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湖盪

石湖盪

石湖盪鎮石湖盪鎮位於松江區西南處,建制於2001年1月,由原石湖盪鎮和原李塔匯鎮合併而成。它東瀕姚涇河、小橫潦涇(又名壩河),與永豐街道為鄰;南臨橫潦涇、豎潦涇、園泄涇、來泥潮,與泖港鎮和新浜鎮一衣帶水;西靠青松江,與青浦區練塘鎮交界;北倚泖河、斜塘,又沿滬杭鐵路,與小崑山鎮和永豐街道相隔,總面積為44.07平方公里。全鎮現有10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常住居民8786戶27457人,其中集鎮居民約2881人,農村勞動力15851人。外來人口4927人。

水陸交通

鎮內江河遍布,直航方便,通達能力廣大。黃浦江上游最大支流斜塘、園泄涇、橫潦涇縱貫全鎮東西,為內河B級航道,可通行500噸級船隻,東往上海,南通浙江平湖,西達杭州,北到蘇州、無錫等地。陸上交通也相當發達。國家級鐵路和公路齊全獨得,滬杭鐵路穿越全鎮,滬杭高速公路和同三高速公路“八”字排開,且均有上下出口,無所不達。區級松蒸公路和塔閔路與高速公路相連線,可直達上海和杭州等地。鎮村道路更是縱橫交叉,四通八達。

文教衛生設施齊全。鎮內有2所初級中學,2所國小,在校中小學生2098人,教職員工208人;2所幼稚園,入園兒童335人,幼教老師29人;2所成人技校,教職員工17人。全鎮有1所醫院,在院職工90人,有135隻病床,其中老年護理病床100隻;還有村衛生室15個,全面實行了鎮村衛生機構一體化管理,全部達標。農村合作醫療和養老保險投保率分別為72.2%和87.6%。原李塔匯集鎮為市一級衛生集鎮,原石湖盪集鎮為市二級衛生集鎮。

經濟發展

2002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71000萬元,比上年增長18.3%。工農業總產值242000萬元,比上年增長18.1%。其中:完成工業產值207000萬元,比上年增長18.3%,完成工業利潤9000萬元,比上年增長11.6%,新吸納註冊企業525戶,完成稅收12050萬元,比上年增長60%;完成農副業產值35000萬元,比上年增長10%,新發展瓜果、苗木等經濟作物3000多畝,生產各類特種水產、珍禽380噸,糧經比例達到45:55。實現鎮級財政收入8897萬元,比上年增長64.8%。

發展前景

依託發達的交通優勢,結合兩鎮合一的實際,對石湖盪鎮1世紀發展方案已作了進一步的調整。現在,全鎮已形成“一鎮兩區”發展方略,即以石湖盪集鎮為基礎,大力發展集鎮文化、教育、商貿、金融;以原李塔匯工業區為基礎,確立東部工業園區,一期投資3300萬元,完成2500畝區域內“五通一平”,新建標準廠房4.3萬平方米;引進外資項目13個,總投資2475萬美元,內資項目32個,總投資30000萬元。隨著同三高速公路開通行和塔閔公路向西延伸,石湖盪鎮交通優勢將更加凸現;又隨著土地資源日趨緊張,開發石湖盪鎮大片處女地的春天已經到來,石湖盪鎮的輝煌也已指日可待。

村居介紹

東港村

東港村位於石湖盪鎮東首,距鎮政府辦公地約12.5公里,東瀕小橫潦涇(又名壩河)與永豐街道工業區相望,南與金勝、金匯村的唐明路與躍進河為界,西臨油墩港與新中毗鄰,北至姚涇港與永豐街道倉吉居委會隔水相望,有北前(錢)、俞介田、唐梓浜、新浜、五段等5個自然村,24個村民小組組成。村地形呈東西向元寶形,境內有貴南路與辰塔路連線縱向穿越村的中部,閔塔路橫貫村的南部。總面積6.5平方公里,耕田面積150公頃,糧食常年單產7500公斤。2006年,全村共有844戶,3024人。

1949年5月13日,松江解放後,廢除民國時保甲制。建立村政權組織。五段自然村建五段村,新浜自然村建新浜村,北前自然村建北前村,俞家田與西廟浜自然村建俞廟村,唐梓浜單獨建唐梓村,隸城西區長浜鄉(1949年10月,五段、新浜、唐梓、俞廟村從金山縣劃入)。

1953年5月,各自然村先後成立農業生產互助組,1954年,各互助組相繼合併建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簡稱初級社),五段村互助組合併建紅星初級社。1955年,新浜和唐梓浜村建成長樂、長興、南星、新業等4個初級社,北前村建新前初級社。1956年,紅星、長樂、長興、南星、新業等5個初級社合併建紅星高級社,新前初級社轉為新前高級社。1957年12月,松江縣撤區並鄉,紅星和新前2個高級社隸城西鄉。

1958年9月,城西鄉建紅旗人民公社,當時採用軍隊編制,公社設團,以下設片為營,紅星和新前2個高級社為第五營,設6個連。1959年撤消軍隊編制,以原高級社改為生產大隊為基本核算單位,下設生產隊。紅星大隊下設五段、小紅星、儲家、南星、南中、新浜、張家、北浜、里浜、唐梓、中心、油車、外浜、張家浜等14個生產隊;新前大隊下設東前、北前、北前街、東村角、南村、李塔匯、金祥、梅家埭、洋涇浜、秦洋浜等10個生產隊。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隊行政機構改稱為革命委員會,各生產隊設政治、生產和貧下中農協會三套班子。1970年1月,復原一套行政機構。

1978年3月,松江縣劃分公社,原紅星和新前大隊劃歸塔匯公社。同時,紅星從長勝大隊劃入俞家田2個生產隊後分為東港、新匯2個大隊。新匯大隊轄里浜、油車、外浜、橋南、施家橋、胡家宅、長北、長江等共8個生產隊,東港大隊轄五段、東港、儲家、高宅、南星、南中、新浜、張家、北浜、新生等共10個生產隊;新前大隊劃出4個生產隊建公社種籽場後,下轄李塔匯、南村、北前街、東一隊、西一隊、東村角等6個生產隊。1984年4月,生產大隊改為行政村,各生產隊為村民小組。1998年7月,撤新前、新匯、東港村建東港村。

東港村傳統農業以種植糧食為主,三麥、油菜和其它經濟作物,根據各戶需要種植,一般很少出售。1956年,試種雙季稻。1959年大面積擴種稻麥和油菜3熟制。1963年,大面積試種棉花,原3個大隊共種植350畝,單產皮棉80公斤左右(1994年停種)。1978年,原新前大隊種植香料“熏依草”(1982年停種)。1983年,農業生產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89年分田到戶承包。1999年,延長土地承包期(30年不變)個人與村簽訂協定一式4份,個人、村、鎮、區各執1份查存。

1965~1996年,東港村原3個大隊先後創辦3個大隊機電廠和鈑金、衝壓件加工、膠木電器、工具機附屬檔案、醫療儀表、紡織機械、噴烘漆、球網及東港聯營廠等13個企業。1978年,共完成產值85萬元,稅利9.25萬元。1988年,完成產值1000多萬元,稅利114.75萬元。1997年改制時,先後有6個企業停產和歇業,7個轉制為民營企業。

東港村副業生產始於1953年,首先發展家庭副業——草織品,全村有300多台套草包織機,年產草包20多萬張。1958年生產大隊辦集體養豬場。1962年後,各生產隊相繼辦集體養豬場。1970年,部分生產隊飼養蛋鴨。1975年,生產大隊和部分生產隊辦肉雞飼養場。1978年,發展集體和家庭養殖長毛兔及棒針編織,為集體和個人增加了經濟收入。

1978年,部分農民開始翻建樓房,到1994年,全村民宅全部改建為2~3層樓房。據不完全統計,人均住房面積達30多平方米。

1985年,鄉村道路改造為砂石路,到1993年,全村完成改建水泥路25條,總長3.75公里。

1980年,原東港、新匯和水產大隊合建自來水廠,是塔匯公社農村居民率先飲用自來水的單位,1993年,與鎮水廠並管,村小水廠停辦。

1991年,部分農民裝接家庭電話,到2001年基本普及。

1999年,有線電視進入農家,2004年,全村農民基本普及收看有線電視。

2006年,村、組集體經營收入219.7萬元,家庭經營總收入1708.5萬元,可分配淨收入總額1360.5萬元(其中農民務工收入623萬元),人均分配8837元,勞均14109元。年內享受農保退休156人,征地養老508人,小城鎮保險退休41人。

1992年,原東港、新匯村被評為“區文明單位”,1994年,原東港村評為“市農口系統文明單位”。2000~2006年,先後被評為市“文明村”、“整潔村”和“安置三峽移民工作先進集體”、“區先進基層黨組織”。

金匯村

金匯村位於石湖盪鎮東南,距鎮政府辦公地約15公里處。東臨小橫潦涇與永豐街道薛家村為鄰,南瀕橫潦涇(黃浦江上游俗稱)與泖港鎮隔水相望,西與金勝村接壤,北至躍進河與東港村為界。有蔡花浜、胡家埭、柳家埭、厙浜、前厙、董家埭、北塘海、謝家埭、張家浜、野雞窩、田圖浜、廟浜等13個自然村25個村民小組組成。總面積3.5平方公里,有耕田190多公頃,糧食常年單產7500多公斤。2006年末,全村有806戶,2868人。境內有長石路縱向穿越村北東部,甘德路橫貫村的中部,東與長石路轉接。

2001年1月,松江區部分鎮撤併,撤李塔匯、石湖盪鎮建石湖盪鎮,原金星、雙匯村隸石湖盪鎮。

2004年5月,石湖盪鎮部分村撤併,撤金星、雙匯村建金匯村。

金匯村傳統農業以種植糧食為主,二麥、油菜、棉花等其他經濟作物根據農民需要種植,一般很少出售。1956年,試種雙季稻,人民公社成立後大面積種植,1962年全面實行稻(雙季)或元麥、油菜三熟制。1966年,大面積試種棉花,原金星、勝利2個大隊共種植600多畝,被棉常年單產75公斤左右。同時還種植玉米、西、甜瓜等經濟作物。1981年,增加蔬菜、西、甜瓜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1983年,農業生產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89年,分田到戶承包。1999年延長土地承包期(30年不變),個人與村簽訂簽協一式4份,個人、村、鎮、區各執一份查存。

副業生產始於1954年,先由家庭副業織草包,在1~2年內基本普及到每家每戶。建立人民公社後由生產隊集體經營,設備作價,集中或分散加工,按數量評工記分,20世紀70年代後期又轉為家庭副業。

1958年,人民公社建立後,生產大隊發展集體養豬。1963年,各生產隊都創辦集體養豬場。1967年生產大隊發展肉雞和蛋鴨養殖。1971年,原金星大隊肉雞養殖擴大到生產隊,1978年,金星大隊飼養的肉雞單只創利居松江全縣之首。1984年,家庭養殖肉雞的興起,集體養殖相繼停辦。

村辦工業始於1967年,原勝利大隊(雙匯村)從創辦縫紉加工廠始到1995年,先後辦機電修配、塑膠、塗料、球網、電器和文教用品等廠;原金星大隊(村)從1968年到1997年先後創辦化工、噴漆、五金、印刷、航模、制桶、噴塑、防腐劑和鍋爐三分廠等企業。1991年,村辦工業為基本穩定期,共有企業10家,固定資產總值101.14萬元,職工總數481人,完成年總產值535萬元,稅金33.5萬元,利潤58.4萬元。1994年後,工業逐年滑坡。1997年8月,實行產權制度改革,部分企業關閉,部分企業轉讓為民營企業。

鄉村建設始於1969年,原金星大隊民宅率先翻建樓房,由大隊統一規劃和補貼。1979年,原勝利大隊部分農宅開始翻建樓房。到1994年,全村農民老式住宅基本完成樓房翻建。人均住房面積從1969年前6平方米增到40平方米以上。

1982年,重視鄉村道路建設,到1989年,砂石路通到各個自然村(生產隊),1990年後,部分砂石路逐步改建為水泥路,2006年,全村有水泥路8條,總長3.6公里,砂石路9條,總長4.5公里。

1991年,部分家庭始裝程控電話,至2001年,家庭電話基本普及。2001年,有線電視通到農村,有10%家庭收看有線電視,至2006年,有線電視基本普及。

衛生保健、合作醫療始於1967年,以後逐步完善和全覆蓋。農村養老統籌始於1994年,有90%以上參加。老年活動室始於1980年,2006年,全村有3個老年活動室,其中2個為標準化活動室,為老年人提供休閒娛樂場所。

2006年,村、組集體經營收入306.03萬元,家庭經營總收入752.5萬元,可分配淨收入總額1796.1萬元(其中農民務工收入1284.5萬元),人均分配7677元,勞均12735元。年內享受農保退休340人,小城鎮保險退休127人。

1984年,原金星村獲“上海市模範黨支部”,1987年被評為“市模範集體”。

2007年,金匯村獲市“整潔村”稱號。

張莊村

張莊村位於石湖盪鎮東南約3.5公里,東臨姚涇河與永豐街道倉吉居委會為鄰,南依新中河與新中村為界,西瀕斜塘江與東夏、新姚村隔江相望,北枕滬杭鐵路與小崑山鎮的民華、陸家村接壤。村以張莊集鎮命名。有袁家埭、冷水灣、沈家埭、石家罅、新開河、港佬、潘家埭、北浜、王家埭、強家浜、網埭、張莊、廟浜等13個自然村23個村民小組組成。村的地形呈南小北大寶塔狀,總面積5.6平方公里,耕田面積234.73公頃,糧食常年單產8250公斤。2006年末,全村有901戶,3067人。境內有“同三A30”高速公路縱向穿越村的中部,閔塔路橫貫村的南部。

1949年5月,松江解放後,廢除民國時保甲制,建鄉、村政權組織。袁家、沈家和冷水灣等3個自然村建三友村;石家罅與新中村的金家自然村建丁石村,隸城西區興隆(後改新豐)鄉;新開河、港佬、廟浜等3個自然村建新廟村,潘家、王家、北浜和強家浜等4個自然村建強王村,網埭與張莊集鎮等建張南村,隸天昆區古浦鄉。11月,從古浦鄉分建張莊鄉,新廟、強王和張南村隸張莊鄉。

1953年4月,各自然村相繼成立農業生產互助組。1954年後,各互助組又相繼合併建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簡稱初級社),三友村為三星初級社,石家罅自然村為景華初級社,張南村為民樂初級社,新廟村為開豐初級社,強王村為聯民初級社。1956年2月,三星與景華合併建星華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民樂、開豐和聯民等3個初級社合併建民豐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7年12月,松江縣撤區並鄉,劃天昆區南部建古松大鄉、星華、民豐2個高級社隸古松鄉。

1958年9月,古松鄉建先鋒人民社,初時採用軍隊編制。公社為團,下設營、連、排等單位,今張莊村被編為第四營,下設7個連21個排。12月,先鋒易名古松。

1959年3月,撤銷軍隊編制建生產大隊。第四營分設星華、民豐2個生產大隊為基本核算單位。1960年11月,從民豐大隊分部分生產隊建聯民大隊,其中:星華大隊轄東灣、西灣、袁家、沈家、石南、姚家、石家、新北、新南和港佬等10個生產隊,共有耕田104.75公頃,家庭373戶,人口1344人;民豐大隊轄網埭、南廟、張莊、盧家、金家場、廟浜等6個生產隊,共有耕田73.33公頃,家庭267戶、人口913人;聯民大隊轄潘家、王家、南埭、北埭、東浜、西浜等6個生產隊,共有耕田56.67公頃,家庭229戶,人口801人。

“文化大革命”期間,各生產大隊行政機構改稱革命委員會,各生產隊設政治、生產和貧下中農協會三套班子。1970年1月,復原一套行政機構。

1978年3月,松江縣劃分公社,割城西公社西南部和古松公社東南部建塔匯公社,今張莊村原3個生產大隊隸塔匯公社。1981年,星華、民豐、聯民大隊易名為雙橋、張莊、新強大隊。

1984年4月,原3個生產大隊改為行政村,各生產隊為村民小組。

1998年7月,李塔匯鎮部分行政村撤併,撤雙橋、張莊、新強村建張莊村。

2001年1月,松江區部分鎮撤併,撤石湖盪、李塔匯鎮建石湖盪鎮,張莊村隸石湖盪鎮。

張莊村傳統農業以種植糧食為主,二麥、油菜、棉花或其他經濟作物等按農戶需要種植,一般很少出售。1956年,始種雙季稻。1959年,人民公社下達增加複種指數。1963年,基本實現稻(雙季)、麥、或油菜三熟制。1966年,大面積試種棉花,各生產隊按耕田面積的15%輪作。1981年,調整“糧經”種植比例,張莊村原3個大隊共增油菜面積900多畝,西、甜瓜200多畝,青小圓630多畝。雙季水稻逐步改為單季晚稻。1983年,種植業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按戶勞動力承包責任田,“聯產計酬”取消工分制。其他經濟作物減少。1989年,分田到戶承包,1994年,棉花停種,1999年,延長土地承包期30年不變個人與村簽協存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