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藥部位
根。
性味
味甘、淡,性平。
歸經
入脾、肺、膀胱經。《廣西中藥志》
功效
熱利濕,通竅活血。
主治
肺燥咳嗽,胃痛,腹痛,泄瀉,淋證,疝氣,跌打損傷,耳鳴耳聾。
相關配伍
1、治痔瘡,磨盤根150g。水煎濃,服一茶杯許,余藥乘熱熏肛門,候溫則洗,每日熏五六次。(《陸川本草》)
2、治睪丸炎,磨盤草根30g,青皮鴨蛋1個。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3、治尿路感染,磨盤草根10-15g。水煎服。(《廣西本草選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熏洗。
使用注意
孕婦慎用。
炮製
採集加工:4月採挖,洗淨,切片曬乾。
形態特徵
一年生或多年生直立的亞灌木狀草本,高1-2.5m。分枝多,全株均被灰色短柔毛。葉互生;葉柄長2-4cm,被灰色短柔毛和絲狀長柔毛;托葉鑽形,外彎;葉卵圓形或近圓形,長3-9cm,寬2.5-7cm,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心形,兩面均被星狀柔毛;邊緣具不規則鋸齒。花單生於葉腋,花梗長達4cm,近頂端具節,被灰色星狀柔毛;花萼盤狀,綠色,直徑6-10mm,密被灰色柔毛,裂片5,寬卵形,先端短尖;花黃色,直徑2-2.5cm,花瓣5,長7-8mm;雄蕊柱被星狀硬毛;心皮15-20,成輪狀,花柱5,柱頭頭狀。果為倒圓形似磨盤,直徑約1.5cm,黑色,分果爿15-20,先端截形,具短芒,被星狀長硬毛。種子腎形,被星狀疏柔毛。花期7-10月,果期10-12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800m以下的地帶,如平原、海邊、砂地、曠野、山坡、河谷及路旁。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鑑別
藥材性狀:本品呈圓錐形,粗大,長達15cm,徑約2cm,有分枝,表面土黃色,皮孔橫列,支根痕呈點狀突起。質韌,斷面白色,纖維性,皮部較厚,與木部易於分離,氣微。
相關論述
1、《廣西中藥志》:“清熱,祛濕,通竅,涼血。治五癆七傷,肺燥咳嗽。”
2、《廣西本草選編》:“清熱利尿。主治尿路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