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拽

每年端午節過後,莊稼逐漸成熟,就到了吃"碾拽"的時節。 --這叫"新麻麥",還不是碾拽。 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村生活逐步改善,家家戶戶漸有餘糧,碾拽就成了鮮物,只為"嘗新"。

簡介

碾拽是縣境內農村民眾用尚未完全成熟的青稞或小麥為原料製成的一種食品。漢族民眾叫"碾拽",少數民族則稱"面抓"。

特點

每年端午節過後,莊稼逐漸成熟,就到了吃"碾拽"的時節。村裡的大姑娘、小媳婦們手持剪刀,帶著簸箕、竹篩或背簍進入田間,挑最飽滿的青稞或小麥青穗剪下來,30-50棵為一把,用馬蓮葉子紮緊,湊夠估計一家人夠吃的捆數帶回家去。在鍋中加入適量清水,上置籠屜,放入青穗,扣上籠蓋,用圍巾布捂嚴,然後一頓急火猛攻,不過十幾分鐘,揭去籠蓋,便清香四溢。透過茫茫霧氣,將蒸熟的穗捆拿出來,一把接一把地趁熱在簸箕中揉搓,一粒粒青麥便脫殼而出,然後用簸箕簸去麥粒衣殼,留下來的就是亮晶晶如玉似珠的麥粒,令人饞涎欲滴。此時,已守候在旁邊的孩子們,搶著大把大把地朝嘴裡灌。--這叫"新麻麥",還不是碾拽。
碾拽的製作方法是:把新麻麥拿到水磨房,添入磨斗,從磨斗進入磨眼的麻麥先被磨扇搓碾成膠狀,然後藉助於磨扇鏇轉時的離心力沿磨溝被搓成麻繩狀向磨扇外沿鏇出,散落在磨盤下方的地板上,其形狀似搓斷的麻繩,故名碾拽。碾拽一般用傳統手推石磨製做而成,也可用水磨碾制。水磨轉速較快,拉出的碾轉拽較粗易折,而用手推石磨製成的則粗細適中,柔韌細長。
碾拽拉回家,每人盛上一碗,拌上油辣子,調上醋、香菜、青蒜末等佐料,吃起來清香可口,味道極佳。若有一次吃不完的碾拽,可在簸箕或竹篩中攤開,拿到陽光下曬乾,用開水煮熬成碾拽湯喝。--在境內民間,有碾拽湯治療消化不良一說。
農曆五月正是莊稼青黃不接之時,碾拽成為應急食物。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村生活逐步改善,家家戶戶漸有餘糧,碾拽就成了鮮物,只為"嘗新"。一些居住在城市附近且有經濟頭腦的農村婦女,把做好的碾拽帶到城裡,在大街小巷擺攤出售,既為城裡人"嘗新",又增加了家庭收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