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障[楊燕綏編著圖書]

社會保障

作者:楊燕綏
定價:32元
印次:1-1
ISBN:9787302262473
出版日期:2011.10.01
印刷日期:2011.09.23

社會保障是國家抵禦公民社會風險的制度體系,意在實現公民的安全。本書所述的社會保障是一種基於公平分配原則、國家理財戰略和政府主導責任實現的公民安全狀態,從基本理論、制度安排和制度實施三個角度,討論了中國社會保障制度設計和體系建設問題,力圖給讀者一個全面、深刻、實用的認識框架,讓他們認識生活中的社會風險、社會保障制度體系和公共服務系統。

目錄

第一篇基本原理

第1章社會保障概念 3

11何謂社會風險 3

12社會保障定義 5

121社會保障的原則和目標 5

122社會保障定義的五大要素 5

13社會保障內涵 7

131第一圈:政治民主是社會保障的動機 8

132第二圈:國家理財是實現社會保障目標的路徑 9

133第三圈:社會和諧是社會保障的目標 11

14社會保障指數 11

15社會保障外延 12

151社會保險計畫(socialinsurance) 13

152社會福利計畫(socialwelfare) 13

153社會救助計畫(socialassistance) 14

154社會補償計畫(socialcompensation) 14

155社會互助計畫(socialmutuality) 14

156職業福利計畫(occupationalwelfare) 15

157個人儲蓄計畫(individualsaving) 16

158慈善事業 16

159社會保障服務體系 16

1510社會保障法制體系 17

第2章福利思想發展 19

21福利思想與福利經濟學 19

211福利思想 19

212福利經濟學 22

22社會福利——經濟自由論 25

221從古典經濟自由主義到新自由主義 25

222供給學派(SupplySideSchool) 26

223拉弗曲線(LafferCurve) 27

23社會福利——國家干預論 28

231德國歷史學派 28

232新歷史學派(NeoGermanHistorySchool) 28

233凱恩斯主義 29

234羅斯福新政 30

235國家的社會保障責任 30

236福利國家的本質 31

24社會福利——第三條道路的選擇 32

241新劍橋增長模型(NeoCambridgeGrowthModel) 32

242政府市場關係的新思想 33

243第三條道路的理論 33

244多元社會保障體系及其結構設計 35

245窮人資產思想和實踐 35

246福利社會與福利世界 37

第3章社會保障歷史與發展 40

31克服貧困,早期社會保障是社會動盪的減震器 40

311英國《濟貧法》和社會扶貧項目(1601年) 40

312德國《雇員醫療保險法》和社會保險計畫(1883—1989年) 41

313美國《社會保障法》和社會保障體系(1935年) 42

314早期社會保障發展的原因 43

32改善生活,中期社會保障是社會發展的穩定器 44

321《貝弗里奇報告》的福利原則(1942年) 44

322《社會保障(最低標準)公約》的福利標準(1952年) 45

323福利國家的標桿:英國案例(1948年) 45

324社會主義的福利制度:蘇聯案例 46

325福利制度的另類模式:新加坡公積金 47

326福利國家現象分析 48

33民本治國,現代社會保障是社會進步的加速器 51

331智利《私營養老金法》和養老金市場(1980年) 52

332澳大利亞《超級年金法》和政府監管能力(1991年) 52

333職業年金和個人賬戶在歐洲的崛起 53

334社會變遷與個人賬戶 54

335福利社會的發展趨勢 56

336福利社會的國際通道 57

第4章社會保障制度 60

41社會保障覆蓋對象 60

411社會保障是公民權利 60

412社會保障當事人 61

42社會保障基本原則 61

421國家義務和公民權利原則 62

422政府責任和社會夥伴原則 62

423公平和效率相結合 63

424制度安排和國家理財 64

43社會保障需求分析 65

431生有所養 65

432勞有所得 66

433住有所居 66

434病有所醫 66

435傷有所療 66

436老殘有所養 66

44社會保障資金預算 67

441社會保障預算的基本原則 67

442社會保障預算管理 68

443政府的社會保障支出依法納入財政預算 68

45社會保障資金籌集 68

451社會保障資金籌集原則 69

452社會保障資金籌資方法 69

453社會保障資金籌資渠道 70

46社會保障資金管理 72

461何謂社會保障資金 72

462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 72

463現收現付和預先積累 73

464社會保障資金監督管理 74

47社會保障待遇支付 75

471何謂社會保障待遇 75

472待遇確定和繳費確定 75

473受益資格和待遇水平 76

第5章社會保障體系 79

51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目標 79

52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要素和操作流程 82

53政策工具適用及模式選擇 83

531生有所養的保障模式 84

532勞有所得的保障模式 84

533住有所居的保障模式 84

534病有所醫的保障模式 84

535老有所養的保障模式 85

54中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87

541中國社會保障體系的過去:城鄉共進初建體系 88

542中國社會保障體系的現狀:城鄉隔離亟待整合 89

543中國社會保障體系的未來:覆蓋全民、完善體系 90

55社會保障政策的績效評估 92

551社會保障政策績效評估的基本功能 92

552社會保障績效評估指標體系的框架 92

第二篇制度安排

第6章健康保障計畫 101

61健康風險和保障目標 101

611公民健康定義 101

612健康風險 102

613公民健康保障 103

614公民健康保障的基本原則 103

615公民健康保障的制度安排 103

62醫療衛生服務的制度安排 104

621公共衛生 104

622醫療服務 105

623藥物供應 105

624健康教育 105

63醫療保障的制度安排 106

631免費醫療 106

632醫療保險 107

633醫療救助 109

634合作醫療 109

64政策網路與公共治理 110

641政策網路 110

642利益相關人 111

643公共治理 114

65中國公民健康保障指數 115

651中國公民健康保障的制度安排 115

652中國公民健康保障指數 115

66公民健康保障的國際案例 116

661美國公民健康保障體系 116

662英國公民健康保障體系 116

663德國公民健康保障體系 118

664新加坡公民健康保障體系 118

第7章就業保障計畫 122

71就業風險和保障目標 122

711公民就業風險 122

712公民就業保障 123

72就業促進的制度安排 124

721積極就業政策 124

722中國就業促進的制度安排 124

73勞動契約的制度安排 127

731勞動契約 127

732集體協定 129

733社會合作協定 129

74職業安全的制度安排 130

741職業風險 130

742職業安全保護的制度體系 131

743工傷保險制度 133

75失業保險的制度安排 133

751失業保險基金的定義和功能 134

752失業保險基金的構成 134

753失業保險基金管理 134

754失業保險基金的支出範圍 135

755失業保險待遇支付 135

76就業保障的國際比較 137

761失業保險適用對象比較 137

762失業保險基金來源比較 138

763失業保險使用範圍比較 138

764失業保險金的給付條件比較 138

765失業保險金的給付水平比較 138

第8章住房保障計畫 142

81居住風險和保障目標 142

811何謂居住風險 142

812公民住房保障 142

813住房保障的戰略意義 143

814住房保障的原則和目標 144

815住房保障的制度體系 144

816中國住房保障制度的歷史沿革 145

82保障性住房的制度安排 146

821限價房的制度安排 146

822廉租房的制度安排 147

823公租房的制度安排 149

83住房融資促進的制度安排 149

831住房公積金 149

832購房貸款優惠 152

833購房補貼 152

834租房補貼 152

835舊房換保障 153

836土地換保障 154

84住房保障的國際案例 154

841新加坡住房保障計畫 154

842英國住房保障計畫 155

第9章養老保障計畫 162

91老年風險與保障目標 162

911老年風險 162

912人口學意義的老年風險 162

913養老保障模式 164

914養老保障要素和目標 164

92養老保障的基本理論 166

921養老資產 166

922財務生命周期 166

923養老規劃 166

924跨時均衡 167

925老齡人口紅利 168

93養老金及其制度安排 169

931社會統籌(socialpooling) 169

932個人賬戶(individualaccount) 172

933混合型制度安排 173

94養老基金治理結構 174

941何謂養老基金 174

942養老基金管理 174

943養老基金治理結構 175

944養老基金投資策略 177

945政府責任及其監督 177

95中國公民養老保障指數 178

951中國養老金的制度安排 178

952中國養老保障指數 180

96養老金制度改革及其國際經驗 180

961養老保障國際標準及評價指標 180

962全球養老金制度變革的發展趨勢 181

963養老金制度變革的典型案例 182

第10章基本生活保障計畫 190

101基本生活風險與保障目標 190

1011何謂公民基本生活風險 190

1012公民基本生活保障目標 191

102基本生活保障的基本理論 192

1021貧困引發的社會問題 192

1022消除貧困的理論創新 192

1023消除貧困的對策 193

103基本生活保障的制度安排 193

1031瞄準救助目標 193

1032設計救助制度 194

1033建立籌資機制 194

1034管理救助計畫 195

1035評估救助政策 195

104中國的基本生活保障體系 196

1041中國社會救助制度框架 196

1042中國賑災救濟制度安排 198

1043中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安排 199

1044中國慈善事業 200

1045社區服務體系建設 201

105基本生活保障的國際經驗 201

第三篇制度實施

第11章社會保障管理與服務 207

111社會保障公共服務 207

1111何謂公共服務 207

1112社會保障管理 208

1113社會保障服務 209

1114公共服務的生產和派送 210

1115何謂社會保障經辦機構 210

112社會保障管理體制 211

1121社會保障決策體制 211

1122社會保障執行體制 212

113社會保障運行機制 214

1131釐清業務環節 214

1132規範業務流程 215

1133建立公共服務外包機制 216

114社會保障組織機構 218

1141客戶至上的組織理念 219

1142格線化的組織體系 219

1143扁平化的組織結構 219

1144功能化的組織格局 220

1145多元化的用人制度 221

1146專業化的組織隊伍 221

1147管理和監督的組織能力 222

1148績效考評和指標體系 222

115社會保障信息系統 223

1151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的主要內容 223

1152社會保障號碼及其信息系統 224

1153公民社會保障卡及其信息系統 224

第12章社會保障基金管理 228

121社會保障基金概述 228

1211何謂社會保障基金 228

1212社會保障基金的種類 229

122社會保障基金的治理結構 230

1221社會保障基金的治理原則 230

1222社會保障基金受託人和治理結構 231

123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 233

1231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原則 233

1232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目標 233

1233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策略 234

1234投資管理人的職責 235

1235社會保障基金信息披露 236

124社會保障基金監督管理 237

1241社會保障基金監督的法律依據 238

1242社會保障基金監督主體 238

1243社會保障基金監督事項和措施 239

125中國社會保障基金管理 240

1251人口統計對社會保障基金的需求 240

1252完善產權規制和治理機制 240

1253培育社會保障基金受託人和投資市場 241

126國外社會保障基金管理 243

1261福利新政——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 243

1262部分國家的社會保障基金管理案例介紹 245

第13章社會保障法治建設 252

131社會保障法律科學 252

1311社會保障法的定義 252

1312社會保障立法原則 253

1313社會保障法的淵源和體系 254

1314社會保障法的功能 255

1315社會保障法律規範 256

1316社會保障法制 257

132社會保障法律制度 258

1321界定社會風險範疇 258

1322明確社會保障法律關係的主體 259

1323規範社會保障法律關係的內容 260

1324規範社會保障法律關係的客體 262

1325規範社會保障法律關係的產生、變更和消滅 263

1326完善社會保障法律責任制 265

133社會保障立法回顧 265

1331社會保障立法的啟蒙階段 265

1332社會保障立法的形成階段 265

1333社會保障立法的發展階段 267

1334社會保障立法的改革階段 267

134社會保障爭議處理 267

1341社會保障爭議的概念 267

1342訴權和訴權保護 268

1343處理社會保障爭議的方式 270

135中國社會保障立法 271

1351中國社會保障立法現狀及其特點 271

1352中國社會保障立法展望 272

1353中國社會保障爭議處理髮展趨勢 273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