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志昏迷的聖德列薩

神志昏迷的聖德列薩

17世紀義大利巴洛克藝術的代表。作為一位受寵的雕塑家,他的藝術道路是一帆風順的。1615年間,他為大主教薩道尼製作肖像雕刻,其時才十七八歲。自此以後,他一直受到教廷的保護。1618年起,他的藝術的第一個保護人是教皇保羅五世。後來又受羅馬紅衣主教舍皮奧涅·波爾蓋茲的賞識,為這位教主創作了不少作品。其中一件名作《大衛》就是這個時期作成的。我們在前面已欣賞到的組雕《阿波羅與達芙妮》,也是為波爾蓋茲所作的。1623年,貝尼尼被聘入教廷,開始了他的藝術的新階段。

基本信息

【名稱】神志昏迷的聖德列薩 (又名:《聖德列薩祭壇》)

神志昏迷的聖德列薩神志昏迷的聖德列薩

【類別】雕塑
【年代】1645年
【作者】喬凡尼·貝尼尼
【規格】
【屬地】科納羅小禮拜堂

作者簡介

17世紀義大利巴洛克藝術的代表。作為一位受寵的雕塑家,他的藝術道路是一帆風順的。1615年間,他為大主教薩道尼製作肖像雕刻,其時才十七八歲。自此以後,他一直受到教廷的保護。1618年起,他的藝術的第一個保護人是教皇保羅五世。後來又受羅馬紅衣主教舍皮奧涅·波爾蓋茲的賞識,為這位教主創作了不少作品。其中一件名作《大衛》就是這個時期作成的。我們在前面已欣賞到的組雕《阿波羅與達芙妮》,也是為波爾蓋茲所作的。1623年,貝尼尼被聘入教廷,開始了他的藝術的新階段。這時,他的巴洛克貴族趣味也表現得更明顯了。新教皇烏爾班八世不斷向他提出訂件,把他看作17世紀的米開朗基羅,可謂恩寵有加。不過,米開朗基羅在教皇的意志下是被迫乾的,而貝尼尼是樂意乾的。1644年烏爾班八世去世後,梵蒂岡換了新主子,英諾森十世登位。貝尼尼這時一度受到了猜疑與冷遇,這使他的自尊心大為挫傷。 因為空閒的時間多了些,他從1645年起在為羅馬聖馬利亞·德拉·維多利亞教堂一間科納羅小禮拜堂製作的《聖德列薩祭壇》(亦稱《神志昏迷的聖德列薩》)上,作了些冷靜的藝術思考。此件組雕完成於1652年。與他前期那種歌頌性雕刻迥異其趣。這一點是值得我們注意的。

神志昏迷的聖德列薩

德列薩是16世紀時西班牙的一個修女。少年時因患了癲癇,就潛心修煉,事奉上帝。每當病發時,人就失神落魄,腦際幻覺叢生,此時據她自訴,她能看到種種奇蹟。後來她過著隱居生活 ,空時便把自己每次昏迷中的幻覺記述下來。這份自述流傳到17世紀,教會便利用它來宣揚宗教的神秘主義。並把這位修女封為聖徒。此事在民間深有影響。 貝尼尼運用他那熟練的大理石雕鑿藝術,把德列薩作成在昏迷中祈求愛欲的神姿:她的手腳松垂,身子橫臥在雲中。她臉色蒼白,嘴角微啟,兩眼輕合,在朦朧狀態中似乎夢見了一個小愛神模樣的少年天使在用金箭向她的心口刺來。這是德列薩在她的筆記中的自述。筆記中還寫道:
“我感到這支箭頭已刺透了我的心。當他把金箭抽出時,我感到好象在抽我的心那樣……這時我感受著一種無限的甜蜜,我很想把這種痛苦永恆地繼續下去……”
德列薩在雕塑家手下成了一個象徵性形象。他刻畫出了筆記里所寫的那種少女複雜的內心感情。把神秘的病態變為一個在朦朧意識下女性對愛與欲的痴迷狀態。她的昏迷與神智失控,是少女思春的典型體現。雕塑家用堅硬的石塊表達出女人心靈底蘊,但這一切是在神秘的宗教外衣下偽裝了。這確是一件獨特的具有豐富的審美價值的作品。
在義大利,當時禁慾主義的痛苦折磨著無數渴求幸福的少女。貝尼尼洞察到這個“聖女”心靈深處的欲望。那個象徵幸福的小天使以一種優美的舞蹈動作,把箭刺向德列薩,他與德列薩的仰臥姿態構成了和諧的節奏,即痛苦與幸福即將碰撞、兩種感情就要交融前的節奏。觀者如了解這一點,鑑賞時便能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貝尼尼領悟到德列薩的筆記中的"刺透了心"的內涵乃是少女渴求愛情的秘密,根本不存在什麼神秘主義。 貝尼尼那圓熟的雕刻技巧尤其表現在聖女雕像(尺寸與真人等大)身上的複雜衣褶上。大面積的皺襞與下面表現雲朵的細節,大大減輕了大理石的沉重感,一切似乎都在飄浮著。巴洛克雕刻的裝飾特點是人體動作的複雜曲線和強烈的明暗對比關係。 當這尊組雕被安置在祭壇上時,上部還加了一束鍍金的金屬條。在燈光的照射下,這些金屬條的反光正灑落在雕塑上,增強了雕像的戲劇性效果。《聖德列薩祭壇》可以說是貝尼尼藝術的又一里程碑。他以獨特的藝術構思標誌義大利巴洛克藝術的極盛階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