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效應

“沒來!”張三大叫。 “怎么沒來呢?”老師又問。 “報告老師,這個問題我不會回答。

物理效應中指高壓下的亞空間碰撞反應.

產生條件:
1.高壓環境
2.亞空間指數為2000以上.
3.冷效應異常.

生活中的碰撞效應

有人在《幽默心理新說》中提出的這樣一個幽默理論:幽默來自無傷害性的碰撞。換言之,幽默是碰撞效應致成的。一個穿著時髦的小伙子被香蕉皮摔倒,大家都會笑——年輕與摔跤碰撞了。一個豁子嘴說話漏風,對另一個低頭學他“漏風”的人大光其火,待那人抬起頭來,二人大笑——他倆都是豁嘴。這是兩個豁嘴巧合的碰撞。《讀者》2003年第2期有個幽默,是絕好的碰撞效應的例子,我們一起來看看:
《法律課上的一次搞笑點名》
大二的時候,上法律課。我們法律老師有個癖好,喜歡提問,提問之前必高聲重複一遍問題。有一次正在上《民法通則》,突然老師又提高聲音開始提問,所有同學都恐懼地盯著老師,惟恐被喊到,因為老師以提問來代替點名,所以是看著名冊提問的,所以大家都不必低下頭。
“1班25號!”老師點道。
一片沉默(張三正在發獃)……
“25號……張三!來了沒有?”老師重複道,刷!整個教室的人都看著張三。
“沒來!”張三大叫。全班人都愣了!不過很快又開始佩服張三的勇氣了。
“怎么沒來呢?”老師又問。
“他病了!”張三無奈,只得撒謊,全班一陣哄堂大笑。
“你是他宿舍的嗎?”對於莫名其妙的笑,老師也被搞糊塗了。
“是的。”面對老師的盤問,張三臉都綠了。
“太不像話了,回去告訴他,讓他下午到辦公室來找我!”全班同學又是一場大笑。
“啊?!好。”張三頭皮都開始發麻了,下午找誰替我去挨罵呢?就李四吧,唉,又得請那小子吃一頓了。
張三正在為逃過一個問題而慶幸,老師又補充道:“那這個問題你替他回答吧?”
“啊!?”張三極不情願地站起來,鬱悶之情可想而知,教室里已經有人笑痛肚子了。
“老師,能不能重複一下您問的問題?”
“啊!!這個問題我已經重複了三遍了,你怎么上課的?”
“不好意思,我沒聽清!”張三額頭上已經有汗珠了。
“那好,我再重複一遍……”
“報告老師,這個問題我不會回答。”張三想反正是一死,何必死得那么窩囊呢?於是理直氣壯起來。
“那好,下午2:00和張三一起到我辦公室來!”所有同學都笑到噴血。
從此,法律課無一人敢說某某沒來。
你看,“真張三”與他說的“病張三”沒來,碰撞了;法律老師叫了“真張三”又讓“病張三”去他辦公室,是第二次碰撞;“病張三”未到,應讓李四回答,但法律老師偏偏又讓“真張三”回答,第三次撞;“真張三”回答不出來,法律老師令他與“病張三”同去辦公室,第四次碰撞。這四次碰撞,能不使全班同學笑得“噴血”嗎?
還有這么一個簡單的笑話:某軍訓教官對學生們說:“今天發槍,每人一枝——”學生熱烈鼓掌,“——是不可能的。”學生泄氣。“兩個人一枝——”學生興奮,“也是不可能的”,學生絕望。“就三個人一枝吧!”學生高興得又鼓起掌來。“不過是木頭槍。”學生們氣昏了。
這裡也是碰撞效應起作用:先是“每人一枝”的期望與“不可能的”現實的碰撞,二是“兩人一枝”的絕望與“不可能的”現實的碰撞,三是 “三人一枝”真槍的期望與“木頭槍”現實的碰撞,這三個碰撞把學生的情緒擺弄出現6個起伏:高潮-失落-興奮-絕望-再興奮-泄氣。
當然,只有無傷害性的碰撞效應才幽默。有這樣一個例子:一個光頭學生坐在操場開會,恰好一麻雀從天上飛過,拉的鳥糞正好落在光頭上,同學們一定大笑。但如果是旁邊有人擲鉛球,角度偏了,把鉛球扔在光頭上,就沒有。任何人會笑,大家都要去搶救他。因為這個碰撞傷害太大了。
巧妙地掌握碰撞效應,設計無傷害性的碰撞,是漫畫、笑話、相聲、幽默、小品的創作基本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