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信息
石家莊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檔案石政辦發〔2017〕40號
石家莊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於加快發展健身休閒產業的實施意見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高新區、循環化工園區和綜合保稅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健身休閒產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77號)和《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健身休閒產業的實施意見》(冀政辦字〔2017〕71號)精神,加快石家莊市健身休閒產業向縱深發展,實現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挖掘和釋放消費潛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結合我市實際,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意見全文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推進健身休閒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健身休閒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培育壯大各類市場主體,豐富產品和服務供給,推動健身休閒產業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不斷滿足大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身休閒需求,提升幸福感和獲得感,為石家莊市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下擴大消費需求、拉動經濟成長、轉變發展方式提供新的支撐和持續動力。
(二)總體目標
遵循體育產業發展規律,立足全局,促進體育產業各門類協調發展,統籌協調健身休閒產業與全民健身事業,推進健身休閒與旅遊、健康等產業融合互動。培育一批優秀的體育俱樂部、示範場館和品牌賽事,打造一批具有石家莊市地方品牌特色的民眾性體育活動。到2025年,推動形成以體育服務業為重點、體育用品製造和新興體育業態為支撐的現代體育產業體系。市場機制日益完善,消費需求愈加旺盛,產業環境不斷最佳化,產業結構日趨合理,產品和服務供給更加豐富,服務質量和水平明顯提高,同其他產業融合發展更為緊密。
二、工作任務
(一)完善健身休閒服務體系
1普及日常健身。推廣適合公眾廣泛參與的健身休閒項目,加快發展足球、籃球、排球、桌球、羽毛球、網球、游泳、徒步、路跑、騎行、棋牌、檯球、釣魚、體育舞蹈、廣場舞等普及性廣、關注度高、市場空間大的運動項目,保障公共服務供給,引導多方參與。
2發展戶外運動。組織制定石家莊冰雪運動發展規劃、冰雪場地設施建設規劃和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等等,促進高端體育消費供給,建立相關項目的產品服務體系;加強中端體育消費供給,建立我市西部的冰雪產業服務帶、自駕車體育遊憩帶、戶外運動休閒帶;豐富大眾體育消費供給,提供品種繁多的體育產品和服務;積極推進舊廠房的升級改造,建立體育公園項目中心,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支持具有消費引領性的健身休閒項目發展。
重點支持大型雪場建設項目。藉助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北京攜手張家口舉辦2022年冬奧會有利契機,積極支持大型雪場建設工程,促進冰雪產業集群發展。
大力發展具有石家莊特色的體育用品製造業,以運動地板和拳擊用品為龍頭做大做強,制定相關扶持政策,大力發展作為主體產業的體育健身服務業。
3發展特色運動。推動馬拉松、徒步大會、腳踏車項目健康發展,培育相關專業培訓市場。發展具有石家莊民間特色的健身休閒項目,傳承推廣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加強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發展。加強對相關體育創意活動的扶持,鼓勵舉辦以時尚運動為主題的民眾性活動。
4促進產業互動融合。大力發展體育旅遊,實施體育旅遊精品示範工程,支持和引導有條件的旅遊景區拓展體育旅遊項目,鼓勵全市各旅行社結合健身休閒項目和體育賽事活動設計開發旅遊產品和線路。推動“體醫結合”,加強科學健身指導,積極推廣覆蓋全生命周期的運動健康服務,發展運動醫學和康復醫學,發揮中醫藥在運動康復等方面的特色作用。促進健身休閒與文化、養老、教育、健康等產業融合發展。
5推動“網際網路+健身休閒”。鼓勵開發以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技術為支撐的健身休閒服務,推動傳統健身休閒企業向服務導向轉變。推動石家莊市體育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提升場館預定、健身指導、運動分析、體質監測、交流互動、賽事參與等綜合服務水平。促進體育場館的信息化、智慧型化、網路化管理和服務水平。鼓勵手機應用程式(APP)、微博公眾號、微信公眾號等產品的開發套用。
(二)培育健身休閒市場
1支持健身休閒企業發展。鼓勵具有自主品牌、創新能力和競爭實力的健身休閒骨幹企業做大做強,通過管理輸出、連鎖經營等方式,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力,延伸產業鏈和利潤鏈,支持具備條件的企業“走出去”,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名牌企業。支持企業實現垂直、細分、專業發展,鼓勵各類中小微健身休閒企業、運動俱樂部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強化特色經營、特色產品和特色服務。加大對健身休閒企業的政策引導和支持力度。
2鼓勵創業創新。加強退役運動員轉型培訓,鼓勵退役運動員創業創新,投身健身休閒產業。開展體育產業創新創業教育服務平台建設,幫助企業、高校、金融機構有效對接。成立我市健身休閒產業孵化平台,為健身休閒領域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支持。
3壯大體育社會組織。推進體育類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社會組織發展,支持其加強自身建設,健全內部治理結構,增強服務功能。對在城鄉社區開展健身休閒活動的社區社會組織,降低準入門檻,加強分類指導和業務指導。鼓勵各類社會組織承接政府公共體育服務職能。發揮體育社會組織在營造氛圍、組織活動、服務消費者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三)最佳化健身休閒產業結構和布局
1改善產業結構。最佳化健身休閒服務業、器材裝備製造業及相關產業結構,著力提升服務業比重。提倡各縣(市)、區集中優勢企業,培育一批區域性體育休閒產業合作項目和基地。支持以運動地板和拳擊用品為主體,培育一批體育裝備製造企業,形成體育裝備、體育用品產業園,打造石家莊自有體育運動裝備品牌。
2打造地區特色。組織開展全市山水運動資源調查、民間傳統體育資源調查,摸清發展健身休閒產業的自然、人文基礎條件。各市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錯位發展,在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冰雪、森林、河流、濕地、山地等獨特的自然資源和傳統體育人文資源,打造具有特色的健身休閒集聚區和產業帶。支持依託滹沱河兩岸自然環境資源優勢,建設多功能的體育運動休閒區。
(四)加強健身休閒設施建設
1完善健身休閒基礎設施網路。嚴格執行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等標準規範有關配套建設健身設施的要求,並實現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投入。科學規劃健身休閒項目的空間布局,適當增加健身休閒設施用地和配套設施配建比例,充分合理利用公園綠地、城市空置場所、建築物屋頂、地下室等區域,重點建設一批便民利民的社區健身休閒設施,形成城市10分鐘健身圈。鼓勵健身休閒設施與住宅、文化、商業、娛樂等綜合開發,打造健身休閒服務綜合體。
2盤活用好現有體育場館資源。加快推進全市企事業單位等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推動有條件的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在課後和節假日對本校學生和公眾有序開放。通過公共體育設施免費或合理收費開放等措施增加供給,滿足基本健身需求。通過管辦分離、公建民營等模式,推行市場化商業運作,滿足多層次健身消費需求。各類健身休閒場所的水、電、氣、熱價格按不高於一般工業標準執行。
3加強特色健身休閒設施建設。結合智慧城市、綠色出行,規劃建設城市步行和腳踏車交通體系。充分挖掘水、陸、空資源,加強城市步道系統和腳踏車路網建設,重點建設一批山地戶外營地、徒步騎行服務站等健身休閒設施。鼓勵和引導旅遊景區、旅遊度假區、鄉村旅遊區等根據自身特點,建設特色健身休閒設施。
(五)提升健身休閒器材裝備研發製造能力
1推動轉型升級。引導企業進軍健身休閒裝備製造領域。支持企業、用戶單位、科研單位、社會組織等組建跨行業產業聯盟,鼓勵健身休閒器材裝備製造企業向服務業延伸發展,形成全產業鏈優勢。鼓勵企業通過聯合開發等多種方式,提升運動地板、拳擊運動、健身休閒運動等器材裝備產品製造水平。
2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高關鍵技術和產品的自主創新能力,積極參與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支持企業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對接健身休閒個性化需求,根據不同人群,尤其是青少年、老年人的需要,研發多樣化、適應性強的健身休閒器材裝備。鼓勵與國內、國際領先企業合作,加快對國內外先進技術的吸收轉化。
3加強品牌建設。積極開展“一地一品”體育名城創建活動,傾力打造以“全城熱練”為主導的國際馬拉松長跑、國際環城腳踏車賽、國際徒步大會、西洋棋公開賽、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動。支持企業創建和培育自主品牌,提升健身休閒器材裝備的附加值和軟實力。鼓勵企業與各級各類運動項目協會等體育組織開展合作,通過賽事行銷等模式,提高品牌知名度。
(六)改善健身休閒消費環境
1深挖消費潛力。開展各類民眾性體育活動,積極推行《國家體育鍛鍊標準》、業餘運動等級標準、業餘賽事等級標準,增強健身休閒消費粘性。推動體育部門、社會組織、專業體育培訓機構等與各類學校合作,提供專業支持,培養青少年體育愛好和運動技能。
2完善消費政策。鼓勵健身休閒企業與金融機構合作,試點發行健身休閒聯名銀行卡,實施特惠商戶折扣。支持創新健身休閒消費引導機制。引導保險公司根據健身休閒運動特點和不同年齡段人群身體狀況,開發場地責任保險、運動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積極推動青少年參加體育活動相關責任保險發展。
3引導消費理念。加大宣傳力度,普及科學健身知識。鼓勵發展多媒體廣播電視、網路廣播電視、手機應用程式(APP)等體育傳媒新業態,促進消費者利用各類社交平台互動交流,提升消費體驗。
三、保障措施
(一)持續推動“放管服”改革
全面清理不利於健身休閒體育產業發展的有關規定,取消不合理的行政審批事項,凡是法律法規沒有明令禁入的領域,都要向社會開放。改革賽事管理制度,取消商業性和民眾性體育賽事活動審批。加快全市綜合性和單項體育賽事管理制度改革,公開賽事舉辦目錄,通過市場機制積極引入社會資本承辦賽事。推進政府向體育社會組織購買公共體育服務,將原來由政府部門承擔的一批事務性、服務性工作交由具有資質的體育社會組織來承擔。推進體育行業協會改革,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完善相關服務標準,加強行業信用體系建設。
(二)完善投入機制
各縣(市)、區政府要將全民健身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保持相應增幅。彩票公益金要專款專用,對健身休閒相關項目給予必要資助。用足用好市級體育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對符合條件的健身休閒項目予以支持。加快推動設立以社會資本為主的市級體育產業投資基金。鼓勵社會資本以市場化方式設立健身休閒產業發展投資基金。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作用,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開發適合健身休閒產業發展的信貸業務和服務項目,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企業債券,募集用於健身休閒產業項目的建設。
(三)創新體育場館建設和運營機制
鼓勵社會資本建設體育場館,政府通過購買服務免費或低收費向社會和民眾開放。推動場館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引入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提高場館運營網路化服務和信息化管理水平,增強複合經營能力。鼓勵場館運營管理實體通過品牌輸出、管理輸出、資本輸出等形式,逐步實現規模化、專業化、社會化運營。大型體育場館規劃設計要推行場館設計、建設、運營管理一體化模式,將賽事功能需要與賽后綜合利用有機結合。支持已建場館積極進行適用性改造,盤活場館資源,提高使用效益。
(四)最佳化規劃和土地利用政策
積極引導健身休閒產業用地控制規模、科學選址,並將相關用地納入地方各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合理安排。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環保規劃等相關規劃的重大健身休閒項目,要本著應保盡保的原則及時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計畫指標。對使用荒山、荒地、荒灘建設的健身休閒項目,優先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計畫指標,出讓底價可按不低於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前期開發成本和按規定應收取相關費用之和的原則確定。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和村莊、集鎮建設用地範圍外布局的重大健身休閒項目,可按照單獨選址項目安排用地。鼓勵以長期租賃、先租後讓、租讓結合方式供應健身休閒項目建設用地。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自辦或以土地使用權入股、聯營等方式參與健身休閒項目。
(五)完善標準和統計制度
全面推動健身休閒標準體系建設,制定健身休閒服務規範和質量標準,在服務提供、技能培訓、活動管理、設施建設、器材裝備製造等各方面提高健身休閒產業標準化水平。引導和鼓勵企業積極參與行業和國家標準制定。以國家體育產業統計分類為基礎,完善健身休閒產業統計制度和指標體系,建立健身休閒產業監測機制。
(六)健全工作機制
建立體育、發展改革、旅遊等多部門合作的市縣兩級健身休閒產業發展工作協調機制,及時分析健身休閒產業發展情況,解決存在的問題,落實惠及健身休閒產業文化、旅遊等相關政策。把發展健身休閒產業納入地方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鼓勵支持有條件的縣(市)、區編制健身休閒發展專項規劃,引導健身休閒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石家莊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