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名由來
由於周邊的石坑村、大廟山、東城山、馬山等村莊出產石磨到本村來賣,逐步將村中廟後至廟西的街道發展成買賣石磨等石器的市場,即現在的磨市街,磨市村的村名由此而來。
政區人口
1983年起,又在即墨一中東側建立了磨市新村,往東延伸至青年路,與塔元村一路之隔。磨市新村北側自即墨一中至南關橋段兩側除墨河印染廠外全是磨市村工廠企業,村兩委辦公室設在文化路中部路南村企業大院內,距環秀街道辦事處辦公大樓約二公里。
全村共有306戶,男性493人,女性597人,均為漢族,初、王、李三性居多。
全村共有土地22公頃,居民用地10.7公頃,企業用地8公頃。民宅區道路3.3公頃。
經濟發展
1949年建國前的磨市村,緊貼墨水河沙灘大集,大部分村民以農保糧,以商保證日常開銷,少數村民靠小本經營為生。1953年國家實行統購統銷後,大集市場逐步萎縮。在此情況下,1968年大隊在原有的四個生產小隊的副業基礎上,統一組織成立起五金加工廠、花邊加工組、建築施工隊、窯廠等集體副業。以鈑金加工廠為主,發展到即墨船舶配件廠、環保設備廠、塑膠廠、塑膠機械廠、電熱設備廠、德林電器廠,1999年又建立農貿市場。原有花邊組、窯廠的人員大部分都轉到了這些工廠加工,建築施工隊轉成了為村建廠房和為村民建房的建築隊。經濟實力日漸增強,公共積累不斷壯大。1970年後,由於工業的發展迅速,原有廠房已承受不下這些廠的套用。工業曾二次遷移,第一次是1971年由現在的王志坤房遷至現在村民自建的老村副業大院;第二次是1986年1月由副業大院(除塑膠五廠外)都遷到了現在的文化路工業大院, 山東省即墨縣磨市工業公司。1998年,該公司轉型為東豪集團。2002年該集團由於種種原因實行了改制,將動產通過評估賣給私人經營,不動產(廠房)由村管理,村兩委也由老村委遷至企業大院辦公樓。
水利建設
從1971年7月1日命名“七一”平塘開始(現孫家官莊屋後,湘江二路處)至1979年,共建造的水利設施:共濟橋東墨水河沙灘南北向截水溝一道,溝深約4米、寬4米,全部由村民自打石料砌好,再用自製水泥板封好,截水溝南留有井口一處備抽水用,河水上漲時將井口封好。再由由郭集崖下的河道開始向東挖至大壩處的截水溝一條,砌好全封閉,緊靠此溝的南側打大機井一口,深約10米,用水泥板封存留一井口以備抽水。寺後大機井一口,機井向北挖至張家灣處的截水溝一條。同時在花園灣挖大機井一口,其結構與共濟橋東河底截水溝一樣建造,所用材料都是村民從莊頭村、河南村的兩嶺等打石頭堆砌的。大機井是自製的大水泥板砌的,一中門前東側建揚水站母井一口,並建機房一處(現文化路與磨市街十字路口處)。再由母井至東嶺下直徑40厘米的自製水泥管,母井南至孫家官莊、王家官莊屋後以北,寺後片至現在的新村區等全部上下水管,管道總廠約12000餘米,灌溉土地463畝,其中一隊113畝、二隊100畝、三隊138畝、四隊112畝,全大隊實現水利化,直至1998年農業生產隊停止。
社會事業
文化教育
1950年成立磨市國小,人學率只有20%,同時成立民校,辦起了速成識字班,開展掃除文盲運動。1969年普及七年制教育制,國小入學率100%,2002年在校學生,其中小學生78名,國中生56名,高中及中專生15名,大專生10名。至新中國成立累計有大專生36名。1978名設幼稚園一所,教師四間,教師兩名,入園兒童50餘名,入園率100%。
文體,有老年活動室兩處,檯球一套,麻將桌3張,各種圖書2000餘冊,還有跑步機等健身器材以及象棋、撲克、報紙等。
衛生,1984年開始,家家吃上自來水,新老村的大街小巷全部硬化、綠化、美化,有專職保潔員每天清掃街道、生活垃圾,糞便日產日清,此良好習慣延續至今。
計畫生育
組織完善,措施完善,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成為該村的新風尚。
村莊建設
建國初期的磨市村,多為土牆草批結構房屋。1972年後,該村經濟實力日漸增強,村民的經濟收入逐步好了起來,房屋多以磚、土、石料加水泥建設成的玻璃門窗房。
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的發展,1983年開始在即墨一中東側建立了磨市新村,1994年發展到現在的二層居民樓,樓的結構全由鋼筋、水泥、磚、塑鋼鋁合金門窗建成。污水管道、自來水、照明等設施配套齊全,達到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小康水平的要求。
2007年又建成五層較高檔的居民樓四個樓座,居住面積12000平方米,出庫、儲藏室、閣樓計1300餘平方米。現已於8月28日,交於村民居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