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950年12月26日,美國陸軍副參謀長馬修·李奇微飛抵韓國大邱,出任第八集團軍司令,並得到麥克阿瑟授權,統一指揮侵朝的另一主力第十軍。李奇微上任伊始即提出“一旦實力允許,立即恢復進攻”,著手了解參戰中朝軍實力,整頓在志願軍進攻下瀕臨崩潰的美軍士氣。中朝軍於1950年12月31日—1951年1月8日發起第三次戰役,聯合國軍主動退出漢城,在三七線附近站穩腳跟並加強了防禦。1951年1月25日,李奇微下令發起“霹靂作戰”,聯合國軍再次全線北進。29日,正在修整中的中朝軍發起第四次戰役,西線以38軍、50軍於漢江南岸頑強阻擊,東線則放聯合國軍北進後擬以39軍、40軍、42軍、66軍分割殲滅之。這種部署使東線聯合國軍以快於西線的速度一路向橫城和砥平里地區推進,戰機凸顯,彭德懷遂組織東線各軍發動橫城反擊戰,迫使東線的聯合國軍全線後退, 但戰線上有一個點卻始終原地未動,這就是美國陸軍第2師23團、法國營及配屬隊支撐的聯合國軍前哨陣地:砥平里。簡介
砥平里戰役發生於1951年2月13日至2月16日,位置在京畿道楊平郡砥平里。主要是防守的美軍第2步兵師(2nd Infantry Division)23團與進攻的中國人民志願軍5個師在作戰,結果是中國人民志願軍被迫撤退。在3天的作戰中,“聯合國軍”倚仗其武器裝備上的優勢,以猛烈的地空支援火力堅守,西方統計戰鬥結果,志願軍4個主力師強攻2晝夜,全被打殘,傷亡超過1萬5千人,而美軍傷亡才幾百人。戰鬥到後期,美軍竟敢突出包圍圈,反擊傷亡慘重,兵無鬥志,匆忙後撤的志願軍。據美軍統計,志願軍沒來得及帶走或掩埋的戰場遺屍就有4千多具。
影響
此次戰役對雙方的作戰戰術產生了很深遠的影響。這次戰鬥發生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的第四次戰役中,儘管規模不是很大,可是它直接改變了之後韓戰中以美軍為首的所謂“聯合國軍”對待中朝聯軍發起進攻後的防禦戰術。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這次中等規模的砥平里攻堅戰直接導致了最後韓戰中志願軍運動戰時期的結束和固定防禦戰時期的來臨。
本次作戰,志願軍使用了傳統的圍點阻援戰術,特點就是在包圍據點的同時阻擊援軍,但該戰術並非百分之百奏效,例如榆林戰役和四平戰役都遭到失敗,失敗的時候無一例外,都是援軍擋不住,城也攻不下。對於缺乏重火力和裝甲部隊的中國軍隊,攻城不是容易的事情。
戰鬥序列
聯合國軍:步兵23團(隸屬2師)
團屬坦克中隊
法軍步兵營(此戰受23團指揮)
第37野戰炮(105mm)營(隸屬2師)
第503野戰炮(155mm)營B炮隊(隸屬2師)
第82高射炮營B炮隊(隸屬2師)
第2工兵營B中隊
聯合國軍外圍增援部隊:
美軍騎1師第5團團級戰鬥隊(3個步兵營,2個野炮營,2個坦克連和1個工兵連組成)
英軍第27旅
韓軍第6師
中國人民志願軍:
343團(隸屬39軍.115師)
344團(隸屬39軍.115師)
356團(隸屬40軍.119師)
357團(隸屬40軍.119師)
359團(隸屬40軍.120師,此戰受119師指揮)
375團(隸屬42軍.125師,此戰受119師指揮)
376團(隸屬126師,126師隸屬42軍,此戰受39軍指揮)
377團(隸屬126師,126師隸屬42軍,此戰受39軍指揮)
志願軍打援部隊:
116師(隸屬39軍)
126師一部(隸屬39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