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仁[中藥]

砂仁[中藥]
砂仁[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砂仁,中藥名。為姜科植物陽春砂、綠殼砂或海南砂的乾燥成熟果實。夏、秋二季果實成熟時採收,曬乾或低溫乾燥。

入藥部位

植物的乾燥成熟果實。

性 味

味辛,性溫。

歸 經

脾、胃、腎經。

功 能

有化濕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的功效。

主 治

用於濕濁中阻,脘痞不飢,脾胃虛寒,嘔吐泄瀉,妊娠惡阻,胎動不安。

相關配伍

1、《景岳全書》:與木香、枳實同用,治療脾胃氣滯者,如香砂枳術丸。

2、《和劑局方》:配健脾益氣之黨參、白朮、茯苓等,可用於脾氣虛、痰阻氣滯之證,如香砂六君子湯。

3、《古今醫統》:與人參、白朮、熟地等配伍,以益氣養血安胎,可用於氣血不足,胎動不安者,如泰山磐石散。

用法用量

3~6g,後下。

禁 忌

陰虛血燥者慎用。

炮製方法

除去雜質。用時搗碎。

生理特性

1、陽春砂、綠殼砂呈橢圓形或卵圓形,有不明顯的三棱,長1.5~50px,直徑1~37.5px。表面棕褐色,密生刺狀突起,頂端有花被殘基,基部常有果梗。果皮薄而軟。種子集結成團,具三鈍棱,中有白色隔膜,將種子團分成3瓣,每瓣有種子5~26粒。種子為不規則多面體,直徑2~3mm;表面棕紅色或暗褐色,有細皺紋,外被淡棕色膜質假種皮;質硬,胚乳灰白色。氣芳香而濃烈,味辛涼、微苦。

2、海南砂呈長橢圓形或卵圓形,有明顯的三棱,長1.5~50px,直徑0.8~30px。表面被片狀、分枝的軟刺,基部具果梗痕。果皮厚而硬。種子團較小,每瓣有種子3~24粒;種子直徑1.5~2mm。氣味稍淡。

產 地

主產於廣東、廣西、雲南、海南等地。

相關論述

1、《珍珠囊》:治脾胃氣結治不散。

2、《日華子本草》:治一切氣,霍亂轉筋,心腹痛。

3、《本草經疏》:氣味辛溫而芬芳,香氣入脾,辛能潤腎,故為開脾胃之要藥,和中氣之正品,若兼腎虛,氣不歸元,非此為嚮導不濟。若咳嗽多緣肺熱,則此藥不套用矣。

4、《本草匯言》:溫中和氣之藥也。若上焦之氣梗逆而不下,下焦之氣抑遏而不上,中焦之氣凝聚而不舒,用砂仁治之,奏效最捷。然古方多用以安胎何也?蓋氣結則痛,氣逆則胎動不安,此藥辛香而散,溫而不烈,利而不削,和而不爭,通暢三焦,溫行六腑,暖肺醒脾,養胃養腎,舒達肝膽不順不平之氣,所以善安胎也。

5、《玉揪藥解》:和中調氣,行郁消滯,降胃陰而下食,達脾陰而化谷,嘔吐與泄瀉皆良,咳嗽與痰飲俱妙。善療噎膈,能安胎妊,調上焦之酸腐,利下氣之穢濁。清升濁降,全賴中氣,中氣非旺,則樞軸不轉,脾陷謂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