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館員
石永士,男,漢族,河北省行唐縣東莊村人,1941年3月16日生。1960年—1965年就讀於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
1965年北大畢業後分配到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後改為河北省文物管理外,1980年更名為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至今),他先後在第一研究室和第二研究室供職,曾任第二研究室主任,主攻春秋戰國時期的考古發掘和研究,系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館員,中國錢幣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河北省文物考古學會副理事長,河北省錢幣學會常務理事,河北省文物局考古專家組組長,河北省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2001年3月退休被反聘至今。他秉性開朗正直,為人忠厚公允,既坦蕩大氣又含蓄內蘊,為人寬容大度無忮無求。他博聞強記,學識淵博,治學嚴謹,思路開闊,以科學審慎的態度對待考古和研究,幾十年如一日在田野荒陌的考古發掘中默默地追求和探索。
自1982年至今筆耕不輟,主編、合著、參編著作有:《燕下都》、《燕下都東周貨幣聚珍》、《中國錢幣大辭典•先秦編》、《中國民族建築•河北篇》、《中山國探秘》、《毗盧寺壁畫世界》、《河北金石輯錄》等15部,發表論文有:《燕國的衡制》、《郾王銅兵器研究》、《燕下都、邯鄲和靈壽故城比較研究》、《燕國貨幣的發現與研究》、《姬燕國號的由來及其都城的變遷》、《聚落•城•都城——試論夏商周三代在我國都城、宮殿建築發展中的地位》、《關於周初封燕的幾個問題》等30篇,發掘報告有:《河北易縣燕下都第21號遺址第一次發掘報告》、《河北易縣淨覺寺合利塔地宮清理記》、《河北易縣北韓村唐墓》等26篇。自1965年開始,他一直從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型都城遺址燕下都的文物保護和科學考古發掘工作。共發掘各類遺址三萬多平方米,各類墓葬百餘座,出土和蒐集文物十萬餘件。其中燕下都的保護、人頭骨叢葬、燕國貨幣和金銀飾件等重要遺蹟和文物的發現為國內外所矚目。特別是燕下都城南埋有數萬顆人頭骨叢葬群的發現和發掘,作為戰國時期的“獻首封祭”的唯一物證,引起了國內外學術辦的轟動。1995年9月應日本大阪府文化財普及資料課之邀,作了題為《燕下都半圓形瓦當研究》的報告,受到大阪、京都考古界的熱烈歡迎。
在三十多年的文物保護和考古發掘中,潛心學術,埋頭苦幹、甘於寂寞、不求聞達,依據豐富的考古資料和揭示出來的燕國物質文化——諸如燕國的青銅文化、陶文化、建築文化、貨幣文化等等,對燕國的歷史和文化進行了諸多方面的研究,對其物質遺存和文化內涵從不同角度和層面,進行縱橫比較,深入底里的種種探索與研究,不僅揭示了引起國內外重視的物質文化,也發表了足以使國內外同仁矚目的有創建的專著和論文。在專著和論文中,且多有獨到見解。特別是他善於吸納相關學科的有關資料,用一種智慧的語言,理性的分析,科學的方法,文化的視角,審慎而又篤誠地解讀和詮釋每一件文物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使考古所得的物質文化真正成為古與今、歷史與現實的橋樑,使文物考古與民族文化的研究相融糅,賦予考古發掘以更偉大的使命。其論著曾多次獲獎,如《燕國貨幣的發現與研究》獲中國錢幣學會第一屆優秀學術成果獎——金泉獎;《燕國貨幣概述》獲河北省錢幣學會第一屆錢幣學術研究優秀論文類一等獎,《中國錢幣大辭典•先秦編》獲河南社科2001年一等獎等,堪稱:三十餘年事陌荒,有志青雲繼前章。借取學術齊物我,考鏡辨章著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