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從的概念
法國社會心理學家S·莫斯科維克於1966年最早注意到群體中存在少數人對多數人的影響,認為社會影響一方面是少數人聽從多數人意見,另一方面也存在多數人聽從少數人意見。他與他的同事對眾從行為的實驗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成果。實驗程式與美國心理學家S.E.阿施的從眾實驗相似,但假被試者只有 2名,而真被試者有 4名。實驗時,先向他們呈現一個清晰的物理刺激,並做出正確判斷。然後在一個簡單的顏色知覺作業中,要求他們判斷僅因發光亮度不同而有所差異的藍色幻燈片的顏色,兩個假被試者首先回答,每次均故意出錯,說幻燈片是“綠色的”,結果,其他真被試者中有 8.4%回答幻燈片是“綠色的”,32%的真被試者報告說至少有一次看到了“綠色的”幻燈片。
眾從產生的條件
1、少數派成員內部的特徵(一致性;獨立性;權威性);
2、多數派成員內部的條件
1)多數派成員內部的意見分歧;
2)多數派內部缺乏團體凝聚力;
3)多數派成員不明確所遇到問題的真實情況.
眾從行為的特徵
影響眾從行為的條件在於少數派內部與多數派內部。大量的實驗結果揭示出產生眾從行為的少數派內部特徵有:①一致性。少數派成員的態度和行為只有保持一致性才具有影響力。所謂一致性是指少數派成員不僅意見一致,而且其行為在時間上前後一致,能堅持到底。②獨特性。少數派成員的行為能體現出與眾不同,有新奇性,但必須符合時代精神的發展。③權威性。當少數派由權威人物組成,或有權威人物參與時,其影響力更大。在人們的心目中,權威占有很大優勢,當權威人物站在少數派立場上時,“名片效應”的作用增加了少數派意見的可信度。產生眾從行為的多數派內部特徵是:多數派成員內部意見分歧,缺乏群體凝聚力,對所遇到問題的真實情況不明確等。
繼莫斯科維克的研究之後,眾從行為的理論受到許多學者的注目,其中不少理論成果在社會實際領域中得到成功地套用。
阻礙眾從行為產生的因素:
少數派內部意見的非一致性;
多數派內部齊心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