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來源
心若不善 是名偽善 斷惡向善 是名修善
積德行善 是名種善
勸人為善 是名揚善
眾善奉行 欣樂安平
眾善奉行是佛教常用語,其詞語來源於佛教經典:
增一阿含一曰:‘時大迦葉問阿難曰:增一阿含乃能出三十七道品之教,乃諸法皆由此生。阿難報言:如是如是,(中略)增一阿含一偈之中,便出三十七品及諸法。迦葉問言:何等偈中出生三十七品及諸法?時尊者阿難便說是偈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北本涅盤經十四曰:‘何等名為伽陀經?除修多羅及諸戒律,其餘有說四句之偈,所謂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智度論十八曰:‘隨相門者,如佛說偈: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法華玄義四之一曰:‘戒經云: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諸惡即七支過罪,輕重非違,五部律明其相,如是等戒所防止。諸善者善三業若散若靜,前後方便,支林功德,悉是清升,故稱為善。自淨其意者,即是破諸邪倒,了知世間出世間因果正助法門,能消除心垢,淨諸瑕穢,豈過於慧,佛法曠海,此三攝盡。
現代意義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認識的新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戰略任務。目前,“和諧”已成為我國戰略機遇期的社會主鏇律,作為包涵著諸多倫理道德思想的傳統道教文化,應該也完全可以為構建和諧社會發揮積極的作用。
“和諧”是道教傳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三盜即宜,三才即安”,這個“宜”就是“和諧”的意思,即天地人三才的運動相為和諧,天地人方能長治久安。老子這樣論述和諧:“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也”,又雲“充氣以為和也”。道家認為“和諧”是宇宙之間森羅萬象的芸芸眾生的運動定義,任何萬物都在“和諧”運動。可以說,道教本身是一個追求社會和諧的宗教,其一,道教倡導“眾善奉行”,體現了人與人相互和諧的思想。人與人之間的和睦相處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道教強調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寬容,在“眾善奉行,諸惡莫作”的思想指導下,創造“慈愛和親”的道教理想社會。《度人經》稱之為“齊同慈愛,異骨成親;國安民豐,欣樂太平”,要“不嫉不妒”、“不憎不忌”,樂人之成,憫人之苦,濟人之危,平等一心,和同一切。在人際關係上,道教還要求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要誠實守信。《西升經集注》又稱:“道以無為上,德以仁為主,禮以義為謙,施以恩為友,惠以利為先,信以誠為首。”強調“口語誠實”。《太平經合校》雲“不虛美,不隱惡”。道教希望人人都能講誠守信,這樣社會就會太平,人與人之間就會和諧相處。其二,道教倡導天人合一,體現了人與自然相互和諧的思想。道教教義中極力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認為人與自然是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只有確保天地自然的平安,人類才能獲得長久的平安。道教是一個貴生的宗教,《度人經》提出“仙道貴生,無量度人”,以貴生為人類社會的思想美德,就是要人們尊重生命,保護生命。道教傳統戒律中明確規定反對濫殺生。凡是對於生命有害的事情都應制止,對生命有利的事情多加提倡。道教從“天人合一”的整體出發,十分重視人對環境的依賴關係。《太平經》:“夫人命乃在天地,欲安者,乃當先安其天地,然後可得長安也。”《陰符經》提出“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只有懂得自然規律,不違背自然規律,利用好自然規律,才能真正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其三,道教倡導眾生平等,體現了人與社會相互和諧的思想。道教的“眾生平等”是建立在“眾善奉行、諸惡莫作”的基礎上的,是道教勸善思想的結果。道教“眾生平等”的思想,有利於世人和睦相處,有利於促進社會積極向上。這種觀念在老子《道德經》中已有記載,稱“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又稱“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這種天道與善說,就充分體現了一種平等思想。東漢以後,“眾生平等”的思想成了登仙之途。《老子想爾注》稱:“積善成功,積精成神,神成仙壽。”《太上感應篇》則將行善與成仙直接聯繫在一起,即所謂的功德成神觀,在修仙的路途上眾生是平等的。《度人經》則提出“不殺、不害、不嫉、不妒、不淫、不盜、不貪、不欲、不憎、不疑”等具體行善規戒。這些人人必須平等奉行的善功德行,對於促進人類社會的和諧共處自然是十分重要的。總之,道教的社會人生觀,是積極向善的,是需要積極倡導的。道教的勸善思想和戒律規範,對促進人心向善和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對促進社會穩定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道教傳至如皋的歷史可上溯到漢代,作為江蘇道教三大勝地之一的靈威觀,尤為世人稱道。如皋靈威觀有“五絕”:一是觀名之尊。隋代前靈威觀叫祖師觀,唐代尉遲恭東征時在觀內扎轅,凱鏇後重修廟宇,唐太宗賜名“仁威觀”。宋代仁威觀大殿有金蛇盤繞,宋徽宗聞奏後賜名“靈威觀”。於是靈威觀成了千里之內唯一由兩朝皇帝兩次更改廟名,並御題觀額的廟宇。二是地位之顯。歷代的封建王朝都在靈威觀設道會司,管理城鄉道觀,靈威觀是現今唯一存在的古代名廟;宋朝以後靈威觀是十方叢林,有四個附屬廟;授戒時的戒子,一次多達510人,這些至少都是蘇北僅有。三是經書之妙。靈威觀刊印的道教經書有《法儀集》、《虛皇天尊說應劫寶懺》、《虛皇天尊說消劫寶懺》、《虛皇天尊拔度法食》、《三時正念法食》、《指玄歸真》、《五都十函真經》等數十種,均為一方獨有。其中《虛皇天尊說應劫寶懺》於雍正年間被收人《道藏》,故而靈威觀又是江北地區能出版經書,並且被收人國家級經典總匯的唯一廟宇。四是人物之榮。靈威觀初宗全真,後歸正一,口碑留名、青史留芳的亦道亦仙之人不勝枚舉。漢樂子長為中國古代著名長壽道人,唐明皇有贊;宋徐守信為哲宗、徽宗兩度賜號,後以徐神翁之名位列元代八仙;清吳蘭坡為紫禁城大光明殿法官,以飛符祈雨救災名動天下。五是規模之盛。“九步三廟、五廟同觀、形似北斗、狀若瓊島、殿堂相間、宮祠互繞、壇台錯落、樓閣映照”,房屋200餘間,殿堂、宮軒、祠壇等處所35個,主神像124尊,小神像不計其數,淮南江左絕無僅有。
不過,“五絕”之外更為稱絕的還是靈威觀傳承千年的賑濟之舉。慈善為懷,道家之本,靈威觀以“賑濟”,體行道家傳統理念。靈威觀的賑濟活動名目繁多,有施粥、施醫藥、施衣、施棺、施冢、保產、義學等。清代康熙年間,在觀內成立了專門賑濟機構育德堂,設定了粥廠、棺棧、醫室、藥房,為江淮大地上的難民、災民、貧民解決過無數急難。靈威觀沒有恆產,賑濟資金來自捐贈,來自靈威觀對慈善事業的引導和對眾生善心的勸導,來自靈威觀道長們對眾善奉行、天人合一、眾生平等這些道教精義的闡發和傳承。像這樣一個冬春賑粥,夏秋賑醫藥,賑濟項目眾多,賑濟年代久遠,賑濟覆蓋廣袤的江淮平原的道觀,可謂史所罕見。靈威觀傳統道教的和合仁慈,成為蘇中蘇北地區人民愛國主義精神、民族精神和博愛精種的縮影。惜五十年代以後,道教式微,教徒散處,廟宇年久失修.數度移作他用,靈威觀風光不再矣。
盛世興教,枯木逢春。1990年6月,“如皋縣修復靈威觀籌備組”成立;1991年12月靈威觀被列為如皋市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10月市府作出《關於如皋靈威觀易地重建的決定》。1997年靈威觀於碧霞路新址劫後重生。政府和相關部門給予高度重視,社會各界鼎力扶持,特別是一批積善向德、珍惜如皋文化遺產的鄉賢名達義務助建,如皋靈威觀及其道教文化再度興盛,龍光射牛斗之墟,祥瑞藹江皋之地。日過數旬,靈威觀將舉行廟宇落成、寶像開光大典。作為優秀旅遊城市的如皋,風景名勝中多出了一處勝跡;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如皋,傳統文化中添加了一頁華章;作為正在塑造愛心城市品牌的如皋,市民道德構成將融匯一種“眾善奉行”的傳承和積澱。
愛心如皋、和諧社會,需要包括道教界在內的全體市民的共同參與。如皋靈威觀是全市道教徒和信教民眾寄託信仰、洗滌心塵的家園,是以慈善為主旨的如皋傳統道教文化的聖地。在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進程中,靈威觀必將高舉愛國愛教的偉大旗幟,堅持走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道路,最廣泛最深人地調動起道教界人士和廣大信眾的積極性,以愛國主義、民族精神、文化傳統和博愛情懷,和全市人民同心協力創造出一個欣樂安平的如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