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帽特點
安全帽結構與零件功能
帽殼:承受打擊,使墜落物與人體隔開。帽箍:使安全帽保持在頭上一個確定的位置。
頂帶:分散衝擊力,保持帽殼的浮動,以便分散衝擊力。
後箍:頭箍的鎖緊裝置。
下顎帶:輔助保持安全帽的狀態和位置。
吸汗帶:吸汗。
緩衝墊:發生衝擊時,減少衝擊力。
佩戴高度:反映了前額到頭頂的高度差,大了干涉眼睛、耳朵及佩戴物。小了安全帽的帽箍脫離額頭部分。繫緊部分形不成封閉,不能保證在頭上具有一定狀態和位置。
垂直間距:反映了帽殼內部與頭頂之間的間隙。太小則通風不暢,太大則帽殼重心上升,導致安全帽在頭上不穩定。
水平間距:在衝擊存在側向力時,提供緩衝空間。同時也是散熱通道。
承壓原理
安全帽能承受壓力主要是用了三種原理:
1.緩衝減震作用:帽殼與帽襯之間有25~50mm的間隙,當物體打擊安全帽時,帽殼不因受力變形而直接影響到頭頂部。
2.分散應力作用:帽殼為橢圓形或半球形,表面光滑,當物體墜落在帽殼上時,物體不能停留立即滑落;而且帽殼受打擊點的承受的力向周圍傳遞,通過帽襯緩衝減少的力可達2/3以上,其餘的力經帽襯的整個面積傳遞給人的頭蓋骨,這樣就把著力點變成了著力面,從而避免了衝擊力在帽殼上某點應力集中,減少了單位面積受力。
3.生物力學:國標中規定安全帽必須能吸收4900N。這是因為生物學試驗,人體頸椎在受力時最大的限值,超過此限值頸椎就會受到傷害,輕者引起癱瘓,重者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