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程治療的會期數差別很大,如Malan的簡易心理治療為20~40次,Davanloo的限時動力心理治療為15~30次,Sifneos的短程焦慮誘導治療為12~15次,但很少有人把超過20個會期的作為短程治療,一般提倡會期數在10~20次以內,個別可達40次。Lazare等報告第一次交談後脫治率>50%,因此也有人提出開放性一次性治療。
經典精神分析治療的過程是漫長的,已不適應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其實弗洛伊德最初的治療案例療程是非常簡短的。如弗洛伊德曾以六個會期成功地治癒了樂隊指揮BrunoWalter的慢性右臂痙攣;在荷蘭Leyden鎮旅遊時,僅用4小時就一次性治癒了作曲家GustavMahler的強迫性神經症和嚴重的婚姻問題。行為治療也有類似情況,開始療程較短,以後逐漸延長。如Wilson(1981)發現紐約市行為治療研究所的平均療程為50個會期。
1963年,正值社區心理衛生運動發展之際,短程心理治療運用而生,目的在於為眾多的病人提供幫助,以滿足社區心理衛生的需要,在實際套用中也發現短程治療具有較好的效果。短程治療作為一種系統的治療方法是有計畫性的,不是單純的療程縮短,而是有理論依據的,同時伴有治療目標的改變。
雖然對短程治療會期的看法不一致,但對短程治療基本特徵的看法是比較一致的,均認為短程治療有五個基本特徵:(1)及時干預;(2)治療家的活動水平相對較高;(3)明確、有限的治療目標;(4)清晰明確焦點的確認和保持;(5)與病人共同商定治療時限。儘管不同學者對“焦點”一詞的用法、治療家活動的內函及商定時限的方法有差異,但都遵循這些基本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