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名稱來由
相傳明永樂時有一張姓老翁在此擺渡,故名張公渡。清康熙時此地出了一個武進士石鈞,人稱“石探花”(殿試第三名),他捐資百貫,修了一座獨孔石橋,此後地從橋名,改名石公橋。
鄉鎮歷史
1949年前屬新德鄉。1949年8月設新德鄉,屬第二區(石公橋)管轄。1950年2月仍之。1950年9月屬第五區(鎮德橋)管轄。1951年11月,建朱家橋、蘆花坪等鄉,屬第六區(鎮德橋)管轄。1953年7月屬鎮德橋區管轄。1956年建石公橋鄉。1958年屬沖天公社管轄。1961年3月建石公橋公社。1962年大龍站區併入石公橋區。1965年析出部分大隊新建沖天湖公社。1984年2月更名為石公橋鄉。1984年8月改為石公橋鎮。1995年沖天湖鄉併入該鎮。
石公橋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據史志記載,南宋抗金名將岳飛當年“經張公渡過柳堤至周家店,棄程而率之”。張公渡即石公橋,柳堤即石公橋東柳堤。橋東的“龍子崗”、橋西的“神仙觀”、橋南的“臥龍崗”、橋北的“白雲閣”與“仙人庵”等名勝古蹟迄今仍有遺址可尋。白雲閣村還有宋代徵士(經朝廷徵聘不肯任職者)管白雲(一名師復)的陵墓。清代翰林王以愍、進士石鯨與石鈞、舉人陳銳、民國時期常德縣書法界三支名筆之一—丁國炳、一級戰鬥英雄何學高、全國勞模魯尤海、鍾儒華等人,都出生在該鎮。
石公橋鎮簡介
一、概況
石公橋鎮距常德城區30公里,地處太陽山東麓,洞庭湖西濱,東抵西洞庭管理區,西接大龍站鎮,南臨鎮德橋鎮,北靠周家店鎮。全鎮土地面積91.74平方公里,轄26個行政村,4個居委會,1個漁場,年末總人口36047人。2009年,全鎮總產值24694萬元,同比增長6.4 %,農民人均純收入3357元,增幅16.1 %,呈現出經濟穩步發展,社會安定和諧的良好局面。
二、 新農村建設
積極貫徹落實“中央1號”檔案精神,圍繞“穩糧、增收”,鎮黨委、政府堅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的原則,以著重改善農村環境為基點,注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以王家橋、東陂堰、覃家崗示範村為龍頭,推進“四通”為主體的村莊整治工作,來改善生產條件,促進農民增收。一是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鎮村兩級多方籌集資金改善民眾的出行條件,2009年全鎮硬化、美化村級公路8.4公里,並且將石公橋至馬鞍山公路的兩旁栽種了綠化樹。鎮黨委、政府在2008年投資18萬元對全鎮九大機埠20台套機組進行全面的維護與保養的基礎上,2009年,共籌資30萬元更換了楊家洲機埠的全新電機水泵1套、更換全新電機4台、水泵6台,為民眾的農業生產豐收和生命財產安全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得到了廣大民眾的一致好評;二是為農民增收擴展渠道,如緊臨省道S306線的王家橋柑桔大市場,柑桔遠銷14個省市,年銷柑桔7萬噸,以三堰、劉家鋪、覃家崗等村的紅提、甘蔗銷售市場已初具規模,以新庵、白雲、北極、龍子崗等村的西瓜銷售在周邊也具有一定的影響,三大市場共為周邊的農戶帶來近2000萬元的經濟收入,成為全鎮經濟發展的一個亮點。四是村級各項事業蒸蒸日上,近年來,覃家崗村舉全村之力,總計投入181萬元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成效比較顯著,將村主幹道實施亮化,打破了我鎮乃至全區村莊沒有路燈的歷史,基本實現了“白天綠樹成蔭、晚上燈火通明”的目標。鎮村爭取項目3萬元,在覃家崗村修建了一個村民健身休閒場所、一個籃球場,用於民眾的休閒娛樂,全面提高身體素質。覃家崗村的村部建設、“五保之家”建設、村務公開、民眾休閒場所、農業植保統防統治等各項工作均處於全區乃至全市先進行列;09年我們還爭取到國家投資項目20萬元,對東陂堰水庫進行除險保全;爭取到上級投資40萬元,將西洋陂水庫灌區我鎮境內的王家橋、蘆毛崗、聯五堰三村的灌渠進行硬化;2009年爭取到兩個土地平整項目,分別是余家壋項目區和蘆毛崗項目區,共投資100萬元,改造了近千畝低產田。
三、 社會事業
公共事業穩步推進,2009年,小城鎮建設更上一個台階,鎮財政共投入150萬元資金對集鎮的政府路、大橋路實施硬化、亮化綠化工程。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教學水平排在全區的前面,鎮黨委、政府積極向石公橋籍的優秀兒女募集資金,成立“安民獎學金”,獎勵石公橋籍勤奮好學的優秀學生,2009年爭取投資70萬元新修教學樓一幢,並引進了香港軒轅基金投入20萬元。大力發展公共衛生事業,我鎮有衛生院以及區血防院兩所醫院,自從啟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來,通過大力宣傳,民眾參合率逐年提高,09年參合率達到近幾年最高水平,超過95%以上,09年投資10萬元改造衛生院的危房,建立和規範了5個村級衛生室,農民看病難的情況逐步得到好轉。對社會弱勢群體重視關注,如五保戶,大病救助戶得到了應有的保障,如敬老院現有五保戶40人,社會保障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文化體育事業得到發展, 2009年四個村建立了“農家書屋”,鎮政府、覃家崗村建立體育休閒場所。
人口數據
2002年底石公橋鎮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34960
男
17902
女
17058
家庭戶戶數
9864
家庭戶總人口(總)
34901
家庭戶男
17864
家庭戶女
17037
0-14歲(總)
7627
0-14歲男
4006
0-14歲女
3621
15-64歲(總)
24398
15-64歲男
12541
15-64歲女
11857
65歲及以上(總)
2935
65歲及以上男
1355
65歲及以上女
1580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33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