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真正的馬克思](/img/b/af3/nBnauM3XzETNxcjM2MzMyADN0MTMwgjM4IDMwADMwAjMxAzLzMzLzg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前提、根據和出發點
1. 哲學的開端
2. 哲學主題的歷史爭論
3. 出發點:現實的人
4. 自然前提與歷史前提
5. 當代哲學前沿
第二章 能動性根源
1. 需要與生產
2. 需要和歷史
3. 需要的社會性、歷史性
4. 需要和利益
5. 需要與行為規律
6. 需要和價值追求
7. 需要和人的全面生產
第三章 社會有機體
1. 歷史研究的基本單位
2. 馬克思歷史哲學的思想主線
3. 把握社會有機體的基本原則
4. 貫通一切原理、範疇的中心線索
第四章 物質生產
1. 重新解讀物質生產
2. 生產與勞動
3. 生產力
4. 社會生產力
5. 生產關係
6. 勞動方式
7. 廣義生產關係
8. 社會科學與生產力
第五章 人類自身再生產
1. 關於一元論
2. 與消費同一的生產
3. 唯物史觀的基礎
4. 人類自身再生產的本質
5. 自由時間
6. 人類歷史發展的第一動因
7. 幾點結論
8. 一點延伸
第六章 精神生產
1. 馬克思論精神生產
2. 精神生產結構
3. 社會意識各形式
4. 上層建築意識形式
5. 非上層建築意識形式
6. 精神生產與社會有機體的全面生產
7. 精神生產與歷史
8. 精神生產的本質和特徵
第七章 社會關係再生產
1. 社會關係的含義
2. 個人與社會
3. 有機性原則
4. 協調與共生
5. 外化與內化
6. 自決能力標誌
7. 一點思考
第八章 社會結構
1. 生活世界
2. 生產與生活
3. 生活與生產
4. 生活世界在社會結構中的地位
5. 生活結構
6. 經濟結構
7. 國家與國家職能
第九章 第六種生產方式
1. 問題的提出
2. 亞細亞生產方式的提出
3. 亞細亞生產方式的確切含義
4. 原生形態的亞細亞生產方式
5. 次生形態的亞細亞生產方式
6. 亞細亞生產方式次生階段的三種不同類型
7. 亞細亞生產方式與馬克思的歷史過程理論
8. 打開中國社會秘密的鑰匙
9. 一個遺留問題
第十章 三大社會形態
1. 新的視角
2. 市場經濟
3. 以交換為基礎的社會
4. 最大的交換
5. 幾點結論
第十一章 貨幣
1. 貨幣的產生
2. 貨幣的歷史作用
3. 貨幣與資本
4. 貨幣的內在矛盾
第十二章 資本
1. 資本的本質和起源
2. 資本的文明面
3. 資本的生產性
4. 資本的趨勢
5. 資本與資本權力
第十三章 三大歷史階段
1. 前兩大歷史階段
2. 歷史過程的統一性與多樣性
3. 交往方式
4. 現實社會主義的正確定位
5. 重建個體所有制
結束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