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絕無僅有的一村八姓
在600多年前的元末明初,在現在福田區南部深圳灣畔,有一處隆起的淺丘地帶,人稱“打錫嶺”。該處正處在深圳灣和深圳河的交匯處,海水鹹淡適中,魚產豐富,臨近縣鄉的漁民經常來這裡打魚,打錫嶺在岸邊,成為漁民歇腳之地。後來一些老漁民在岸邊建房居住,久而久之成為一個小村落。此即石廈的最初發源地。漁民來自四面八方,姓氏各異。到明朝中葉,又有兩個較大家族:趙氏和潘氏攜妻兒來到這裡。至明朝洪武年間,石廈的八大姓氏雛形基本完成。
一村八姓在周邊村莊中絕無僅有。經歷了明末的動亂和清初的清海遷界,到了雍乾時期,社會秩序恢復穩定,深圳灣畔的各村結束了草創階段,開始向周邊擴張。石廈村民種蚝養魚,比起臨近靠種地為生的村莊較為富裕,因之毫無懸念進入了周邊強村爭奪的視野。此時,八姓雜居、人心不齊的石廈猶如一盤散沙,無力抵抗外人。嚴峻形勢下,石廈舊圍、上舊圍、新屋三個村的八姓村民聯合起來,“眾孚”由此而生。
聚集人心,精神先行。八姓村民共同商議,集資建起了石廈村歷史上第一個祠堂——敦睦堂,還建起一座廟——楊侯宮,紀念北宋抗遼名將楊六郎,通過楊家將的威名,凝聚全村人心,保衛家園。當年村里風俗,凡男丁舉辦婚事,先拜楊六郎,再拜敦睦堂,最後才是到自己本家族的祠堂祭拜。
顯然,此時,八姓雜居的石廈村民已經摒棄了狹隘的姓氏偏見,把村莊的團結放在個體姓氏家族的利益之上。而在當時深圳灣畔的村莊,幾乎都是大姓主導,排斥外姓。石廈這個小村顯現出一種難得的包容精神,石廈的建村先輩們沒有人會想到,這種精神竟成為數百年後崛起於深圳灣畔一座傳奇城市的重要氣質。同時,“包容”也一直在石廈村身上延續。
■發展軌跡
活色生香的哥村
凝聚先人精神的“楊侯宮”在石廈村的高樓掩映之下,這裡香火依然旺盛。上香朝拜的人除了本村原村民,還有新棲息石廈的外來務工人員。
對於“外來者”,石廈依然表現出大度和包容。從這可以管窺1980年代,國家人口流動的政策一放鬆開始,石廈這個小村子又開始迎來了新的“雜姓”時代。
從1993年左右開始,湖南攸縣人源源不斷地來深圳石廈落腳,大部分靠開計程車謀生。大概在2000年,攸縣新移民在石廈的人數達到一萬來人的高峰,成為石廈村最大的一個新外來族,人數是原村民的至少20倍。目前也大致維持在這個水平,已經成為本土攸縣以外,密集程度最高的攸縣人聚集地。石廈攸縣人擁有1000多輛的士,加上家屬,連帶餐館、小店、菜檔等行業,小村的方方面面都有著攸縣人的影子。
在石廈村里,竟生活著1萬多名湖南攸縣人。
■今日風貌
大力發展總部經濟
2009年6月,石廈村局部改造工程啟動。
按照規劃,石廈以城中村改造為契機,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和現代服務業。石廈金融商務綜合體將改變中心南區產業層次較低的現狀。石廈村原有的外貿產品一條街、港人消費街,將在新綜合體中重新布局並做強做大。石廈村緊鄰福田區政府的公共服務大廳、公安辦證大廳,為總部商務形成了良好的公共配套。石廈村生活服務業旺盛,也為新的總部商務提供了低成本的生活配套。捷運三號線和七號線在石廈社區交匯,將為這裡帶來大量的人流和商流。
與此同時,石廈村開始產業雙轉移。原有石廈工業園改造之際,股份公司面對土地資源短缺的發展瓶頸,制定了異地興建產業園的發展戰略。興建石廈沙井產業園區,把原石廈工業區的生產業務全部遷往寶安。同時興建總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的石廈惠州產業園區,順利破解本地土地資源短缺難題,為城市更新、產業升級騰出空間,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