行檢查,顯示出醫生對此類病很熟悉,並告訴病人已有許多治療成功的案例,加強求助者治療的信心。讓中醫針灸為其治療,醫生再次對他進行暗示後,選擇頭部一穴位行針,當醫生轉動銀針時言辭肯定且有力的大聲說:“你該穴位酸痛、發熱,好!你能說話了,跟我說,一、二、三.....”當數到四時求助者語調低沉且顫抖的開口說話“四、五......”諮詢師馬上鼓勵說:“很好,就這樣,再大點省。”求助者語調漸漸高昂,趁熱打鐵讓求助者回答簡單的問話。諮詢結束時為求助者和監區管教布置作業,要求求助者每天要和不少於六人對話,且每次時間不少於五分鐘。

然後,利用認識領悟療法讓其認識到自己“言多必失”的錯誤觀念。引導求助者回憶、分析上國中二年級時打架不接受父親批評而遭受暴打的原因,和被捕以來一系列負性事件對他心理的影響,讓其逐步領悟到恰當的溝通會增進了解,幫助他放棄“言多必失”的錯誤觀念。以下是第一次諮詢的兩個片段:

諮詢師:你認為話多必失,是嗎?

求助者:是的。

諮詢師:你能說說你為什麼這樣認為嗎?

求助者:我感覺不說肯定錯不了,話多了肯定容易出錯。

諮詢師:你可以想一想,是什麼力量讓你這樣認為。

求助者:我也不這道,自小就這樣想。

諮詢師:回憶一下,你原來是否經歷過什麼讓你至今難忘的事?

求助者:……好象有一件事。

諮詢師:說說也許對你有用。

求助者:我記得上國中二年級時因一同學欺負我,我忍無可忍得情況下,和他打架。結果把他打傷,後來父親知道了這件事,回家批評我,我告訴他不怨我,是對方找的事,我是迫不得已才動手。父親見我辯解,大發雷霆,說我不服管教,不認錯,還打了我,他以前可從沒打過我啊!

諮詢師:是這樣吧,我想這件事對你影響很大。

求助者:是的。

諮詢師:我了解到你小時候很聽話,學習成績也很好。

求助者: (點點頭)

諮詢師:你父親對你打架可能了解不夠,他批評你,不聽你解釋,到出手打你,對你還不成熟的心理刺激很大,你認為呢?

求助者:是的。

諮詢師:這件事使你在心理形成了,遇事少說話,否則就易錯的思維定勢,這可以理解。但你這種心理好象一直未改變,致是你形成了現在的情況。

求助者:也許是吧!……

諮詢師:你今後要試著和管教、同犯多溝通。

求助者:……(沉默)

諮詢師:你不和管教溝通,他怎么知道你心裡的想法?你怎么得到他們的信任?你不和同犯們溝通,你們生產上怎么合作?

求助者:可是,我說錯了可怎么辦?

諮詢師:你怎么知道你會說錯呢?

求助者:我也不知道,我自小就這樣認為。

諮詢師:那是你年幼時的錯誤觀念,一直保留到現在,你應該能認識到這些。

求助者: (點頭)

諮詢師:你既然能認識到,就試著去改變它,能嗎?

求助者:……能

諮詢師:那么你試著找管教匯報一下你的病情,行嗎?

求助者:行。

……

諮詢結束時為監區管教布置作業,為了配合該犯的治療,要多鼓勵,隨著他和管教交流的增多,要表現出管教對他的關愛增多,同時要在百分考核上適當照顧,從他的實際體驗來讓他逐漸自覺認識到,他以前的不合理觀念,最後達到自覺矯治的目的。

(3) 結束與鞏固階段。這一階段的任務是幫助求助者鞏固諮詢的結果,逐步改變他過於內向的性格。

8.諮詢效果評估

8.1 求助者自我報告

能和別人正常說話了,晚上能睡著了。

8.2 監區管教反映

有時能向隊長主動匯報問題了,生產在監區二百多人中經常前幾名。

8.3 諮詢師評估

完成諮詢任務,達到諮詢目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