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外因火災

礦井外因火災

外因火災(exogenous fire;external fire)是由於外來熱源(如明火、放炮、沼氣煤塵爆炸、機電設備運轉不良、機械摩擦、電流短路等)造成的火災。它可發生在礦井任何地點,但多發生在井口樓、井筒、機電硐室、火藥庫及安有機電設備的巷道或工作面內。

外因火災及其預防

發生火災條件

必要條件:有充足的可燃物;有助燃物存在。凡是能支持和幫助燃燒的物質都是助燃物。常見的助燃物是含一定氧濃度的空氣。具有一定溫度和能量的火源。

充分條件:燃燒的三個必要條件同時存在,相互作用;可燃物的溫度達到燃點,生成熱量大於散發熱量。

煤礦常見的外因火源主要有以下幾種

電能熱源 電(纜)流短路或導體過熱;電弧電火花;烘烤(燈泡取暖);靜電等。表10-2-1為我國部分電氣火災發火原因統計表。

摩擦熱 如膠帶與滾筒摩擦、膠帶與碎煤摩擦以及採掘機械截齒與砂岩摩擦等。

電氣火災發火原因統計表

發火原因 次數 占總數%
變壓器油 2 4.25
燈泡取暖 3 6.38
油浸起動電阻器 1 2.12
電力電容器 1 2.12
鎧裝電纜短路 1 2.12
橡膠電纜短路 39 83.98
合計 47 100

放明炮、糊炮、裝藥密度過大或過小、鑽孔內有水、炸藥受潮以及封孔炮泥長度不夠或用可燃物(如煤粉、炸藥包裝紙等)代替炮泥等違反爆破操作規程的操作都有可能發生爆燃。放炮引起瓦斯燃燒或爆炸的例子在我國時有發生。

液壓聯軸器噴油著火引燃周圍可燃物,釀成多起火災。

明火(高溫焊碴、吸菸),明火也是產生外因火災的重要原因之一。明火主要產生於加熱器、噴燈、焊接和切割作業,菸頭也時有釀成火災的可能。

外因火災的預防

1、我國的消防方針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規定,消防工作實行“預防為主,消防結合”的方針。所謂預防為主,即是在消防工作中堅持重在預防的指導思想,在設計、生產和日常管理工作中應嚴格遵守有關防火的規定,把防火放在首位。消防結合,即是在預防的同時積極做好滅火的物質和技術準備。

2、防火對策

礦井火災的防治可以採取下列三個對策:3E對策

1)技術(Engineering)對策

技術對策是防止火災發生的關鍵對策。它要求從工程設計開始,在生產和管理的各個環節中,針對火災產生的條件,制定切實可行的技術措施。技術對策可分為:

(1)災前對策,災前對策的主要目標是破壞燃燒的充要條件,防止起火;其次是防止已發生的火災擴大。

(A)防止起火,主要對策有:① 確定發火危險區-潛在火源和可燃物共同存在的地方,加強明火與潛在高溫熱源的控制與管理,防止火源產生。② 消除燃燒的物質基礎。井下儘量不用或少用可燃材料,採用不燃或阻燃材料和設備,例如使用阻燃風筒、阻燃膠帶,支架非木質化。③ 防止火源與可燃物接觸和作用。在潛在高溫熱源與可燃物間留有一定的安全距離。④ 安裝可靠的保護設施,防止潛在熱源轉化為顯熱源。例如,變電所安裝過電流保護裝置,防止電纜短路。

(B)防止火災擴大,①有潛在高溫熱源的前後10m範圍內應使用不燃支架。②劃分火源危險區,在危險區的兩端設防火門;礦井有反風裝置,採區有局部反風系統。③在有發火危險的地方,設定報警、消防裝置和設施。④在發火危險區內設避難硐室。

(2)災後對策 主要有:①報警。採集處於萌芽狀態的火災信息,發出報警。②控制。利用已有設施控制火勢發展,使非災區與災區隔離。③滅火。迅速採取有效措施滅火。④避難。使災區受威協的人員儘快選擇安全路線逃離災區,或撤至災區內預設的避難硐室等待救援。

2)教育(Education)對策 教育對策包括知識、技術和態度教育三個方面。

3)管理(法制(Enforcement))對策,制定各種規程、規範和標準,且強制性執行。

這三種對策簡稱“三E”對策。前兩者是防火的基礎,後者是防火的保證。如果片面的強調某一對策都不能收到滿意的效果。

預防外因火災的技術措施

一是防止火源產生;

二是防止已發生的火災事故擴大,以儘量減少火災損失

防止火災產生

1、防止失控的高溫熱源產生和存在。按《煤礦安全規程》及其執行說明要求嚴格對高溫熱源、明火和潛在的火源進行管理。

2、儘量不用或少用可燃材料,不得不用時應與潛在熱源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3、防止產生機電火災。

4、防止摩擦引燃(1)防止膠帶摩擦起火。膠帶輸送機應具有可靠的防打滑、防跑偏、超負荷保護和軸承溫升控制等綜合保護系統;(2)防止摩擦引燃瓦斯。

5、防止高溫熱源和火花與可燃物相互作用。

防止火災蔓延的措施

1、在適當的位置建造防火門,防止火災事故擴大。

2、每個礦井地面和井下都必須設立消防材料庫。

3、每一礦井必須在地面設定消防水池,在井下設定消防管路系統。

4、主要通風機必須具有反風系統或設備,反風設施,並保持其狀態良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