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中的石家莊市第四十九中學
石家莊市第四十九中學位於翟營大街南端方盛路38號,始建於1956年,至今已有50多年的歷史,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完全中學。學校幾經變革,從創建到發展,從稚嫩到壯大,一步步走向未來,承載著前輩的光榮與夢想,沐浴著時代的陽光和雨露,2007年6月四十九中通過了石家莊市示範性高中驗收,躋身市示範性高中行列。學校現有64個教學班,學生近3000名,教職工240名,占地面積30畝,建築風格獨特,環境優雅清新,文化氛圍濃厚,是莘莘學子求學揚帆的理想航船。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四十九中的發展日新月異,蒸蒸日上, 這一切離不開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指導。2008年5月12日石家莊市政府副市長張妹芝一行到校調研指導工作;2008年8月19日河北省副省長龍莊偉、省教育廳廳長劉教民、石家莊市原教育局局長王文治等到校視察指導;裕華區區委、區政府、區教育局等領導對學校工作更是關懷備至,多次做出批示具體指導,對學校發展寄予厚望。為改善辦學條件,政府投巨資對校舍進行了改擴建,2002年改建並投入使用的多功能餐廳,2003年改建的科技樓,2004年改建的五層教學樓,2007年改建的綜合樓,使學校面貌在幾年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設施設備的更新完善,使教學現代化手段走在了同類學校前列,按省級I類標準配備的理、化、生實驗室;在全市領先的一流的物理、生化數位化實驗室;所有教室和功能室均裝有與Internet網相聯接的多媒體設備;標準化的微機教室;音、美教室;衛生室和高標準的市級三級心理維護中心;建有自動控溫24小時供水的太陽能洗浴設備、預設網線、電話電視線路、具有兩蹲位獨立衛生間和陽台、配有全天侯值守生活老師的學生宿舍;多功能餐廳可同時容納800名師生就餐;將要改擴建的塑膠操場和高標準的圖書館,會使學校硬體建設邁上更高的台階。
特色——學校發展之路
學校確立了“尚德、崇文、貴恆、篤信”的校風。“尚德”就是不僅要在師生中形成崇尚美德的精神追求,更要不斷完善人格,把“立德”做為人生的基礎教育,是人成其為人的必要修煉。“崇文”就是在師生中提倡人文的思想、文明的行為、健康的心理和先進的文化。“貴恆”不僅是學習的良好品質,也是人生的寶貴精神財富,人貴有志,學貴有恆,掌握成功的金鑰匙。“篤信”就是要做誠實守信、全心全意、充滿自信的人,就是要做有遠大抱負的人。“尚德、崇文、貴恆、篤信”即“文”於表,“德”於心,互為表里,文德並重,貴恆、篤信是每個人需要養成的基本的素養;四十九中學秉承團結、勤奮、求知、創新的校訓,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為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搭建平台;廣大教師以生為本,樸實、敬業、團結、勤奮,積澱形成了“嚴謹、求真、摯愛、奉獻”的教風;全體同學肯於吃苦、學習自主、奮進好學,養成了“博學、勤思、善問、樂習”的良好學風;四十九中人這種善良、踏實的風格,在瞬息萬變的資訊時代,更加凸現其強大的生命力。
在繼承和發揚的基礎上,學校確立了“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謀發展,以管理出效益”的辦學方向,內強素質,外塑形象,在基本實現一流設施的情況下,適時提出“強化軟體建設,著力內涵發展”的戰略決策,以強化隊伍建設提升教育綜合實力,以最佳化課堂教學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以拓寬校園精神文化提升教育形象品位,以凸現辦學特色實現個性化發展,以精細化管理彰顯先進的教育理念,以構建品牌教育達成內涵發展的目標。努力打造敬業愛生的奉獻精神,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和諧合作的團隊精神,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用心做教育,全力謀發展。
課改——學校發展之劍
近年來,隨著理論討論和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教師對課堂教學由傳授知識向教會學生如何去學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教學中以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素質為目的,以有效的方法為學生營造足夠的主動探索的時間和空間,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潛力,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中高考上線率逐年提升。
教學的改革無論如何都離不開課堂,教學的改革其實質就是課堂的改革,學校課堂改革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思維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的內在潛力。通過對杜郎口、洋思、東盧等學校的成功經驗總結分析,積極開展課堂教學的改革實踐,構建“帶著題目預習、帶著疑問聽課、帶著疑難討論、當堂消化鞏固”的“三帶一效果”的課堂教學模式,以學生活動為中心,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管理,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師資——學校發展之本
一個學校的發展,離不開一支優秀的教師團隊,教師乃學校發展的靈魂,四十九中學建立了良好的教師發展機制,努力引領每位教師成長發展。學校一直以加強教師專業培訓為目標,提高教師整體教科研水平和隊伍素質,聘請專家到校講座、面對面交流,推薦優秀教師到外省市區學習,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參加北京、衡中、石家莊等地的高考研討會,獲得最新的高考資訊。到杜郎口、洋思、北京、南方等學校實地考察,修改完善課堂教學中探究實踐操作程式和方法。裕華區本身就是教育強區,學校非常重視身邊的優勢資源,加強與兄弟學校的學習交流,經常聘請各學科優秀教師、骨幹教師到校做課、說課、評課,進行教學研討,作為手拉手友好學校,四十九中與四十中每年互派教師到對方任課,這些青年教師經過四十中一年的學習工作,專業素質、教學能力、工作方法都得到鍛鍊和提高,四十中教師的教科研能力素養,在工作中對學校教師產生了良好的影響和促進作用。近年來,學校立足內練素質、外樹形象,教師專業化素質、職業道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有全國優秀教師1名,省骨幹教師7名,省市“三育人”先進個人2名,市優秀班主任和德育先進工作者15名,市、區評優課獲獎者50多名。近三年獲區級以上榮譽稱號86人,多名教師成為省市區學科帶頭人。
德育——學校發展之基
為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一方父老造福,四十九中始終把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文明禮儀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當成德育工作的主要內容來抓 ,在德育工作中堅持“嚴、細、精、實、新”五字原則,對學生嚴格規範要求,工作著眼細微處,從小事抓起,以精緻、精品為目標,踏實做事、追求實效,不斷創新德育方法和途徑,做到年年有德育目標,月月有德育主題,周周有德育重點,天天有德育內容,校園內事事處處都育人,人人都是德育導師,德育效果明顯。
中華民族自古就是禮儀之邦,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是學校的責任和義務。近年來學校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以文明禮儀教育為重點開展道德教育實踐活動,從而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為此,學校相繼組織舉行了“文明禮儀伴我行”、“文明禮儀百日競賽”、“我愛我校、我愛我班”演講比賽等活動。中央文明辦舉行的“我文明、我承諾、我踐行”道德實踐簽字活動,把學校每年舉行的《四十九中學生行為規範》守約宣誓推向了高潮,這些活動不僅使同學們自己提高了行為文明水平,更用自己的文明言行影響輻射著周圍人群。經過幾年的實踐,學生整體素質得到了提高,贏得了社會和家長好評。
寓德育於活動之中,學校德育工作以傳統活動為載體,如體育節、元旦文藝匯演、演講比賽、攝影比賽、繪畫比賽、徵文比賽、敬老愛老等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體驗、在參與中立德。在今年清明節,學校組織同學們到北京參與升國旗儀式,參觀鳥巢、水立方等奧運場館,走進北大校園,登爬長城等活動,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錘鍊學生的意志力,為更好的規劃人生奠定基礎,回校後以“我心中的奧運體育場館”、“強大的中國”、“古老優秀的中華民族”、“我的未來不是夢”等主題開展討論、徵文比賽、攝影比賽,促進了學生的道德認知、情感毅力和優良習慣的養成。學校根據不同年級學生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德育目標,為每一個學生建立成長檔案,以專題教育為載體,以正面教育為重點,以思想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為主要內容,突出安全法制教育,結合《四十九中學生行為規範》教育,積極營造校園德育氛圍。比如在起始年級的習慣養成教育中,結合學生中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地進行,有的學生在家嬌生慣養,不洗衣服、不疊被子,甚至連書包都懶得整理,針對這一普遍想像,學校以“愛心獻父母”活動,對學生提出明確要求,練就一道拿手菜,分包一項家務,為家長做一件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評選做家務模範,在家長會上表彰獎勵,一位家長說,他的孩子明顯長大了,變得懂事了,變得勤快了,學會了體貼人,更加尊重家長的勞動,體諒家長的良苦用心,與家長頂嘴的現象沒有了,看到孩子的成長變化,作為家長打心眼裡高興。學校堅持 “以學生為本、強化個性發展、培養創新能力”的德育策略,以激勵教育為平台,使學生的個性特長、綜合素質得到了培養和發展。早在1998年郭亞偉同學的發明就獲得了國家級獎勵,科學家盧嘉錫親自為之頒獎。學校創新實踐活動氛圍濃厚,在每年舉行的科技小製作、小發明、小手工等比賽活動中,都有一大批同學的優秀作品獲獎,我校張志剛等老師輔導的學生的作品“可移動的梯子” “除雪腳踏車”“音樂地板”等多次在中央電視台10頻道科技節目中播出。多名學生在全國“首屆大都市青少年英語藝術表演大賽”、CCTV杯英語大賽等賽事中獲獎。在2008年石家莊市校園集體舞比賽中四十九中代表隊獲得市級三等獎。
文化——學校發展之魂
清新明快的校園環境似詩、如畫,學校的花草樹木、樓宇廳堂,每個角落都透射出了校園管理者的匠心獨具與精細管理。特別是校園內人際間的那種人文情懷、友好和諧、相互關愛,顯得那樣的陽光、溫馨,讓人嚮往。學校以“愛是道德的核心”為統領、以教育活動為手段,構建和諧校園,形成以愛為主的精神特區。愛同學、愛老師、愛父母,讓學生在愛的教育實踐活動中,學會生活、學會感恩、學會做人;愛學生、愛課堂、愛事業,廣大教師視生如子,講效果、有責任、以生為本、愛崗敬業、不斷探索;愛師生、愛崗位、愛團隊,管理幹部立足本職,以師生髮展需要為目標,想幹事、能幹事、會幹事,團結奉獻;愛學校、愛家鄉、愛國家,全校師生從小事做起、自我做起,校園內,看不到一張紙屑、一筆亂畫,衛生整潔,樓道里班牌、指示標誌懸掛醒目、整齊如一,師生精神飽滿、和諧融洽,在汶川地震等諸多愛心活動中踴躍捐款捐物,全校師生都在努力使接觸到的每一個人,都能從自己的心靈深處得到一點美好的東西。因愛的存在,學生才充分體現出良好的品德修行,因愛的存在,才更加彰顯教師的職業道德風範。校園顯性文化建設堅持“整體規劃,分步推進”的原則,逐步實施。校園樓群建築融歐式與現代風格於一體,莊重大氣,綠化美化設計精緻優美,樓道牆壁懸掛的文明行為規範要求、名人名言等鏡扁圖文並茂,教學區,科技樓、音美活動室、心理輔導中心、體育場等活動區,公寓樓、餐廳生活區等功能分區科學合理,並通過在全校師生中開展各功能區域的命名活動,增強師生對學校的歸屬感、自豪感,實現校園人文與環境的有機結合。前院櫥窗文化走廊,以學校發展、教師風采、班級特色、學生示範、備課組建設、師生作品以及團隊活動、法制安全教育等等為主題,形成校園文化建設的一道風景線。
如今的四十九中,以先進的辦學理念、鮮明的辦學特色、現代的教學設施、幽雅的校園環境、規範的制度管理、嚴謹的學風教風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學校先後被評為裕華區文明單位,石家莊市雙爭共建文明校園,全國教科研先進單位,石家莊市語言文字先進單位,石家莊市創新實踐先進單位。四十九中學是省會東南方崛起的又一顆璀璨明珠,她正以嶄新的姿態、高昂的步伐闊步走向未來。我們堅信,團結的班子、優良的師資、務實的精神、過硬的素質會使四十九中的明天更加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