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

知行

知行關係,好像是中國哲學思想中的特殊問題。從先秦到當代,哲學家對於知與行之先後、輕重、難易,各有所辯難,知行必須合一,卻不言自明。王陽明討論知行合一,也只是認為兩者不分先後,知行並進。究竟為什麼必須“行其所知”?中國哲學幾千年對此幾乎無所質疑。其中原因,是中國思想的泛道德主義。他既重見聞,又重思索,並主張知行結合,學以致用、言行一致;墨子把認識的來源歸結為“聞之見之”,主張“口言之,身必行之”;孟子主張人有“良知”、“良能”,認為人的道德認識是先天的;老子持“不行而知”的觀點,主張“不出戶,知天下”;莊子則根本否定人們認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主張“齊是非”,“辯無勝”。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讀音

zhī xíng

解釋

①人的思想追求與其生活方式。

②也是北京交通大學校訓。

③讀書與實踐

(知:思想追求;行:生活方式)

知行關係

知行知行

知行關係,好像是中國哲學思想中的特殊問題。從先秦到當代,哲學家對於知與行之先後、輕重、難易,各有所辯難,知行必須合一,卻不言自明。王陽明討論知行合一,也只是認為兩者不分先後,知行並進。究竟為什麼必須“行其所知”?中國哲學幾千年對此幾乎無所質疑。其中原因,是中國思想的泛道德主義。知行若可分離,想的一套,做的另一套,

作為讀書人,“人格”已破產。

具體闡述

中國哲學的一對範疇。知指知識、知覺、認識;行指行為、行動。在中國古代,知行關係問題主要涉及道德認識與道德踐履,但也有一般認識論的意義。關於知行關係的討論涉及認識的來源,求知的途徑、方法,驗證知識的標準等問題。知與行並提始見於《左傳》和《尚書》。先秦諸子中孔子認為有“生而知之者”、“學而知之者”和“困而學之者”。他既重見聞,又重思索,並主張知行結合,學以致用、言行一致;墨子把認識的來源歸結為“聞之見之”,主張“口言之,身必行之”;孟子主張人有“良知”、“良能”,認為人的道德認識是先天的;老子持“不行而知”的觀點,主張“不出戶,知天下”;莊子則根本否定人們認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主張“齊是非”,“辯無勝”。荀子明確提出“不聞不若聞知,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達到了先秦哲學對知行關係認識的最高成就。兩漢時,知行關係的討論以董 仲 舒和王充為代表,前者主張人“不學而自知”;後者認為“學之乃知,不問不知”。隋唐時,佛教哲學以其特有的方式討論了知行問題,有重知輕行、知行並重、知行合一等不同主張。宋元明清時期,知行問題成為思想界爭論的一個重點問題。程朱學派主張知先行後,強調知的作用;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否定了知與行的界限;王夫之認為行先知後,行可兼知,主張行優於知、行高於知。在近代,知行問題的討論與社會政治思想密切聯繫,資產階級改良派主張“貴知不貴行”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則主張“知難行易”說,強調以行為知的來源,又“因知以進行”。五四運動以後,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在辯證唯物主義基礎上,對傳統哲學的知行觀進行了科學的總結。

知和行不是割裂的,也不存在那個先那個後的問題。知就是一種探索和學習,探索世界未知的事物的本質,明曉裡面的來龍去脈,學習也是一種知,只不過是,有老師幫助你認識世界,速度和效率更加快,減少了教學費的過程;行就是,將知的積累套用到現實世界的改造中,為社會創造出財富,以及這個創造過程中體現的精神。

割裂了知行,就會產生 “知” 和“ 行”誰先誰後、孰輕孰重的問題和困惑了,也就是一字半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