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市華僑醫院

石獅市華僑醫院始建於1956年11月1日,前身為石獅聯合醫院,1958年9月更名為石獅醫院,1990年3月升格為石獅市醫院。 2003年以來,11280平方米的綜合大樓,2750平方米的傳染病房樓,8500平方米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相繼落成,使醫院的綜合服務水平和醫療環境再上新台階。 石獅市華僑醫院經歷了50年的風風雨雨,豐企實業我院現已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保健,急救為一體的二級甲等醫院。

基本信息

石獅市華僑醫院始建於1956年11月1日,前身為石獅聯合醫院,1958年9月更名為石獅醫院,1990年3月升格為石獅市醫院。1992年4月,在旅菲僑胞吳子文先生多方聯繫下,由愛國華僑黃光坦家族和王愛友先生共同捐資1700萬元人民幣在石獅市香江路興建新院,1998年4月8日落成並搬遷。 是目前石獅最好的醫院之一。
1998年搬遷以來,醫院服務功能快速擴展,相繼新建了“120”急救中心,骨科病區,內三科病區,腦外科病區,五官科病區,康復科病區,ICU病區,病理科,體檢科,血透室,高壓氧室,潔淨手術部,核磁共核室等科室。2003年以來,11280平方米的綜合大樓,2750平方米的傳染病房樓,8500平方米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相繼落成,使醫院的綜合服務水平和醫療環境再上新台階。2005年門診人數突破34萬人次,比97年的12萬人次增長183%;住院人數30047人次,比97年6878人次增長336%;手術人數3165人次,比97年1509人次增長109%;床位由97年的202張發展到如今的500張,全院的業務總量和各項醫療指標排在全省同級醫院前茅。
石獅市華僑醫院占地63畝,建築面積39215平方米,職工總數532人(正式職工392人),高級職稱人員52人,主治醫師74人,現有臨床科室14個,醫技科室15個。擁有大型高端儀器設備227餘台(件),總價值4500萬元,其中核磁共振,彩色都卜勒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電子胃鏡及全院的計算機信息管理網路在全省同級醫院居於領先水平。醫院注重對外交流和人才隊伍建設,減壓閥先後與北京安貞醫院,首都北京兒童科學研究所,省立醫院,省附屬一院,省附屬二院,泉州第一醫院,福州二院等建立業務協作。近五年派往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廣州及本省三甲醫院進修88人次,開展學術講座200多場次,發表學術論文103篇;其中國家級期刊42篇,省級刊物61篇。
石獅市華僑醫院始終把提高醫療質量工作作為頭等大事來抓。2004年在泉州市衛生局對全市二級醫院病歷質量專項檢查中,我院以優異的成績獲得第一名;在泉州市衛生局對全市縣級醫療機構臨床檢查質量檢查中榮獲第一名;2005年皮膚科通過省衛生廳“規範化性病門診”評審。2002年以來,我院先後獲得泉州市衛生系統“質量效益年”先進單位和“創文明行業,建滿意視窗”先進單位;獲得石獅市第八屆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獲得“省級園林單位”。在泉州市衛生系統組織的“健康杯”比賽中,我院男子排球榮獲八連冠。2006年6月我院組織節目《聖潔之歌》代表泉州市參加省衛生系統演出,獲得優秀獎。
石獅市華僑醫院經歷了50年的風風雨雨,豐企實業我院現已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保健,急救為一體的二級甲等醫院。醫院建設所走過的不平凡歷程,像一座豐碑銘記著醫院幾代人的無私奉獻和輝煌業績,今天的成績將成為明天的起點而載入醫院史冊。回顧過去,展望未來,讓我們弘揚優良傳統,把握時代脈搏,落實科技興院,人才強院,豐企阿里巴巴質量建院的方針。努力追求一流技術,一流服務,一流管理,一流人才,一流質量的奮鬥目標,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加快發展,不斷創造更加輝煌的業績,繼續譜寫石獅市醫院新的更美的篇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