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蕊[中藥]

石蕊[中藥]

石蕊,中藥名。為石蕊科植物鹿蕊(L.) Weber的枝狀體。分布於東北及內蒙古、陝西、福建、台灣、湖北、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地。具有清熱,潤燥,涼肝,化痰,利濕之功效。用於煩熱不安,咽燥痰結,目昏翳障,熱淋,黃疸。

別名

石濡、石芥、雲茶、蒙頂茶、石蕊花、石雲茶、雲芝茶、蒙山茶、蒙陰茶、酶苔、石花、刀傷藥。

入藥部位

枝狀體。

性味

歸甘、澀,性涼。

歸經

歸心、肝經。

功效

清熱,潤燥,涼肝,化痰,利濕。

主治

用於煩熱不安,咽燥痰結,目昏翳障,熱淋,黃疸。

相關配伍

1、治心熱煩悶:用石蕊花五錢,以蓮子十五粒。煎湯泡服。

2、治肝熱眼目昏障:用石蕊花三錢,以木賊、薄荷各二錢。煎湯泡服。

3、治脾熱口瘡:用石蕊花三錢,以川黃連六分。煎湯泡服。(1-3方出自《本草匯言》引《朱蘊齋醫集》)

4、治咳血,吐血:石花30-60g,煨水服。

5、治風濕痛:石花30g,煨水服。

6、治刀傷:石花研末,外敷傷處。(4-6方出自《貴州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沸水泡,9-15g。

使用注意

不可煎飲,止宜咀嚼及浸湯啜,清涼有味。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採收,采後去雜質,洗淨,曬乾。

形態特性

鹿蕊又名:鹿石蕊、地蓬草、匙石蕊、細石蕊。初生地衣體早期即消失。果柄(子器柄)主軸明顯,為不等長多叉假軸型分枝,枝腋間有近圓形小穿孔,枝頂端呈茶褐色,常向同一方向傾斜或下垂;分枝圓柱,粗壯,中空,高3-12cm或過之,粗1-3mm,表面呈灰色或深灰綠色,生長在光照強處,常變成污黑色,無光澤。果柄無皮層;外髓層粗糙,其間分散有藻細胞;內髓層軟骨質,果柄近基部呈污黑色,具顆粒狀疣突。子囊盤呈褐色,小型,頂生於果柄上。分生孢子器呈黑褐色,卵圓形,含無色粘液,生於果柄小枝的頂端。

生長環境

多生於岩石表面的細土層上,且多在高山帶。分布於東北及內蒙古、陝西、福建、台灣、湖北、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地。

藥材性狀

地衣體子器柄圓柱形,長5-10cm,具不等長多叉分枝,表面灰白色,粗糙,枝腋有小穿孔。子器頂生,半球形,暗褐色或黑褐色,乾時脆硬,濕時柔軟。

相關論述

《貴州草藥》:“清熱除濕,涼血止血。”

附註

共同入藥者尚有:1、粉桿紅石蕊Cladonia bacillaris(Ach.)Nyl.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陝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雲南、西藏等地。2、紅頭石蕊 Cladonia fioerkeana(Fr.)Flk分布於吉林、內蒙古、陝西、新疆等地。3、粉杯紅石蕊 Cladonia peurota(Flk.)Schaer.分布於內蒙古、安徽、浙江、福建、貴州、雲南、西藏等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