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漢字]

祈[漢字]
祈[漢字]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祈是形聲字。字從示,從斤,斤亦聲。“斤”本指“斧斤”,轉指“鑿破”。“示”指“祖先神”。“示”與“斤”聯合起來表示“求祖先神為自己鑿破困境”。本義為擺脫困境而求神。 辨析:祈和禱。“祈”是求神者因陷於困境而向先祖求救。“禱”是指長時間求祖先神。

基本信息

基本解釋

向神求福:祈禱。祈福。祈年。

請求:祈請。祈求。祈望。敬祈照準。

姓。

1.

向神求福:祈禱。祈福。祈年。

2.

請求:祈請。祈求。祈望。敬祈照準。

3.

姓。

詳細解釋

(1)〈動〉向上天或神靈求福[pray]

祈,求福也。――東漢·許慎《說文》

掌六祈。――《周禮·大祝》

祭有祈焉。――《禮記·郊特牲》

(2)〈動〉請求;希望 [entreat;request;wish]

不祈土地。――《禮記·儒行》

以祈爾爵。――《詩·小雅·賓之初筵》

詞語:

祈場(向神祈禱的場所);祈祝(祈求祝福);祈死(祈求速死);祈克(祈求克敵);祈祉(祈求幸福);祈祓(祈神除災去穢);祈戰(祈求戰勝)

祈喜(求福);祈借(求借)

(3)〈形〉通“祁”。大[big]

如:祈寒(嚴寒)

(4)〈名〉假借為 “畿”。古稱天子直轄之地[capital]

例:《祈父》,刺宣王也。――《詩·小雅·祈父序》孔穎達《疏》:“當作畿字,今作圻。”

(5)〈名〉姓氏用字,詳見“祈姓”。

字源字形

祈[漢字] 祈[漢字]

字源演變:

祈[漢字] 祈[漢字]

字形對比:

祈[漢字] 祈[漢字]

異體字: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午集下】【示字部】祈 ·康熙筆畫:9 ·部外筆畫:4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渠希切,音旂。《說文》求福也。《書·召誥》祈天永命。《詩·小雅》以祈甘雨。

又《爾雅·釋言》叫也。《周禮·春官》大祝掌六祈,以同鬼神示。《注》祈,也,謂有災變,號呼告於神,以求福。,音叫。

又報也,告也。《詩·大雅》以祈黃耉。《疏》報養黃耉之老人,酌大斗而嘗之,以告黃耉將養之也。 亦作蘄。《荀子·儒效篇》跨天下而無蘄。

又通圻。《書·酒誥》圻父薄違。《詩·小雅》作祈父。《毛萇曰》祈折畿同。

又同祁。《書·君牙》冬祁寒。《禮·緇衣》作祈寒。

又《集韻》古委切,音詭。同䃽,祭山名。《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注》其祈沈以馬。

說文解字

【卷一】【示部】祈

求福也。從示斤聲。渠稀切〖注〗蘄。

說文解字注

(祈) 求福也。祈求雙聲。從示。斤聲。渠稀切。古音在十三部。音芹。此如旂字。古今音異。

常用詞語

【祈禱】qídǎo

[prayer,to pray,to say one's prayers] 〈動〉向神祝告求福

【祈福】qífú

[pray for blessings] 〈動〉向神禱告求福

【祈年】qínián

[pray for a year of abundance] 〈動〉向神靈祈求豐年

【祈請使】qíqǐngshǐ

[the envoy to pray for peace] 南宋向元朝政權求和的專使

例:祈請使詣北。――宋·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祈求】 qíqiú

〈動〉

(1)[pray]∶向[神] 懇求。例:他祈求上帝幫助

(2)[earnestly hope;pray for]∶謙卑地或下級對上級請求[某人] 做某事

例:~國王賜給他們土地

(3)[prayer] 祈禱所求的目的物;祈禱的目的

願上帝應允他們的~

【祈使句】qíshǐjù

[imperative sentence] 〈名〉表祈使語氣用來要求別人做什麼或不做什麼的句子

【祈願】qíyuàn

[wish] 〈動〉祈求滿足自己的願望,泛指懇切希望

例:他~親人早日團聚

方言集匯

粵語:kei4

客家話:[東莞腔] ki1 [台灣四縣腔] ki2 [客英字典] ki2 [海陸豐腔] ki2 [寶安腔] ki2 [陸豐腔] ki3 [梅州腔] ki2 [沙頭角腔] ki2 [客語拼音字彙] ki2

潮州話:ki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