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理想與精神追求

社會理想與精神追求

《社會理想與精神追求》是2009年9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雷洪、劉獻君。本書以實證調查方法及大樣本抽樣獲取的資料,從8個方面首次報告了中國公眾在現實的生活中所展現的民族精神狀態,並分別比較分析了不同性別、年齡、民族、宗教信仰、人群、地區的公眾所表現的民族精神的特點及差異性。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社會理想與精神追求:民族精神的實證研究》內容簡介: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一直閃耀著民族精神的崇高力量。一個時代現實的民族精神特徵,是這個時代中生活的人民的重要精神生態。在當代,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狀態如何呢?

作為研究者,《社會理想與精神追求:民族精神的實證研究》的作用是對公眾的報告;作為讀者,《社會理想與精神追求:民族精神的實證研究》則可作為自我精神的鏡子。《社會理想與精神追求:民族精神的實證研究》希望中國公眾更了解自己,並共同將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精神更加發揚光大。

圖書目錄

緒言

一、研究目的與調查內容

二、調查方法與調查對象

第一章 中國公眾體現的民族精神概況

一、公眾的國家觀與和平(戰爭)觀

二、公眾的民族觀

三、公眾的集體(個人)觀

四、公眾的責任、義務觀

五、公眾的人生觀與幸福觀

六、公眾的勞動觀與奮鬥觀

七、公眾的誠信觀與人際觀

八、公眾的社會發展觀

第二章 公眾國家觀與和平(戰爭)觀的差異分析

一、不同性別者的國家觀與和平(戰爭)觀比較

二、不同年齡者的國家觀與和平(戰爭)觀比較

三、不同民族者的國家觀與和平(戰爭)觀比較

四、不同宗教信仰者的國家觀與和平(戰爭)觀比較

五、不同人群的國家觀與和平(戰爭)觀比較

六、不同地區公眾的國家觀與和平(戰爭)觀比較

第三章 公眾民族觀的差異分析

一、不同性別者的民族觀比較

二、不同年齡者的民族觀比較

三、不同民族者的民族觀比較

四、不同宗教信仰者的民族觀比較

五、不同人群的民族觀比較

六、不同地區公眾的民族觀比較

第四章 公眾集體(個人)觀的差異分析

一、不同性別者的集體(個人)觀比較

二、不同年齡者的集體(個人)觀比較

三、不同民族者的集體(個人)觀比較

四、不同宗教信仰者的集體(個人)觀比較

五、不同人群的集體(個人)觀比較

六、不同地區公眾的集體(個人)觀比較

第五章 公眾責任、義務觀的差異分析

一、不同性別者的責任、義務觀比較

二、不同年齡者的責任、義務觀比較

三、不同民族者的責任、義務觀比較

四、不同宗教信仰者的責任、義務觀比較

五、不同人群的責任、義務觀比較

六、不同地區公眾的責任、義務觀比較

第六章 公眾人生觀與幸福觀的差異分析

一、不同性別者的人生觀與幸福觀比較

二、不同年齡者的人生觀與幸福觀比較

三、不同民族者的人生觀與幸福觀比較

四、不同宗教信仰者的人生觀與幸福觀比較

五、不同人群的人生觀與幸福觀比較

六、不同地區公眾的人生觀與幸福觀比較

第七章 公眾勞動觀與奮鬥觀的差異分析

一、不同性別者的勞動觀與奮鬥觀比較

二、不同年齡者的勞動觀與奮鬥觀比較

三、不同民族者的勞動觀與奮鬥觀比較

四、不同宗教信仰者的勞動觀與奮鬥觀比較

五、不同人群的勞動觀與奮鬥觀比較

六、不同地區公眾的勞動觀與奮鬥觀比較

第八章 公眾誠信觀與人際觀的差異分析

一、不同性別者的誠信觀與人際觀比較

二、不同年齡者的誠信觀與人際觀比較

三、不同民族者的誠信觀與人際觀比較

四、不同宗教信仰者的誠信觀與人際觀比較

五、不同人群的誠信觀與人際觀比較

六、不同地區公眾的誠信觀與人際觀比較

第九章 公眾社會發展觀的差異分析

一、不同性別者的社會發展觀比較

二、不同年齡者的社會發展觀比較

三、不同民族者的社會發展觀比較

四、不同宗教信仰者的社會發展觀比較

五、不同人群的社會發展觀比較

六、不同地區公眾的社會發展觀比較

後記

……

作者簡介

雷洪,男,1954年出生,湖北武漢人。現任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系主任;教育部社會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副主任、湖北省社會學學會副理事長、武漢市社會學學會副會長、湖北省人口學學會副會長。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問題、社會學中層理論。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及國家移民總局、福特基金等研究項目20餘項。在《中國社會科學》、《社會學研究》、《中國人口科學》、《人口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70餘篇。專著《社會問題——社會學的一個中層理論》獲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