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涅盤梵語nirva^n!a,巴利語nibba^na。又作泥洹、泥曰、涅盤那、涅隸盤那、抳縛南、匿縛喃。意譯作滅、寂滅、滅度、寂、無生。與擇滅、離系、解脫等詞同義。或作般涅盤(般,為梵語pari之音譯,完全之義,意譯作圓寂)、大般涅盤(大,即殊勝之意。又作大圓寂)。原來指吹滅,或表吹滅之狀態;其後轉指燃燒煩惱之火滅盡,完成悟智(即菩提)之境地。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為佛教終極之實踐目的,故表佛教之特徵而列為法印之一,稱‘涅盤寂靜’。佛教以外之教派雖亦有涅盤之說,然與佛教者迥異。佛教大乘、小乘對涅盤之解釋,異說紛紜。總約之,可大別如下:
(一)據部派佛教,涅盤即滅卻煩惱之狀態。其中復有有餘(依)涅盤與無餘(依)涅盤之分,前者是雖斷煩惱,然肉體(意即殘餘之依身,略稱‘余依’或‘余’)殘存之情形;後者是灰身滅智之狀態,即指一切歸於滅無之狀況。有部等主張涅盤乃一存在之實體,經量部等視涅盤為煩惱滅盡的狀態之假名,而其本身並無實體。
(二)中論等以實相為涅盤,實相又即為因緣所生法上之空性,故與生死世間無有區別。同時,南本涅盤經卷三指出涅盤具足如下八味,即常、恆、安、清淨、不老、不死、無垢、快樂,稱為涅盤八味。若以此配以涅盤四德,常、恆為常,安、快樂為樂,不老、不死為我,清淨、無垢為淨。唯識宗稱涅盤有四種,即本來自性清淨涅盤、有餘依涅盤、無餘依涅盤與無住處涅盤四種。其中之本來自性清淨涅盤,略稱本來清淨涅盤、性淨涅盤,謂一切事物之本來相即是真如寂滅之理體,乃指真如。無住處涅盤,即依於智慧,遠離煩惱、所知二障,不滯生死之迷界,且因大悲救濟眾生,故在迷界中活動,又不滯於涅盤之境地。大乘佛教之涅盤教說即以此為特色。
此外,地論宗、攝論宗謂涅盤分為性淨涅盤與方便淨涅盤(藉修道去除煩惱而得之涅盤)二種。天台宗則分為性淨涅盤、圓淨涅盤(相當於地論宗等之方便淨涅盤)與方便淨涅盤(佛以救渡眾生故,示現假身,緣盡而入涅盤。又作應化涅盤)等三涅盤。
(三)小乘之聲聞、緣覺入無餘涅盤,再回心轉向大乘之教,稱為無餘還生。同時,涅盤乃超離一切差別相狀者(有為之相),故又稱離相。淨土宗稱彌陀淨土為涅盤之城,亦稱無為涅盤界。
(四)出現此世為人的佛(特指釋尊),其肉體之死,稱涅盤、般涅盤、大般涅盤。入涅盤又稱入滅、薪盡火滅(薪喻佛身或機緣,火喻智慧或佛身)。涅盤原意指釋尊之成道,但今大抵皆作無餘依涅盤之意。刻繪釋尊入滅姿態之畫像或雕像,稱為涅盤像。舉行追慕釋尊之法會,稱涅盤會、涅盤忌、常樂會等。後世稱僧侶之死為圓寂、歸寂、示寂、入寂等。〔雜阿含經卷十八、北本涅盤經卷三十三、金光明最勝王經第一如來壽量品、大毗婆沙論卷二十八、卷三十三、卷三十四、俱舍論卷六〕
最著名的說法有鳳凰涅盤一說,即鳳凰死時會起火燃燒,而後會化為灰燼,並在灰燼中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