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黃安二上人到此,時時言及師友之重。懷林曰:“據和尚平日所言師友,覺又是一樣者。”
余謂師友原是一樣,有兩樣耶?但世人不知友之即師,乃以四拜受業者謂之師;又不知師之即友,徒以結交親密者謂之友。夫使友而不可以四拜受業也,則必不可以與之友矣。師而不可以心腹告語也,則亦不可以事之為師矣。古人知朋友所系之重,故特加師字於友之上,以見所友無不可師者,若不可師,即不可友。大概言之,總不過友之一字而已,故言友則師在其中矣。若此二上人,是友而即師者也。其師兄常恐師弟之牽於情而不能擺脫也,則攜之遠出以堅固其道心;其師弟亦知師兄之真愛己也,遂同之遠出而對佛以發其弘願。此以師兄為友,亦以師兄為師者也,非友而師者乎?其師弟恐師兄徒知皈依西方而不知自性西方也,故常述其師稱讚鄧豁渠之語於師兄之前,其師兄亦知師弟之託意婉也,亦信念佛即參禪而不可以徒為念佛之計。此以師弟為友,亦以師弟為師者也,又非友而師者乎?故吾謂二上人方可稱真師友矣。若泛泛然群聚,何益耶,寧知師友之為重耶!
故吾因此時時論及鄧豁渠,又推豁渠師友之所自,二上人喜甚,以謂我雖忝為豁渠之孫,而竟不知豁渠之所自,今得先生開示,宛然如在豁渠師祖之旁,又因以得聞陽明、心齋先生之所以授受,其快活無量何如也!今但不聞先生師友所在耳。余謂學無常師,“夫子焉不學”,雖在今日不免套語,其實亦是實語。吾雖不曾四拜受業一個人以為師,亦不曾以四拜傳受一個人以為友,然比世人之時時四拜人,與時時受人四拜者,真不可同日而語也。我問此受四拜人,此受四拜人非聾即啞,莫我告也。我又遍問此四拜於人者,此四拜於人者亦非聾即啞,不知所以我告也。然則師之下在四拜明矣。然孰知吾心中時時四拜百拜屈指不能舉其多,沙數不能喻其眾乎?吾河以言吾師友於二上人之前哉!
作者簡介
李贄(1527年~1602年),明代思想家、文學家,泰州學派的一代宗師。原姓林,名載贄,後改姓李,名贅,號宏甫,又號卓吾,又別號溫陵曙上等。泉州晉江(今屬福建)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舉人,不應會試。歷任共城知縣、國子監博士,萬曆中為姚安知府。旋棄官,寄寓黃安、麻城。在麻城講學時,從者數千人,中雜婦女,晚年往來南北兩京等地,被誣,下獄,死在獄中。著有《焚書》《續焚書》《藏書》等。