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的面孔與主體的命運

知識的面孔與主體的命運

《知識的面孔與主體的命運》是2013年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平輝、熊進萍。

內容簡介

《知識的面孔與主體的命運》主要是探究“體系化”在教育、知識、思維、人文、管理諸方面存在的負面影響及相關對策。從教育學、思維學、管理學、詩學等人文學科多角度進行了分析與闡述,對知識體系和制度體系作用於人的思維、作用於人的主體成長、作用於人的差異、作用於人的主體異化進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一系列值得研究的新課題,提出了一些新觀念,為教育教學的進一步改革提供了深層次的思想資源。書中對教育中的知識管理、對體系化知識與體系化思維的副作用、對系統論的反思、對知識的自在與自為、對教育中的“權力”作用與知性交往、對人與教育的現代性、對“真理觀”等問題作了富有新意的獨特論述,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對高等教育和人文學科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改革有較大的參考價值和一定的指導意義。

目錄

第一章體系概念的演化
一、用同一觀念統一體系現象的根據
二、“體系”概念的本體論意義
三、“體系”概念的認識論意義
四、20世紀對體系本體論理解的恢復
五、本體論觀點與認識論觀點的交織
六、“體系”概念的現代意義
第二章體系的價值
一、體系是思想完美者的自然形式
二、體系:有力的工具、迷人的網
三、體系化學科的優越地位
四、體系的正值伴隨著知識的正值
第三章體系的負面影響
一、質疑知識的體系化及體系化思維
二、體系的舊衣衫是罩不住自由靈魂的身軀的
三、體系的惰性力
四、體系的負值——窒息人類的原創力
五、體系化與功利化
六、體系化與“單向度的人”
七、抗拒體系的逼迫
第四章體系與現代教育
一、體系、差異與文明生活
二、教育競爭與“體系”統治
三、西方的沒落與技術“座架”
四、現代大學制度,從單一走向體系化
五、體系化是教育的一種控制形式
六、學科體系與規訓權力
七、傳統知識觀與傳統高等教育理念
八、教育視角的當前優越性
九、體系作為知識與權力的中介
十、知識作為歷史的“見證”
十一、知識的歷史性與人的有限性
十二、大學理念與教育理性
十三、體系化的顯性知識與模糊性的隱性知識
十四、正確處理各類知識間的關係
十五、知識的新特徵與教育的關係
十六、後現代語境與教育中的“體系”問題
十七、後現代知識觀對當代高等教育理念的影響
十八、超越知識論的真理觀
十九、“十”字型知識結構與課程體系的建設
二十、自在的知識與自為的知識
第五章哲學領域的搏鬥
一、傳統哲學的終結與現代哲學的轉向
二、體系化與啟迪化——哲學的兩大範式之爭
三、體系與證偽
四、體系與綱領
五、體系與範式
六、演繹是體系構建的必要工具
七、歸納法也是體系家族的重要成員
八、範式的衰微與綱領的退化
九、結構主義與反結構主義
十、福柯的意義與告別福柯
十一、馬克思主義實踐哲學的反撥
第六章超越體系
一、“關切你自身”與“認識你自身”
二、在場的形上學與聲音中心主義批判
三、“遊戲”精神的回歸
四、知識與素養
五、體系與現代性問題
六、體系與交往
七、互文性與跨越體系
第七章反體系化的詩學之維
一、哲學與詩在半路上相遇
二、羅蘭·巴特的批評觀與文體學思想
三、小說性——小說文體反體系的文化哲學意味
四、陸九淵心學的解構意義
五、博爾赫斯夢幻與激情的詩學理想
六、文學話語的語境回歸
主要參考著述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